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平均每天有7户贫困户迁居新家

发稿时间:2018-02-11 13:33:45
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孙志平、李丽静、甘泉

  冬日的阳光照在洛河上,在河的南岸,一处喧嚣的工地打破了冬日伏牛山的宁静。在这里,一座崭新的小城镇正拔地而起。位于河南卢氏县城西南角的这处工地,是全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横涧园区安置点,占地288亩,可容纳10539人居住。

  卢氏县是河南四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这个山区县有4000多个山头,2400多条河流涧溪,群众贫困且居住分散,当地人形容该县是“一路十八岔,岔岔有人家,多则三五户,少则一两家”。“逢到下雪封山,有的村庄既进不去也出不来。”卢氏县委统战部部长、县扶贫办主任郭军文说,“年年扶贫年年贫,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要想彻底拔穷根,必须搬出深山。”

  然而,真正让世代居于深山的农民搬出来,谈何容易。谁搬迁?怎么搬?搬来了怎么住?资金怎么来?来了怎么生活?一系列问题需要回答。

  “确定一名易地扶贫搬迁对象,需要一套细致繁复的过程。”卢氏县副县长陈伟介绍,当地先后经历选定搬迁区域、公布搬迁条件、普查筛选搬迁对象、群众申请等11个程序的精准识别,共确定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9310户33866人,约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60%。

  搬迁看似简单,然而每一个数字变动背后都是一个曲折的故事。官道口村杜双立和因脑溢血偏瘫的妻子、17岁的儿子住在上世纪80年代建起的三间60平方米土坯房内,后来院子里又建起两间共30平方米的平房,一间住牛,一间住人。

  “他们家,牛比人还金贵哩!”官道口村党支部书记李海停说,“虽然老杜考虑到儿子将来结婚也想搬家。但人要是搬走了牛就没处安置,这成了他最大的心病。”镇村干部三次上门做思想工作,最终决定保留他家的平房作为村集体生产管护用房,既让他的牛有地方圈,也让农户的锄犁农具有个暂放点,倔强的老杜这才同意搬家。如今新房子距离老屋只有2000米,老杜每天清晨喂完牛就回到新家照顾妻子。

  据了解,卢氏县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建设中严格执行人均住房面积不超25平方米的统一标准,同时也给每一个贫困户最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其中,每户有五种安置地点可供选择:镇区、城区、园区、景区和中心村。此外,卢氏县专门成立和仲公司,通过运营安置区门面房等资产获得收益,用于安置小区公共基础服务,搬迁户不用缴纳物业费,不增加生活成本。

  “做梦也没有想到,国家给俺送了一套房子。”在西城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的新居里,43岁的东明镇小湾村贫困户赵爱文笑得合不拢嘴。他们家四口人分得一套100平方米的新居,入住时不仅墙面粉刷干净,窗明几净,连马桶都是装好的。“添置一张沙发、两张床就住进来了。”她告诉记者,新房用水、用电、取暖都方便。

  卢氏县发改委副主任赵小慧介绍,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卢氏县坚持守住搬迁群众不举债的底线,资金来源一方面是中央财政补助及省级平台融资人均6万元;另一方面享受旧宅腾退复垦券交易政策,截至目前,已累计交易宅基地A类复垦券指标1951亩,成交额5.85亿元,资金用于后续发展和同步搬迁。

  “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卢氏县委书记王清华介绍,卢氏县在安置区建设之初就进行扶贫车间、光伏电站等产业扶贫配套,按照不同安置区域、搬迁家庭逐户落实后续帮扶措施。

  一走进刚刚领到“脱贫光荣证”的王东红家,夫妻俩就热情地拿出柿饼、花生、糖果,打着手势招呼客人。王东红夫妻是一对聋哑人,一个月前刚从距离2个小时车程外的瓦窑沟镇庙上村三间石头砌成的老房子搬到新居。

  王东红65岁的母亲杨青慧告诉记者,王东红从小吃苦耐劳,会砌砖拌灰建房子、用蒸锅做袋装菌棒、刷漆做水磨石搞建筑,甚至还会走村串户收购香菇。如今他们的一双儿女学习成绩优秀,让一家生活充满了希望。王东红搬到新居后,会缝纫手艺的妻子准备进入扶贫车间做衣服挣工资;而王东红也有自己的打算,他要在附近园区承包一个标准化食用菌大棚,仅此一项预计可年收入3万多元。

  从农村进入卢氏县城的公路上,一条扶贫宣传语格外醒目——“扶一把,站起来”。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2016年至今,卢氏县已有5545户20211人实现易地搬迁住进新居,意味着平均每天有超过7户26人迁居新家。他们搬出世居的大山,作别眷念的故土,用勤劳双手创造新的生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