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推进公共卫生领域四个方面创新

发稿时间:2018-08-17 14:12:07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8月15日发布的《公共卫生领域的创新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提出,为了应对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创新面临的诸多挑战,保障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应协同推进技术、服务、成果推广和评估机制等四个方面的创新。

  《报告》显示,现阶段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着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疾病图谱显示出两个新特点。

  首先,传染性疾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2017年,我国甲乙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703.1万例,死亡19796人。数量变化之外,我国传染性疾病还面临着新病原体和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贫穷地区传染病依然是造成健康损失的主要威胁、输入性传染病防控压力大、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形势依然严峻等特点。

  其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威胁上升。《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显示,2012年,确诊患者2.6亿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我国慢性疾病患者基数庞大,且发病率在逐渐提升,防控形势日益严峻。

  《报告》指出,在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的双重负担下,我国的诊疗模式已经开始由“以治疗为主”向以预防为主和健康管理为核心的“大健康”方向做出转变。但是,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慢性病防控的需要。创新公共卫生服务模式,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供给能力任重道远。

  《报告》显示,为了应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挑战,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公共卫生领域创新的政策文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然而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服务、推广和评估四个方面。

  技术上,公共卫生技术创新不足,资金投入机制不健全,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课题组调查显示,59.5%的医生认为病人更倾向于购买(使用)进口创新药物或技术,国产技术和药品的竞争力还有待提高。

  服务上,我国基层服务能力有待提高,患者接受和依从程度较低,新兴服务模式发展面临制约。根据国家提出的2030年每万人有5名全科医生的目标,全国应有约70万名全科医生。但截至2017年底,我国注册执业的全科医生共有25.3万人,全科医生缺口近45万。

  推广上,创新医药推广力度有限,医务人员作用尚未有效发挥,人群偏好具有较大差异,推广内容质量难以保证。课题组调查显示,59.1%的医生认为“推广不足,大众知晓了解不足”是当前创新医药存在的主要不足之一。

  评估上,卫生技术评估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评估方法不完善,合作机制不健全,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我国卫生技术评估起步较晚,评估的立场和标准不同,评估的结果也会有差异,评估结果就会具有争议性。

  《报告》认为,加大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力度,加快创新的应用和推广已是当务之急。《报告》呼吁建立以“大健康”为中心的公共卫生技术创新体系,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卫生技术,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技术创新制度建设。

  同时,以医保为抓手,做实家庭医生制度,提升患者自我诊疗水平,建立以患者、人群为中心探索服务模式创新,增强基层服务能力,加强公众参与,促进移动健康等新兴服务模式发展。

  此外,还要发挥医生的推广作用,通过提升医生对创新成果的认知,发挥移动健康技术的优势,完善保险保障的支撑作用,促进创新成果的推广。

  最后,要制定卫生技术评估规章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卫生技术评估机构、使用统一科学的评估方法,完善创新技术及服务模式评价体系,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