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会议代表,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题目前半部分我今天在这里就不讲了,因为这是一个实践问题。我重点讲后面。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对全党、全国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我们谋划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 准确把握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2004年以来,中央文件中多次提到服务型政府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深化了服务型政府的科学内涵。
转变政府职能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前提,公共服务职能应当成为政府的核心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方法。着力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保障。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化责任担当和落实。人民满意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目标,我们要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党的十九大对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作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部署,为我们谋划推动新时代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 充分认识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迫切性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各级政府部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是基本公共服务依然存在短板:
1、社会全面快速增长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与基本公共服务产品短缺、公共服务不到位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成为新阶段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短板。一方面,住房保障、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和生态保护等局部缺口较大。比如养老方面,预计2025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2亿人,占比由现在的10%将上升到13.5%,远远超过了7%的老龄社会标准。但是,养老服务产品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个性化产品短缺的问题短期内依然难以解决。另一方面,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的程度较低,公共服务供给的总体不足与局部浪费现象并存。城乡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覆盖面差距明显。
2、制度性交易成本依然较大。十八大以来,放管服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政府服务水平不高,制度交易性成本种类多、弹性大、变化快、总量偏大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成为困扰企业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据全国营商环境报告,对全球190个营商环境的排名来看,2016年、2017年中国的排名均在第78位,与我们经济总量世界大国的地位不太相衬。比较而言,俄罗斯则保持了较高的排名,从2016年的第四十位上升到2017年的第35位。印度的排名上升幅度比较大,从第130位上升到第100位。
3、公共服务在精准扶贫和生态保护中的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公共服务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来看,既要体现为贫困人口的兜底保障,更要形成脱贫的长效机制,目前来看这一方面工作还显得不足。其实,精准扶贫要从教育、医疗、文化、社保,还有资金投入方面共同发力。据我们调查,因病反贫的现象在不少地方存在。
4、国内外的社会变革给我们传统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当前,全球化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特点,要求政府加快政策制定,积极应对国际合作交往与国际冲突之间的处理。在这一方面,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政府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主要任务
1、坚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之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优先的理念,管理与服务之中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真正体现人民政府为人民。
2、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更加突出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快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四分开,健全政府和公共服务的职责体系和职权配置;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以宽放促释放,激发市场活力,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以更大的力度减政、减税、减费;在集中审批模式的基础上基于统一高效和服务便民的原则,精简整合重构审批权利和审批机构;推动互联网+政府服务,建立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平台,打造一窗受理并行服务的模式,提高政府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3、深化机构改革。在统筹各类机构改革的实践中,要针对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这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软肋,加大公共服务机构整合力度,进一步统筹公共服务的供给资源;用好全国各类编制资源,合理充实基层,使基层更有条件服务民众;加快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既要激发活力又要彰显公益属性。
4、要完善公共服务的供给,加大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公共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环境保护、养老保险等民生重点,更加惠及人民群众的民生改善;全面深化供给侧服务改革,改进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从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出发,引导市场主体创新公共服务的产品供给,增加服务产品丰富服务内容,改进服务质量。最大程度地提升公共服务生产和需求的耦合度,营造进入便利、透明、开放、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推动互联网+公共服务的发展。鼓励市场主体搭建互联网+公共服务的平台,集约化管理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公共服务的供给资源,对接需求平衡;提升扶贫的质量,不仅扶贫而且要扶智、扶能。
最后我再讲一点。深化改革的五年中,我们认识到要确实加强部门间的协同。我当年在体改委工作的时候,委领导去见了朱总理,那时他刚从欧洲访问回来。他说了一个问题,说他到欧洲去访问的时候,欧洲的社会保障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度,我们为什么要搞社会统筹+现收现付。我们做了很多的研究也没有想到应该怎么办?后来我从体改委调到人口计生委没有半年的时间我就明白了这道理在哪里。因为欧洲的人口结构已经进入了一个平衡期,出生死亡大体相当,而且他们死亡人口比出生人口还略多一点,所以他们搞现收现付一点问题没有。中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搞现收现付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是当时对于这个事情我们没有从人口的角度去考虑。所以我想,推进改革要处理三件事:一是首先要处理好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百姓的关系。
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