文章

国企改革:数字是个什么东西

发稿时间:2012-03-03 00:00:00

  在本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国有资产法》出台,不知是巧合抑或有意为之,五年之间“国企改革”争议不断。

  仅用数据的增长似乎难以概括这五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部。国有企业的职能、功能,甚至国资委的地位与属性,还有他们的未来,也都难以用数字概括。

  经济学家、中国战略发展学研究会企业发展专家委员金思宇教授认为,“对国企改革要放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坐标下进行探讨。”改革的下一站,在上一轮国企改革结束十年之后仍然是一个绕不过的命题。

  “法”推改革

  国资委成立之初就是作为国务院的特设部门而存在,这种部门设置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在地方上,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强势,特设机构很难跟政府博弈。”

  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于2003年,5年后,《国有资产法》出台,并于2009年5月1日起实行。

  《国有资产法》总则第一条就规定,“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制定本法。”

  可以说,这一条规定既为肩负国企改革重任的国务院国资委设定了要求,也提出了国企改革的目标。这一目标,在实践中通常被理解为了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国资委的使命就是要寻找到一条保值增值的路径。

  国资委成立以来,先后推动的制度性改革包括:央企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建立央企董事会试点制度,建立央企总法律顾问制度,推动央企治理结构的优化,鼓励和推进中央企业非主业资产剥离重组,突出主业等。

  在国资监管方面,国资委也不断通过立法和制度性建设规范央企的经营管理行为,比如积极推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重大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央企负责人及中高层管理者的绩效考核,加强境外投资行为的监管,完善出资人的财务监督体系,积极推动国有产权交易立法工作,推动产权进场交易制度的落实,对产权交易、上市公司国有股份流转的动态监测等。

  值得注意的是,国资委成立之初就是作为国务院的特设部门而存在,这种部门设置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在地方上,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强势,特设机构很难跟政府博弈。”

  现任国资委主任王勇不止一次强调“法律法规是硬约束”,特别强调法律法规的建设,并在2012年的工作部署中,把加强国资立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数字”以外

  国资委喜欢用数字来设定目标,殊不知,数字化目标容易导致“一窝蜂”,最终降低这些目标实现的质量。

  尽管从表面看国企改革成就显著,但国企改革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引发了各方的争议。

  除了方向性问题探讨之外,在国企改革的路径上,一些国企内部人士就指出,“国资委的监管喜欢用数字来设定目标,比如原来说的在2010年前调整央企至80到100家,现在又提出,‘十二五’末,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要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有的甚至提到80%的百分比。”

  “且不说是否能真正达到的问题,单纯这种数字化的目标设置就有违市场经济规律。央企整合到80到100家,是做大还是做强呢,是求质还是求量呢,之间的协同效应到底能不能发挥作用?从目前的实际案例来看有待质疑。”

  与此同时,也有人在担心,“国有企业的优良资产全部上市之后,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抗风险的能力,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否会下降。”

  国资委喜欢用数字来设定目标,殊不知,数字化目标容易导致“一窝蜂”,最终降低这些目标实现的质量。一位央企的财务部负责人就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这些数字是非常容易‘对付’过去的,数字上去了,收入拿到了,但根本问题——除了国民经济控制力的根本问题外——占据优势资源的国有企业能否在全球产业链中获得应有的控制地位,在核心技术上能否有真正的突破等,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在敏感的央企收入分配制度方面,一位央企的人事部主管也向记者抱怨,“国资委的薪酬管理制度是好的,但有关制度的一些具体细节不够细化,容易导致‘一刀切’,比如在工效工资方面,国资委的考核体系采用收入与利润孰低的原则,这导致国家投入较大,占据优势资源的石化、电力企业的收入水平肯定要高过投入较少的农业企业的水平。”

  按照《国有资产法》的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

  所以,国资委成立至今,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调整一直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之外又一个范畴上的重要使命,而这种布局结构的调整,要细分到各个行业的具体情况,恐怕还有待时日,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

  如今,在王勇时代,央企整合已经成为了过去的话题,中央企业与地方国资的对接,以及对金融类、文化类资产的地方整合正成为国企监管的新主题,或者,这是一个更为宏观上的布局,但微观问题却依然待解。

  有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央企五年资产实现了翻番,收入、利润、税收逐年上升。然而,国企改革巨大成就背后依然饱受诟病的一个重大原因在于:外界看到的更多是央企基于优势资源占有而获取的成功,而鲜有因为技术突破或产业链话语权控制为“国人”挣回的“面子”。

  “事实上,工艺创新是中国民族工业的软肋,而要解决这一软肋,国资委的监管导向非常重要。”来自某机械类国有企业的内部人士陈红(化名)告诉记者。

  在陈红看来,“央企整合也好,资产证券化率也好,只要给政策,是几年内很容易就能实现的问题,但是真正的民族工业的创新,才是国有企业真正提升的精髓。如果前者是业绩的话,后者则属于功绩,承担起解决民族软肋的重任,将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国资委虽然关注企业具体自主创新的成就,但更多停留在数据层面,哪些创新涉及产业的核心技术,哪些产业的核心技术事关国民经济命脉以及下一阶段的国际竞争,我们对核心技术的真正掌握情况,国资委作为掌握优势资源的监管部门,有必要摸底并做全面布局。”

  观点

  金思宇(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企业发展专家委员):

  企业兴,则国家兴。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主政后提出了要“做强做优、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这是在充分研究和对比国际一流企业的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和水平、科技创新、公司治理等要素的基础上,提出的非常有战略眼光的终极目标。

  从整体来说,中国企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现代企业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三是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偏低;四是缺乏全球知名品牌、高端人才匮乏;五是集团管控和全球化运营能力不足。

  虽然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榜单上的数量已连续上升8年,但从“中国一流”到“世界一流”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演变。我们经过分析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发现它们无一不是具有强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突出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源配置能力强、风险管控能力强、人才队伍强,而且表现在经营业绩优、公司治理优、布局结构优、企业形象优,在国际同行业和消费者中具有卓越的影响力。进入“十二五”,我们可以料想,中国的国有企业将按照国家发展战略和国资委的顶层设计,紧紧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企业兼并重组力度,扎实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规范董事会建设步伐,积极推进技术创新进步,着力做大做强做优,努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链接

  本届政府对国企改革的思路

  2008年

  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2009年

  加快铁路、电力、盐业等行业改革。落实放宽市场准入的各项政策,积极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2010年

  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2011年

  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