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善治理念下的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

发稿时间:2018-05-10 14:36: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陈世华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传播方式的迅速普及,发挥新媒体的重要价值、创新治理理念与方式,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党和政府顺势而为,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44次提到治理,5次提到“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道”“器”结合: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

  治理理论乃当代显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的治理危机推动了治理范式的变革和转型,从传统社会的统治和管制到近代社会的管理和行政,再到当代社会的治理已经成为共识。而在当代的治理理论中,从政府治理走向参与治理、合作治理、协同治理,再到公共治理,最后实现善治是普遍的趋势。善治是社会治理的最终目标和最佳形态,善治建立在国家主权和主权政府的基础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公民个人等诸行为者,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通过对话、商谈的良性互动,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善治是一种多元、民主、合作的治理模式,对话、互动、参与、开放、平等是善治的基本特征。善治要求各个治理主体在坚持党和政府领导的前提下,积极有效地沟通、协商和合作,这就需要信息自由平等便捷地流通。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这就需要一个高效便捷的桥梁来推进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具有交互、即时、海量、共享、易得、便捷等特征,可以成为联系各个主体的桥梁和纽带,能够实现政党、政府、民间组织和公众等各个主体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促进社会治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正好契合善治对协作、沟通、共享的基本要求。所以,新媒体无疑是社会治理创新的最佳工具,新媒体能够促进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结构网络化、治理手段多样化、治理效率优化。利用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是治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推动社会主义善治和良治,有助于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为世界治理实践增加中国视野,推动新型治理理论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也可以让政治学、管理学和传播学实现联姻,为相关学科引入新的研究视野,促进新媒体研究的与时俱进。

  多元共治: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建构和总体方略

  在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更加灵活多样地利用好新媒体工具主导社会治理。政府应该在治理转型和职能转变的基础上,践行公开、透明、民主、合作的善治理念。政府作为治理的主导者和重要主体,应该充分认识和高度肯定新媒体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升自身新媒体素养,通过新媒体扩大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新媒体成为党和政府监测环境、政务公开、吸纳民意、汇聚民智、接受监督、扩大自身影响、展示自身形象的有效工具。执政党和政府要用好新媒体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的表达、交流和引导功能,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建立健全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党政机构和官员要胸怀平等互动共享的善治精神,通过新媒体监测环境、公开政务、吸纳民意、引导舆论、接受监督,为党和政府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创造良好的公众支持环境,推进社会治理的创新。

  民间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新媒体是民间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工具。民间组织应该利用新媒体培养和发展自身,传播自身理念,培育公众的公益精神;利用新媒体融资,吸纳公益人士和公众参与,提升成员的素质;利用新媒体联系民众和政府,利用新媒体听取民意,下情上达;利用新媒体传递政情,上情下达;利用新媒体调解矛盾,建言献策;利用新媒体开展监督,监督社会治理决策和实施过程。此外,民间组织还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社会动员和社会建设,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传递互助友爱的社会文化。

  公共治理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公众要利用新媒体提高公民素质和满足知情权,做一个理智的现代公民。公众要利用新媒体进行民意表达和政治参与,利用新媒体与政府频繁互动,表达诉求,献计献策,促进政府决策的正确制定和实施,为社会治理贡献力量;公众要开展新媒体监督,可以利用新媒体监督社会治理的整个过程,推动社会治理的公开化、法治化和科学化,全程监督权力的运行机制,保障社会治理目标的实现,加快社会问题的发现、处理和解决。

  合理有序: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规范管理和落地执行

  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自由表达缺乏有效约束,导致新媒体信息失真和非理性;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体现出不均衡的状况;新媒体上的不理智行为导致了围观心态、网络审判,无助于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与此同时,一些政务新媒体的形式主义导致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对新媒体还缺乏有效的规制,从而导致新媒体出现种种乱象。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中的信息问题、行为问题、法治问题不容忽视,值得我们警醒。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要规范管理,并落地执行。首先,在价值取向上,重塑社会治理的价值目标,立足公平正义,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以社会问题为导向,着眼共建共治共享,化解社会矛盾,推进社会建设。其次,在政府层面,政府要转变观念和职能,树立善治理念,建设阳光政府,增强信息透明度,主动赋权公众和民间组织,健全社会治理机制,以法治为中心创新治理体系,加强政策回应,做到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政府要转变新媒体使用观念,提升自身新媒体素养和技能,改善新媒体语言风格,加强对新媒体的管理和规制,统观大局,把握方向,积极引导,做到“善待善用善管”。再次,在公众层面,公众要提高综合素质和新媒体素养,提升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能够灵活运用新媒体,对新媒体信息能够明辨是非,发挥专业特长,建言献策,规范自身网络行为,自觉自律,在社会治理中“帮忙”而不“添乱”。最后,在平台层面,新媒体平台要重视平台建设,加强技术革新,完善平台的信息收集、整理、应对和监督功能,警惕新媒体异化,规范用户网络信息生产、传播和接受行为,加强自律和自治,维护用户权益,实现其积极的治理功能,避免负面效应,营造风清气朗的新媒体生态。

  新媒体正在深刻改变社会治理的结构和模式,政党、政府、民间组织和公众等治理主体要更新治理观念,充分认识新媒体的特色和价值,提升新媒体素养,利用新媒体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建立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长效机制,实现政党、政府、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等各个社会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商合作,以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打造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营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