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滕泰:PPI与企业盈利高度相关

发稿时间:2011-07-18 00:00:00

  近期在大宗商品价格震荡的背景下,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仍然保持在7%以上的高位。民生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滕泰认为,PPI居高不下,一方面反映我国现实的通胀压力暂未有效缓解;另一方面也说明工业投资增速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大部分行业盈利情况并未显著收窄。

  企业盈利仍不悲观

  中国证券报:6月我国PPI同比上涨7.1%,你如何看待PPI对居民消费价格的传导压力?

  滕泰:PPI反映了投资的景气状况,而CPI更多反映了消费的景气状况。二者的不同走势组合可构成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PPI和CPI共同上涨时,反映经济从复苏走向过热,PPI增速超过CPI增速时,企业盈利能力在增强;PPI上行和CPI下行的组合比较少见;PPI下行和CPI上行时,企业面临去库存过程,经济增速出现减缓甚至滞胀;PPI和CPI同步下行,反映经济缺乏增长动力并走向衰退。

  近几个月以来CPI涨幅继续攀高,PPI保持高位震荡,当前并不能说经济出现衰退或滞胀。从企业层面看,目前的企业盈利情况还是不错的。至于PPI是否已经趋势性下降并带来经济增速放缓,则是下个经济阶段的情况。

  PPI和CPI长期波动一致

  中国证券报:前期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为何未能拖低PPI涨幅?PPI上涨的负面影响如何?

  滕泰:从生产消费逻辑看,PPI处于上游生产环节,CPI居于下游消费环节,长期看PPI与CPI具有波动方向一致的特征。但中短期内,PPI与CPI并不存在一致的领先、滞后或同步关系,因为70%以上的PPI统计内容与CPI无直接上下游关系,只有PPI生活资料价格对CPI有直接影响,并且不会影响占CPI权重23%的服务价格。按照我们的研究,综合测算下来,2010年以来PPI对CPI推动了2.675%-2.825%。

  至于前期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为何未拖低PPI涨幅,主要是因为我国投资驱动型经济具有推动PPI持续上升的动能。所以,即使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中国PPI依然高位运行。

  PPI涨幅过快至少在三个方面会有负面影响:首先,表现在经济增长的模式上,仍然是重生产而轻消费,导致内部失衡加剧;其次,生产是消费的上游,PPI上涨对CPI带来上涨压力;最后,PPI上涨意味着产业链下游行业的投入成本面临上涨压力,在货币政策依然保持相对偏紧的情况下,企业流动性状况趋紧,被动去库存将迫使企业降低产品售价,挤压企业盈利空间。

  上游行业盈利有保证

  中国证券报:在PPI涨幅高企的背景下,哪些工业行业的盈利能力有保证?

  滕泰:在PPI上升初期和中期,上游资源类企业销售收入及利润增长显著。但各行业产品出厂价格存在显著差异,各行业的PPI波动幅度并不一致。(下转A07版)

  (上接A01版)如果下游行业能够吸收上游行业PPI的上涨,并通过提高自身产品出厂价格传导成本压力,则行业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将得到提升。

  从2009年9月以来的PPI传导系数可以发现,处于产业链上游的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PPI传导系数上升迅速,反映下游各行业投资扩张过程中能源需求的快速上升。非金属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行业、交运设备、仪器仪表行业、电力热力生产等行业由于无法吸收上游成本,导致盈利状况趋弱。

  物价传导压力或减小

  中国证券报:你预计PPI在未来将呈现怎样的走势,未来我国通胀压力是否会逐步趋缓?

  滕泰:受政策紧缩和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国内需求过热的态势得到缓解。受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影响,国际油价已经回落。目前,我国货币政策连续紧缩的滞后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增大,再次去库存的过程将导致PPI有所回落。

  我们的研究表明,劳动力成本上涨15%,会推动CPI上涨1.94%;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15%,会推动CPI上涨0.3%;而货币超发经过资产市场、资本市场及银行体系的几层过滤之后,对物价的影响逐步减弱。包括粮食、生猪在内的食品通胀规律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供求缺口决定价格波动方向,价格弹性决定价格波动幅度,生长期决定价格波动周期。对这几方面的分析表明,未来我国粮食价格有望保持稳定,猪肉价格也将趋稳。在没有新增意外因素发生的情况下,预计七八月后,物价水平会有明显回落。(本报记者韩晓东)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