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出口订单的下滑,已经让许多中小企业经营很困难。而央行持续提高准备金率和加息,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不断上升,融资难加剧,资金链危险,让疲惫不堪的中小企业经营更加困难。许多中小企业熬过了2008年的经济危机,没有看到明天却在今天倒下了。原因是很多的,其中融资难是十分重要的一条。
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去年末以来的货币政策收紧,逐渐让企业和个人倍感资金的掣肘。去年以来,温州民间借贷成本一路走高,6%的月息已成为常态,尽管这意味着年化利率后,借100万便要支付72万的利息。目前广东地区民间借贷月息在6%-15%之间。而经济并不如沿海发达的石家庄,民间投资机构报出的借款月息也达6%至8%。尽管通过讨价还价,短期借贷的最后成交价可能降至5%或4%。但6%或者稍低至4%的月息,折合成年利率则高达48%-72%,这对非暴利行业且经营正规的企业而言无疑是难以承受之重!
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如果不贷不到款,就会陷入资金链危机,经营难以为继;如果贷到“高利贷”,企业经营会持续,但企业为此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或被高利贷压垮。对这样的企业来说,贷不到款,快死;贷到款,可能意味着慢死。
改变调控政策
自去年以来,央行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将使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的历史高位。同时,自去年央行5次加息,一年期贷款利率达6.56%。从今年算起,央行年内已经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合计3个百分点;本年累计加息三次,合计0.75个百分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央行调控明显偏向数量型工具(如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收缩货币,一般采用三种方式:公开市场操作、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前两种方式比较软,最后一种方式比较猛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直接收缩货币乘数,较快的收缩货币供给。这种调控方式,除了引起利率上升外,更重要的是使可贷资金快速减少。当银行的可贷资金被央行政策猛烈减少后,会率先收缩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而保留大型企业客户。这样做的结果便是,上调贷款准备金率对中小企业十分不利。如果是加息,中小企业还可以向银行争取贷款,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无疑断了许多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之路,让他们被迫选择高利贷。央行的调控政策,应该多采取价格型工具(如加息),让中小企业有自由选择的机会。
利率市场化
2010年中国银行业税后利润高达8991亿元,其中66%的收入来自利差收入。中国银行业存贷款利息由政府制定,存贷利差大,存款利息被人为的压低。存款利率低,把钱存入银行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在高通货膨胀下,这样的存款利率实际上是负利率,这就迫使许多银行存款出逃而转入其他投资方式,如理财产品、房地产、民间信贷机构(变成高利贷)等。
如果使利率市场化,当贷款需求增加时,存款利率上升,银行就会有更充足的资金供给企业,尤其是更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在利率市场化下,中小企业可以用比大企业利息高但远比高利贷低的利息获得银行贷款,这就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鼓励直接融资和“高利贷”
在中国,有个怪现象,一边是普通民众的存款不断被实际负率吞噬,另一边是许多中小企业被迫贷高利贷。这有社会缺乏诚信的问题,也有普通民众存款散小的问题,更有制度或渠道的问题。中国应该建立起有利于直接融资的制度规则,鼓励直接融资,如发行债券、股票、票据等。
能否改变我国的企业上市规则?企业上市,国外是“宽进严管”,中国是“严进松管”,这跟中国和外国的大学录取制度很相似。这样做的结果是,许多企业想尽办法也要争取上市,包括造假或合法的规避上市规定,然后再在股市上捞一笔。而那些需要资金,有发展前途的企业中小企业,却因为上市规则苛刻,失去融资和发展的机会。这样的上市制度,显然是政府选择而不是让市场选择,是缺乏经济发展效率的。
婚姻市场上有媒婆,在资金市场上能否有“媒婆”牵线搭桥?比如建立相应的机构或公司,利用网络联接资金供给双方。或对借贷双方使用“团购”模式,减少其中的风险。
对于高利贷,不应该是打击,应该鼓励。为什么这样说呢?高利贷在于有需求,在市场经济下,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供给,高利贷不是贷方问题而是借有资金需求。如果打击,那放高利贷的成本提高,但资金需求未减,反而提高利率。相反,如果鼓励或至少不打击个人信用,让更多的人放款,那就可以增加资金供给,降低利率,也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
放开民间金融机构
中国的银行,以前是几大国有银行,后来放开了一些民间银行,但终归来说对民间金融的发展限制还是比较严的。这样的银行结构,导致银行数量过少,以大银行绝对主体的模式必然导致对中小贷款者的轻视。在国外,尤其是金融相对比较开放的国家,大企业贷款有大银行,中小企业和个人贷款有小银行,各种规模的资金需求都有相应的供给者。
但在中国,或是出于对中小银行所谓“风险”的担心,或是出于对国有银行垄断利益和部门利益的维护,对成立银行门槛很高,这样让那些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小银行根本无法成立。金融限制政策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地下钱庄或“影子银行”。资金有需求者,政策不让他们合法,他们只有非法。如此一来,不但增加了金融风险,还提高了融资成本,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
