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第四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于2012年12月29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演讲时指出,房地产限购政策不应影响首次置业和改善型需求的释放。
李伟称,进一步完善限购政策,应使其既能充分发挥在限制投机、投资性需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又不影响首次置业和改善型需求的及时释放。而且要适当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税费,鼓励梯度消费和增加二手房供给。同时要重视地方政府在土地供给方面的调控作用,适当加大房地产热点城市的土地供应,缓解供求矛盾。(梁斌发自北京)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伟: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值此第四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开幕之际,我谨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2009年以来,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已经成功地举办了3届。在各方面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论坛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探讨宏观经济走势与政策取向,努力展现社会各界丰富的政策研究成果,广泛交流实践经验,凝聚政府官员、经济专家以及企业家的远见卓识,为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增添了正能量。我相信,在各位领导的热情指导和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本届论坛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十八大报告对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两个阶段的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科学研判主要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主要预期目标和工作重点。借此机会,我就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就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谈几点看法。
一、2013年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从2012年经济运行状况看,三季度应为年内增速底部,四季度将出现小幅回升,预计全年GDP增长略高于7.5%,CPI涨幅略低于3%。在欧债危机反复恶化、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内主动调控房地产市场、积极化解投融资平台风险和推进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成绩来之不易。
展望2013年,世界经济仍处在艰难调整期,金融危机的影响呈现长期化趋势,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欧央行的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和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近期刚推出QE4),短期内对稳定金融市场、降低市场避险情绪、提振需求预期都有积极作用。但由此引发的新一轮为防止本币升值的全球性货币宽松竞赛,对短期资本流动和物价上涨都将产生影响。在货币宽松的同时,发达经济体财政状况依然捉襟见肘,被迫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应对主权债务压力,不利于结构改革的推进,也限制了政府支持需求扩张的能力。另外,地区冲突、宗教矛盾和主权争议等问题加剧,对大宗商品供给、资本流动和经贸往来可能形成负面冲击。同时也应看到,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实施再制造业化战略,以互联网、新能源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出现新动向。
从国内看,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的因素,需要妥善应对风险和挑战,我认为应从宏观的战略层面和微观的政策层面两个方面看。从宏观的战略层面看,明年,甚至“十二五”或者比较长的时间内,我们处在转折期,至少面临着四大严峻挑战。这里,我简要阐述一下。
第一个是面临着世界政治格局力量大调整的严峻挑战。这个挑战的内涵可以说不同于建国以来的任何时期,其内涵的实质,在于我们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逐渐对世界新格局的形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尤其是2008年的经济危机以后,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到了空前的一种地位,这种空前的地位,形成了在新一轮世界政治格局力量大调整时期,中国处在了一个主要的矛盾方面。
第二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的迫切性和严峻性的挑战。我们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不容拖延的历史转折期,简单讲就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能拖一二十年,依靠大投资、大出口经济还能保持高速的发展;但是到“十二五”时期,可以说过去这种粗放式或者是以大出口、大投资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尤其是从去年年底和今年上半年经济下滑国内因素的影响作用凸显就可以看出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的重要性、紧迫性的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迫、严峻。
第三个是广义的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严峻挑战。大家只要看到现在社会普遍出现的诚信危机,包括一些政府的公信力危机,贫富差距拉大等诸多矛盾和问题,形成的社会不稳定,社会群体性事件多有发生的情况就可以理解。实际上,我国也出现了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诸多困境,我们社会的和谐稳定及长治久安面临重大挑战。
第四个是真正实现革命党向执政党执政理念、执政方式转变的挑战。虽然我们建国60多年了,有着丰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但是,要真正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转变,以适应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更好地抓住战略机遇期,还有很多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党解决和克服,我们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民主党派人士时就谈到了这个问题,他回顾了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关于政权更替周期论的那段谈话,我想习总书记重提这段谈话正是我们作为执政党对面临现在这种时代性、历史性挑战的高度重视。
从微观的政策层面上讲,下面有五个方面值得我们认真考虑。
一是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中央、地方财政、税收收入的增长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而保障、改善民生,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等,都会使财政增支减收的因素扩大,中央、地方财政可持续性面临严峻考验。
二是速度效益型模式短期内难以根本改观,经济增速下降后,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等问题十分突出,企业赢利能力和水平明显下降,部分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经济效益滑坡,并可能演变为系统性风险,甚至经济危机。
