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袁曙宏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发稿时间:2018-01-15 19:09:01
来源:中国改革网

  【编者按】:2018年1月13日,中国改革(2017)年会暨深改五周年高层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文是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党组书记、副主任袁曙宏的演讲内容,未经演讲者审核。
国务院法制办党组书记、副主任 袁曙宏 

  尊敬的各位领导、非常高兴年初参加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的年会,同时还是全面深化改革五周年的论坛。改革和法治是两个层面,改革要跟着法治走。这是我第二次参加中国改革年会。第一次是十八届四中全会的2014年底,当时是全面依法治国决定刚推出。这是第二次,对法治同样很有意义。

  我们讲十九大报告内容博大精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非常丰富的解读。刚才(杨)伟民同志从经济的角度进行解读,很精彩。从法治的角度解读,内容同样很丰富。

  我们讲十九大报告是十三个部分,几乎每一个部分都有法治的内容。通篇贯穿着法治的精神、法治的信念、法治的思维、法治的元素。

  十九大报告第一大部分是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这里面对法治的成就做了非常概括的总结。实际上,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国家法治建设成就最有力、最集中的五年,标志性就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召开专门研究全面依法治国的全会,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蓝图、路线图、施工图,明确了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意义非常重大。四中全会之后不久,总书记在南京的一次讲话当中,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到“四个全面”布局当中,这是非常重大的。

  这五年法治中国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大发展,赢得了国内外的大点赞,同时也是依法治国经验最丰富、最系统的五年。它凝聚了六十多年党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形成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经验,所以说成就巨大。

  十九大报告第三部分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把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明确为八个“明确”之一,就是第五个明确。那八个“明确”其中前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后面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这两个是紧密联系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很大程度上要靠依法治国来形成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十分关键的内容就是制度体系、法治体系。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是制度执行力,我们所有的改革最后都要形成制度,这样才能管长远、管根本。这是八个明确之一。

  再说一下十四条基本方略。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十四条之一,我们讲全面依法治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第四部分关于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明确到2035年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我们的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文化文明得到极大的提高。政治文明包括制度文明,包括法治文明,同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部分都贯穿着法治。据统计,法治在十九大报告当中出现了33次,依法治国出现了20多次,法就出现的更多了。特别在政治建设里面讲了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角度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了部署。然后是港澳台一国两制祖国统一部分,要讲依法治港。在外交上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防军队建设上,提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是总书记非常强调的。原来讲的是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所以我们讲法治总是跟着改革走,当然现在加了一个科技新军。最后在党的建设上,我们党要依法执政,要增强依法执政的本领。

  同时,法治思维是五大思维之一。五大思维包括战略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用法治来指导你的行动,就证明你真正是遵法、学法、用法。所以,我们讲十九大通篇贯穿着法治精神、法治思维、法治元素。

  今天大会给我的题目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正好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里面的第五个“明确”,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内容。

  总目标包括,我们的法治最关键的是什么?最重大的内容,就是核心要义,第一是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搞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这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讲,任何国家搞法治都要有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来指导,不然这法治是搞不成的。西方国家搞法治要有一套西方的法治理论体系。西方国家从文艺复兴之后,从法国大革命之后,孟德斯鸠等人提出了一系列的法治理论,西方宪政、多党政治等等这一套制度产生了。我们搞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不是西方法治。西方法治在中国也搞不成,也不可能成功。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我们的理论体系。但是长期以来,客观地说,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法治的思想理念受西方影响太深,按西方的模式、西方的标准、西方的话语体系来评价、来衡量。这样就要把我们的法治搞歪了,不仅建不成,最后还有非常坏的效果。所以,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法治是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还是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现在还没有统一的称谓,我觉得这都是可以的。我个人觉得或许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更合适,因为法治是意识形态非常强的一个领域,它必须要确定社会主义的导向和路径。所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体系、法治实践为基础,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涵盖了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性质方向、根本保障和总目标、总路径、总任务、总布局等各个方面,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哪里走,跟谁走,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如何实现目标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主题集中、主线鲜明、内容丰富、内涵升级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这应当说是十八大以来法治最重要的成果。

  第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一条最鲜明的红线,放在法治建设中间位置。总书记讲,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子错了,就南辕北辙了,再提什么要求、举措都没有意义了。如果你走的完全是另外一条道路,搞的西方法治道路那还提什么要求?那完全就是错的。这个法治道路问题绝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也不是虚无缥渺的问题,它是一个国家在历史实践当中形成的。我们简要看看中国近代以来,鸦片战争之后走过的法治道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提出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法治救国,我们共产党是革命救国、社会主义救国、马克思主义救国。法治救国一开始搞了所谓的戊戌变法,当然走不通,在封建体制下搞法治是不可能的。孙中山当了临时大总统马上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搞英国的议会内阁制,约束袁世凯。总统制是约束不了袁世凯的,他一上台就撕毁了,制定了《中华民国约法》,要当皇帝,最后当然是下台死了。然后民国的国会总统、总理互相殴斗,总理像走马灯一样换,总统也换的很快,曹锟还是贿选总统等等,搞不成法治。蒋介石要搞宪政都是挂羊头卖狗肉。实践证明,在中国这一块土地上,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能够治理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能够发展法治。我们建国以来虽然走了弯路,但六十多年,我们走过了西方国家两三百年才能走过的法治历程,我们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了。虽然我们知法、守法等等还有不少的问题,但是我们的法律体系形成了,所以我们讲这道路非常重要。

  第三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个法治体系很重要,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创造性提出的概念,总书记讲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这个体系包括什么内容呢?一个是规范的法律体系,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还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我们现在有二百四五十部法律,七百多部国务院行政法规,八千部左右的地方性法规,一万多部的政府规章。我们有有效的、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这就是我们的行政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实施体系。我们有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各方面法治形成了合力。我们有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包括党的领导、队伍保障、财政保障。我们要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五年党内法规发展很快。十八大以来,如果没有八项规定,没有党规的权威树立起来,法治的权威是树立不起来的。党是执政党,如果党都不按规矩办事,怎么能希望国家按法律办事呢?

  第四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体。党依法执政是关键,依法治国是方向,依法行政是各级政府的准则。既然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法治国家是目标,法治政府是主体,和老百姓打交道最多的是法治政府,感受到公平正义最直接的也来自政府,如果政府没有公信力,没有执行力,老百姓就感受不到公平正义了。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四中全会就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如果全面建成小康没有法治政府,就是不全面,老百姓公平正义感受不明显。政府不依法办事,这就是十九大提出的,我们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其中就讲了老百姓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这都直接涉及到法治。所以法治政府是主体,法治社会是基础,老百姓要守法。客观地说,有一些民众要求权利多,履行义务不够那是不行的。合肥一个教师说她老公没上车就把住高铁门,造成列车晚点,造成几百趟车调整时间。这种情况在我们国家屡见不鲜啊!现在一个很小的违法事件都造成非常大的社会舆论风潮。

  第五是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有人讲这是新十六字方针。前面我们刚讲的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体,这是法治工作布局。这一个十六字是我们推进法治的基本格局,实际上它是抓住了重点任务。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十六字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但我们有法可依的任务总体解决了,当然还要完善,执法、司法、守法的任务更加突出了,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的十六字方针,抓住法治最重要的环节,这是法治建设的基本格局。

  最后一个是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是领导一切的,更要领导法治。法治涉及到方方面面,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军等,可以说每一个领域都涉及到法治,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生活,只有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才能真正把法治抓好。所以十九大报告提出来成立中央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的统一领导,这非常必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法治建设取得这么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

  我简要给大家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整理:《改革内参》记者秦均华】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