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中国经济如何跨越发展阶段转换关口

发稿时间:2017-12-11 14:34:22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黄群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深刻理解和认识这一重要论述,着力解决当前攻关期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加快实现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转换,建设与高质量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任务和当务之急。

  我国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保持了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人均国民收入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但是,在看到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一是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一些区域发展不充分。由于各个区域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差异等原因,我国经济在不同地区发展较不平衡。二是产业发展的结构不平衡,创新能力和高端产业发展不充分。从总体上看,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我国产业结构高端化水平不够。三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平衡,高质量实体经济供给不充分。这主要体现在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总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产品档次偏低,标准水平和可靠性不高,高品质、个性化、高复杂性、高附加值的产品供给不足,缺乏世界知名品牌。四是经济增长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平衡,绿色经济发展不充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客观上给资源环境造成了较大压力,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约束日趋紧张。五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社会民生领域发展不充分。这表现在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则是创新驱动的集约式经济发展方式和高质量经济发展。推进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就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我国经济需要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际上,进入到“十二五”以后,我国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新形势下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动力转换、进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任务。应该说,这些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尤其是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正在从数量依赖向质量提升转变。但是,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也就是还没有“过关”,创新能力还没有成为可持续的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全要素生产率还不是效率源泉的主体,还没有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转换的关口跨越。我国已经步入工业化后期,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攻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跨越。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

  新的经济发展阶段需要新的经济体系支撑。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需要改造现有的经济体系,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所谓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具有现代性的经济系统,当今时代对现代性的要求是要与现代化进程中高质量发展阶段相适应。从系统论视角来看,这种适应性具体可体现在经济体系的增长动力、要素结构、运行机制、系统环境、发展目标五个方面。从经济的增长动力看,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依靠创新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从经济体系要素结构看,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高端要素集聚和现代产业主导的特征,而且其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各个生产要素以及各个产业、区域、城乡子系统呈现结构协调性;从体系的运行机制看,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高效配置资源的成熟的市场化体制机制,体系内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具有活力,政府宏观调控科学有度;从系统环境看,现代化经济体系面临的是全方面开放的、高度不确定性的国际化环境,这要求经济系统也必须具有动态开放特征,从而对环境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从发展目标看,现代化经济体系追求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目标,保证国家经济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包容性的发展。

  推进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六大战略任务。其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经济体系的创新动力培育、经济结构升级、体制机制完善进而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尤其是实体经济供给体系质量,这意味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提高经济体系中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的高端化和现代化水平,促进区域和城乡结构的协调平衡,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另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要求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而创新动力培育提升又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提出更高要求。一个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以及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对于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升至关重要。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穿了整个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六大战略任务,是从动力、机制、目标、要素、结构、环境全方位改造现有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战略举措。如果说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那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最主要、最关键的“攻关利器”,只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促进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关口的跨越。

  提高供给质量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意味着我们要把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作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体系的主体。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实体经济大国,但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大而不强”问题突出,供给质量不高,无法满足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存在实体经济结构不平衡问题。这包括作为实体经济核心的制造业的供需结构失衡,作为实体经济主体的工业与服务业之间结构失衡,以及整体实体经济发展与金融房地产业发展的结构失衡。实体经济存在的这些供给质量不高、结构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大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体系现代化水平提高、经济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转换的关键问题。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当务之急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形成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第一,从产品、企业和产业三方面入手,围绕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制造业供需结构失衡。在产品层面,以提高制造产品附加值和提升制造产品质量为基本目标,以激发企业家精神与培育现代工匠精神为着力点,全面加强技术创新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制造产品的供给质量。一方面,要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等能够激励企业家将精力和资源集中到制造业创新发展上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要完善职业培训体系、薪酬和奖励制度等,进一步激励现代产业工人精益求精、专心致志。在企业层面,以提高企业素质和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积极有效处置“僵尸企业”、降低制造企业成本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创新发展环境,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政府要积极建立有利于各类企业创新发展、公平竞争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各类所有制的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在产业层面,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为目标,积极实施《中国制造2025》,提高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服务化水平,建设现代制造业体系。一方面要有效协调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发挥竞争政策的基础作用和更好地发挥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切实提高制造业行业共性技术服务、共性质量服务水平。

  第二,形成工业和服务业良性互动、融合共生的关系,化解产业结构失衡,构建创新驱动、效率导向的现代产业体系。首先,在三次产业日趋融合的大趋势下,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目标不应该只是追求统计意义上工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而应更加重视产业的运行效率、运营质量和经济效益,更加重视培育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互相促进的公平竞争环境。其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是形成符合融合化、信息化、国际化大趋势的新的现代产业体系,而这种产业新体系的构建无疑是要依赖创新驱动战略的。无论是制造业的供给质量提升,还是解决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低的问题,都要依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此外,当前我国服务业效率不高已成为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深入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生产性服务业改革开放,是提升中国实体经济质量的必然要求。

  第三,从体制机制上化解“虚实结构失衡”,加快建设实体经济与现代金融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深化改革,要彻底打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巨大收益反差的“脱实向虚”自增强机制,着手建立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前尤其要转变风险防控的思路和重点,从关注金融领域风险向关注系统性经济风险转变,特别是要针对虚拟经济总量调控、实体经济高杠杆、地方政府高债务和“僵尸企业”等系统性经济风险点多策并举、全面防控。(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