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巡视员肖渭明介绍,今年上半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7.4%,高于全国增速0.6个百分点,也分别高于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继续保持较高增速,贵州、西藏、云南增速在全国排名前三。前7个月,西部各省区市工业增加值增长总体平稳,西南省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比较强劲的增长势头。
据介绍,今年,国家发改委把调整优化结构与扩大内需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西部地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力度,将抓紧推进一批西部急需、符合国家规划的重大工程建设,确保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头不减弱。“到去年年底,152项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已经完工52项,还有100项在建,按照计划安排,全部项目将在2023年年底完工,完工以后西部将新增铁路里程8751公里,新增高速公路3219公里,新增发电装机1878万千瓦。到那个时候,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将进一步提升。”肖渭明说。
深度开放推动经济转型。肖渭明表示,要支持西部地区有效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完善口岸跨境运输通道、内陆骨干通道等开放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内陆开放性经济试验区、国家级新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这些开放平台。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发展迅速,西部地区累计开行4579列,占全国开行总列数的47%,宁夏、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广西凭祥、云南瑞丽、内蒙古满洲里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了生态保护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拓宽了农牧民收入的来源渠道,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有机统一,对西部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起了不可小觑的助推力量。5年来,西部地区安排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3865.6万亩,累计面积达1.26亿亩,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肖渭明表示,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新动能正加快孕育,是中国发展的巨大战略回旋余地,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统筹做好西部大开发工作,可以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增强防范各类风险的能力,支撑全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形势。“把西部这盘棋走活了,西部地区经济升级了,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将更加扎实。”(记者 孔德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