面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中央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呼吁并出台一些政策鼓励向中小企业贷款,但效果不理想。为什么?原因就是在于对银行设立的门槛太高,只有服务于大企业的大银行,没有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小银行。要长期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就必须进行金融改革,成立更多中小银行,让他们专门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压下房价,改善经营环境
在现在中国,银行缺钱,企业缺钱,但炒房或投资房地产不缺钱。在央行收紧货币政策之时,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但一些大企业或能从银行贷到款的人却把借来的资金投到房地产上。现在的中国房地产,已经成了吸嗜资金的“魔鬼”,原本用于实业的资金源源流入房地产,似乎再多的资金也不够它吃。这种现象不解决,不仅加剧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更是危害中国的产业升级和长期经济发展。房价降下来,银行承受一定压力,但银行毕竟“不生产”。把房价压下去,让房地产从实业吸走的资金赶回实业,这才能有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依靠房地产泡沫支撑的GDP增长终究是不会持久的。
除了房价上升带来的资产升值和房地产的暴利外,导致实业资金流向房地产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实业经营的困难。由于中国贫富差距过大、低工资、低社会保障和低民生投入,导致中国内需不足、产能过剩和产业利润低(除房地产外),继而导致做实业压力很辛苦。加之通货膨胀对保值增值的需求等因素,就会赶着实业的资金流向房地产等。而实业的资金流向房地产,导致房价持续上涨,又吸引大量实业的资金流向房地产,房地产泡沫便进入自我循环状态,持续吸走本应该属于中小企业的资金。做实业的压力和房地产的吸引力,二力结合就是实业资金流向房地产,这也是货币紧缩也可能提高房价的原因。
同时,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应该先改变民营企业经营环境问题,这既有以为歧视的“传统”,更多的是各种政策、税费、管制,还有国有垄断、路桥收费(如高速公路)、房价地价等,这些问题或导致成本提高,或导致发展受阻。应该给中小企业全方位的政策支持,系统的改善经营环境。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好了,那就会有更多的资金看好中小企业,看好做实业,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才能有较好的解决。
解决宏观经济困境
中国现在外汇储备高达3.2万亿美元,如果按照美元比人民币1:7计算,这就意味着央行要投放22.4万亿基础货币。如果按照中国4倍左右的货币乘数,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就会创造89.6万亿货币供给,是中国GDP的两倍,这怎么不会通货膨胀?事实上,如果外汇储备减少2万亿美元,中国不仅不存在通货膨胀还会陷入通货紧缩。
如此高额的外汇储备,产生巨大的货币供给,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为应对通货膨胀,就会收紧货币政策,给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很大的融资压力。巨大的外汇储备,在国际上又带来巨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如此以来,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给中国中小企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人民币升值压力和融资难。
为什么中国外汇储备如此高呢?原因是三个方面:贸易顺差、国际投资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导致的资本流出。2010年中国外汇储备增长4481亿美元,而中国2010年贸易顺差1831亿美元,直接投资顺差467亿美元(其中2010年外商直接投资1057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其他因素导致外汇增加2183亿美元。数据表明中国外汇增长主要是由贸易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造成的,而人民币升值预期又主要是由贸易顺差造成的。这说明,中国外汇储备主要增长根源于长期的贸易顺差。那贸易顺差是因为人民币低估吗?不。中国物价比欧美发达国家还高,物价高的国家货币价值低,货币价值低就是货币被高估了,就应该贬值。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持续的大量贸易顺差呢?除了鼓励出口的政策因素外,最根本的是中国独有的国情。西方国家的民众工资收入占GDP的50%-60%,印度也占到50%,而中国仅占11%左右。由于中国对劳动者分配过低,加之低社会保障和低民生投入,必然导致中国内需不足,内需不足必然就需要由外需来弥补。同时,由于强制计划生育和独生子女政策等因素,导致年轻消费人口(消费人口暂且定义为25岁以下和65岁以上,因为这些年龄阶段人口消费大于收入或没有收入)比重过低,生产人口与消费人口之比严重偏高。这个比例印度为80%,而中国高达120%。如果考虑到中国劳动参与率过高,尤其是妇女因为只生一个孩子等因素导致中国妇女劳动参与率过高,如2007年中国妇女劳动参与率达70.6%,远远高于印度的34.2%,实际上中国生产人口与消费人口之比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消费人口比重过低而生产人口比重过高,就会导致生产的相对过剩。内需不足加上生产过剩,在中国高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就变成了贸易顺差和由顺差导致的货币升值预期引起的资本流入,如此持续的结果就是巨额的外汇储备,进而给中国中小企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人民币升值压力和融资难。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中国经济的不健康状态。所以,改变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就必须改变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