三是在房地产调控过程中,由于相关制度建设缺位,引导、调控房地产需求仍偏重行政手段;出于发展地方经济的考虑,一些地方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时出现偏离;受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系统能力的约束,大城市住房供给能力出现瓶颈。如果房地产运行出现较大反复,不仅会使房价强烈反弹,而且会危及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四是美国、欧盟和日本都处在艰难的经济复苏期,明年出口不会有太明显提高,今年出口增长约为7%,明年也许只能保持在7%左右;而国内消费市场的培育和提高还有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我们过去的出口常年都是百分之十几、二十几的增长,形成了国内巨大的产能,现在出口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国内的产能过剩问题将会更为突出。去年中心在研究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的时候,我当时就给研究人员讲,我们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还要考虑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成立以后,我相信在反腐方面一定会有大的动作,这绝对是好事。但是,作为研究经济社会问题的智库,我们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就是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的加大,过去国内形成的非正常的高消费市场肯定要受到影响。前几天我们在研究课题的时候,我说现在到底是被我言中了。果不其然,前几天我看到一个信息,说一些城市的花卉市场的消费下降了80%左右,例如今天这种论坛不是完全官方的,就没有摆花,前面摆了一点绿叶;另外据说,那种超常的高消费,高级烟、高级酒,尤其是高级宾馆的消费近一个月来也明显出现了下降,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中央反腐工作取得实效,是件大好事。但我想强调的是现在要弥补过去依靠大出口、大投资经济增长的因素形成增长的缺口,就必须提高国内的正常消费市场能力,而培育、规范和提高国内的消费市场将会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最后,物价上涨压力预计也将有所上升。我国食品供求总体处于紧平衡格局,国际、国内供给冲击或货币宽松都容易使物价上涨预期转化为上涨现实。新一轮全球性宽松货币政策,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和短期资本回流,都可能推高明年的CPI。
当然明年的经济发展还有很多正能量和有利的因素,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一个月来,现在社会上尤其是微博上的正能量正在不断的扩展,这就是我们明年应对严峻挑战,取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良好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进一步完善“稳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
当前世界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推动实体经济增长的全球性力量尚未形成。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阶段转换和寻求新平衡的关键期。增长阶段转换实质是增长动力的转换,是原有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逐渐削弱、新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逐渐形成的过程,也是原有平衡被打破,需要重新寻找并建立新平衡的过程,经济运行总体比较脆弱。2013年,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注重需求政策与供给政策结合,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结合,增强政策弹性和有效性,着力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针对明年国内外的复杂形势,需要进一步完善稳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
以降低企业税负和稳定地方财力为重点,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涵养财源为目标,积极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切实防止因增收压力而加大企业负担。落实研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加速企业折旧,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财力的支持,提高地方政府基本保障能力。积极扩大房产税、资源税试点范围,培育地方政府新税源。加快研究地方债的相关规则和管理方法,积极稳妥地扩大地方债发行试点。
以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和稳定货币供给为重点,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通过多种措施保持基础货币的合理增长,根据货币金融形势的变化,适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保持必要的流动性。针对全球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适当加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相对稳定。适当放松对过桥贷款等限制,支持与产业升级相伴的兼并重组。
以促进房地产可持续发展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限购政策,使其既能充分发挥在限制投机、投资性需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又不影响首次置业和改善型需求的及时释放。适当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税费,鼓励梯度消费和增加二手房供给。更加重视地方政府在土地供给方面的调控作用,适当加大房地产热点城市的土地供应,缓解供求矛盾。
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认为,当前处理好二者之间系的重点是强化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而不是相反。对此,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试问:为什么我们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么多年了,产能过剩、经济结构失衡还如此严重?为什么风电、光伏、多晶硅、LED两三年前还是政府主导的战略新兴产业,而如今却满目凋零?为什么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中央2005年出了“老36条”、2009年又出了“新36条”、今年中央各部门又出若干实施细则,对这些问题,不能说中央政府的决心不够大,但效果却为何未能如愿?仅此,作深入分析,足以说明是市场作用太弱,而政府控制、配置、制约社会资源的作用过强。因此,我们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力求动机与效果的一致性,当前效应与长远发展的一致性。而相对于美国这次金融危机来说,可以说美国是市场作用太强,而政府监管太弱。认清这一点,是我们正确设计经济体制改革具体方案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国民经济结构的一系列重大调整。就其战略重点而言,主要包括: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着重加快改革财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需要改革现行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所得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重,以提高广大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购买能力;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社会管理、社会公共服务等体制改革,有效增加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需要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统筹城乡、覆盖全社会的保障体系,以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在文化、教育、医疗、交通、通讯等领域降低准入门槛,彻底消除民营企业进入服务业领域面临的“玻璃墙”、“弹簧门”等问题;需要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需要改革财税、金融体制,通过结构性减税和着力发展扎根社区、乡镇的“草根”金融机构等,为中小服务业企业的成长壮大创造良好环境。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改革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使其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引导社会资源对社会生产的合理投入,引导增长动力从要素投入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的转变;需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应对国际环境的剧烈变化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也需要深化改革。面对当前复杂、艰巨的改革任务,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坚定改革信心,凝聚多方共识,破除各种利益集团的阻碍,建立新的改革推进机制。要把深化改革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根本任务;把建立法治、高效、规范、公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能够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各位来宾,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严峻挑战,只要我们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一定能克服种种困难,迈入一个更高阶段、更可持续、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的发展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