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新市场原理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反思

发稿时间:2017-12-15 12:28:49
来源:中国改革网作者:孙铮

  对市场原理的反思和批判,是当前经济学界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近年来的诺奖得主不乏对此进行积极探索的行为经济学家。中国学者,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近日,新市场原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做了深入的学术探讨。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教授主持了会议。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的赵儒煜教授简略介绍了当前关于市场原理反思的学术动态之后,提出了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为理论前提的、更符合经济现实的市场原理。其主要结论如下:

  在现实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前提下,市场交易行为的最终决定者不是供给,而是需求。真正决定市场行为的“看不见的手”不是价格,而是心理预期。需求方的心理预期是在市场行为发生的时间上率先、在作用上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而供给方的心理预期则是在时间发生上滞后、在作用上居于从动地位的要素。心理预期对市场的基本作用机制是需求方的心理预期提高,则需求量扩大,供给方心理预期随之提高,供给随之扩大;反之,需求方的心理预期下降,则需求量减少,供给方心理预期随之下降,供给随之减少。从市场运行的结果来看,市场失衡是不可避免的,管理经济也有其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当前的供给管理,是市场管理的高级阶段。科学的供给管理,一方面,应在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推动供给朝着按需生产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积极跟进社会需求中对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群体需求,有意识地推动社会供给转向清洁生产、资源节省的方向,保障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


  上述结论具有科学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这一理论创新打破了传统西方经济学对基础理论的垄断,对于我们建立有中国气派的、科学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助于中华民族在现代经济理论研究中树立民族自信。

  第二,这一理论创新建立起更有说服力、更有普遍性的市场理论,论证了市场运行中需求的决定性作用,明确指出了管理经济的必要性,强调了供给管理的科学性,对当前我国经济政策制订和实施具有重大理论意义,进一步确立了我们在经济管理体制上的制度自信和政策上的理论自信。

  第三,这一理论主张从整体的、概数的供给管理转向严密的、精确的供给管理,在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推动供给朝着按需生产的方向发展。这种按需生产的社会管理方式将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论断奠定物质基础,有助于我们坚定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的道路自信。

  中国人民大学张可云教授认为,这一理论,是经济学具有革命性的重大创新。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设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构建全新的、首发中国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结合中国来说,特别是十九大以后,我们强调四个自信,第二个自信是理论自信,如果新市场原理能站的住的话,将为中国理论自信做一个很好的突破点,这既是学术问题,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政治问题。同时他还建议对理论做通俗化处理,让更多人能够对该理论有个清晰的理解。

  北京大学的薛岭教授认为,新市场理论可以算是十九大之后学术界的新时代新征程。保罗﹒克鲁格曼认为空间经济学是经济学最后的前沿,传统经济学不涉足空间问题,新市场原理将空间纳入到框架中,是一个创新。新市场原理认为需求引致供给的动态管理,也是符合事实的。

  中国人民大学石敏俊教授认为,新市场原理对实践的指导性较强,但是现在模型还不多,不过数理模型在构建之前都是先有新思想的,这点十分宝贵。经济学的研究中,数据研究和理论框架研究的结合一直不太成功,新市场原理通过心理预期这一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将这个问题解决得很好,为新时代研究范式之间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

  浙江理工大学陈斐教授认为在中国特色条件下,共有产权将来可能是一种趋势,要用市场化来运作共有产权制度,可能就是通过租赁来完成。新市场原理为租赁制度的政策选择与福利经济学的结合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经济学解释。

  其他与会专家分别作了相关发言,围绕赵儒煜教授的新市场原理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