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如何看待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

发稿时间:2011-08-03 00:00:00

  记得观看过某赈灾晚会,在众多企业展示捐款金额的环节,舞台的灯光和媒体的镜头聚焦并追逐着央企或其他大型企业头头老板们的豪爽义举。镜头之外的观众惊叹善款数字的巨大,心中并期待新的捐款记录的诞生。与此鲜明对比的是,中小企业家由于善款金额小,几乎得不到媒体的关注。面对老大哥们的豪举,中小企业家往往沉默以对,甚至有自惭形秽之感。这就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何正确看待企业间天壤之别的捐款?如何看待和理解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如何正确衡量中小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

  中小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小”,2003年《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从职工规模和资产总额上对中小企业进行了定义和划分。正由于中小企业的“小”,我们不应要求其承担的责任过“大”。道理就恰如发育成长期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第一的,首先需要的是宽容和呵护,这应该也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中小企业处于关键的成长期,同样需要社会的宽容和呵护。对于中小企业主动发挥力所能及的力量服务和回报社会,我们除了拍手鼓励之外,更多地应该希望他们能够量力而行、量力而为。

  中小企业的基本特性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决定它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承担者,绝非“配角”。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简而言之,企业不仅为自身谋利益,还应为社会作贡献。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60%,纳税额约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这些数据说明中小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已经默默承担着与生俱来的社会责任。解决就业,纾解社会矛盾;诚信纳税,做好公民角色,这些看似平凡之举,却实在支撑着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常运转,维护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局面。由此可见,社会责任不仅体现在重大自然灾害时企业家捐赠善款时的数字,也应该注重企业平时在生存发展过程为社会作出的贡献。

  现阶段,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期和产业结构调整变革之际,中小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同时,今年以来,国家为平衡宏观经济及应对通货膨胀,采取收缩银根的金融措施,关紧了信贷的闸门,一定程度影响了广大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业内人士惊呼中小企业现今的境遇比金融危机爆发时更糟糕,恐将面临新一轮倒闭潮。这已经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前不久在河北考察时就谈到,金融系统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把握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执行力度,坚持有保有压,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毫不动摇地加强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

  中小企业作为整个经济体的重要组成细胞,在顺利发展时,无疑维持着国民经济肌体正常的运转和成长。当发展甚至生存出现困难时,除了自力更生之外,抓紧转型升级,也需要社会的呵护和扶助,以度过难关。这不仅是挽救企业自身,而且也是稳定企业就业的职工,更为日后中小企业成长后回报和感恩社会奠定了基础。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组织者,既然已看到并感受了中小企业的现实窘境,就应积极采取措施,如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时,能否差别化对待从事实体经济的中小企业;在税收上,能否坚持对中小企业的长期帮扶与临时倾斜并举的措施——这也应该成为政府乃至全社会对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责任需要良性互动,它不是单方面的。

  坦诚地说,中小企业在社会责任上的表现的确不如大企业光彩夺目,难以吸引社会和媒体的关注。但不可否认,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所做出的经济和社会贡献还是可敬甚至可畏的,值得全社会高度关注。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小企业个体都在努力履行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正是这些力量汇聚成强大的动力,推动着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正确认识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多些包容,多些理解,多些呵护,在互动中提升和拓展社会责任的新内涵,无疑能为中小企业茁壮成长和承担更多更大的社会责任奠定重要基础。

  作者单位: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扶贫与社会服务部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