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四个意识”是夯实党性之基
2016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加强党的领导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一深刻论述为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为党员干部修身做人、谋事创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原国防大学副政委李殿仁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三强调,全党要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九大把这一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增强“四个意识”,对于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是党性问题,是根本立场、根本态度问题。
自觉增强“四个意识”,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四个意识”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齐卫平认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政党达成思想统一和行动一致的内在规定。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尤其需要在这“四个意识”上保持清醒的认识和严格的规范。“四个意识”的科学内涵,必须从意识功能上加以深刻认识。“四个意识”是党对所有党员特别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加强政治建设提出的重要实践要求,它体现着组织起来的政治力量必须具备的政治素养。“四个意识”的核心要义是对党绝对忠诚,其主要内容就是严格遵循党章,严格遵循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意识’,这‘四个意识’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表示。
“四个意识”集中体现在核心意识
增强“四个意识”,关系到党和国家、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对于我们党及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齐卫平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执政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从实践探索的情况看,历届党中央高度重视坚持党的领导,形成了许多创新,保证了党引领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轨道不断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突出强调“四个意识”,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增强“四个意识”以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实现宏大目标的根本保证。
“核心意识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的集中和最高体现。”韩庆祥表示,当前中国处于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需要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且需要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方位、历史情境中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也是在这样的历史方位、历史情境中,以对国家、民族、人民和党的担当精神,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积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积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新的伟大工程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这一核心地位是基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国家的核心主体”的应当性、“打铁必须自身硬”的现实需求、“有为必有位”的业绩基础。这是历史的选择、实践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和党中央的选择。
李殿仁认为,“四个意识”集中体现在核心意识。有了核心就有了主心骨和向心力,思想上形成共识,同心同德;行动上形成磅礴力量,锐不可当。中国正由大变强,根本的就是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维护这个核心的权威,坚决听从这个核心的领导和指挥。核心意识是最大的政治意识、最现实的大局意识、最明确的看齐意识。
将增强“四个意识”落到实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增强‘四个意识’,要理论清醒、行动自觉、立场坚定、始终如一。”李殿仁表示,理论清醒,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行动自觉,就是用坚定的党性自觉推动“四个意识”的实践,用忠诚的言行主动体现“四个意识”的落实;立场坚定,就是不受干扰,“四个意识”同样体现着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价值观、是非观,认准了就不动摇、不含糊;始终如一,就是扎根头脑形成习惯,说话、办事、交往、工作都要看是否符合“四个意识”的标准。
齐卫平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增强“四个意识”也因此具有了更加突出的政治意义。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必须不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将增强“四个意识”落到实处。增强“四个意识”要注重实践细节,不看怎么说,而看怎么做;要更加清晰地明确“四个意识”的行为表现,从而形成制度性约束机制,并有相应的监督机制;防止对“四个意识”的机械、片面以及消极理解,真正把坚持“四个意识”视为全党积极进取、奋斗向上不可或缺的要求;在砥砺奋进的新征程上,坚决与一切反对“四个意识”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记者 潘玥斐 段丹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