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键 词:民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价值诉求
作者简介:李合亮,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山东 聊城 25205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思想领域、意识形态领域始终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如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维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政治、经济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主体地位;二是如何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进一步结合,在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特性的基础上,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探索一条适宜中国发展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三是在实行改革开放,撕破旧有体制实行新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面对国内外各种思潮的冲击与碰撞,如何既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又保证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围绕这些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做出了发展战略的根本性转变,确立了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实行改革开放。在此基础上,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建设、社会发展问题的认识,回答了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本质与任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与要求、党的建设与发展标准等重大问题,从而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发展成就,之所以能实现经济发展与意识形态建设协调共进,其中的核心与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全过程中均突显着一个价值取向:民生。
一、民生取向: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理念
近代以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无数社会派别与仁人志士为此而不懈探索与努力,也经过了多次流血牺牲。不过,虽然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与求索,中国社会的不同阶级与派别提出了一系列民生主张,如太平天国运动中“均分田地”的“天朝田亩制度”以及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洋务运动的“求强”“求富”、维新派仿效西方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改善民生的设想、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等等,但这些主张最终没有根本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中国社会仍然处于民不聊生的境地中。而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时期利用执政优势也曾打着“民生”的旗号,强化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掌控,实现了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再到蒋介石力行哲学的流变,但最终没有获得民众支持,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党的宣传流于形式”、“党的主义遭到背叛”、“党的领导层整体腐败导致民众政治信仰全面瓦解”等是其丧失民意基础的主要原因。[1]历史的发展、各个阶级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一再显示,哪一个政党、哪一个阶级能够真正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使中国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它就能获得民众的支持,就能夺得政权,建立自己的社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切有了根本性的改观。中国共产党从解决“耕者有其田”这个困扰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难题与中国农民千百年来最高的梦想入手,在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实行土地革命,不断推出适合于中国社会实际的土地政策,赢得了广大民众的信任与支持,最终在中国消灭了剥削制度,使人民真正当家做了主人。可以这么说,人民利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支撑其最终走向胜利获得社会主义中国领导权的根本因素。“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2](p809)正是依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中国共产党才获得了民众拥护并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取得政权,从一个建党之初只有五十多人的小党,从一个在当时的阶级构成中基本上没有发言权的小的社会派别成长为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的执政党。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尤其坚持人民利益的中心导向,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各项政策的制定均具有民生倾向,即使出现政策失误或偏颇现象,也只不过是认识不到位、判断不正确所致,但其背后亦有民生的影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摆脱贫困、让人民过上温饱生活的基本任务,更加重视民生,以人为本、提高民众的幸福感成为党的主张、政策的核心价值取向,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也是围绕提升民众意识、实现公平正义、维护民众利益、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而展开的。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将民生作为自己的价值导向,主要是因为以人为本、人民利益、人民福祉已经融入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之中,已经成为深入其骨髓的基本观念。“确认这个关于党的观念,就是确认党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向人民群众实行恩赐、包办、强迫命令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在人民群众头上称王称霸的权力。”[3](p218)就党的责任和任务来说,就是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除此之外无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这是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则。”[4](p262)
民生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理念,不仅仅体现在党的思想、理论、路线、政策均围绕民众来建构,一切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活动都围绕人的自由与发展而展开,更在于党始终将人民作为其意识形态建设的主体,在整个意识形态建设的进程中将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怎样培养作为核心问题来对待。在执政初期,毛泽东对广大青年提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要求,此后又提出“又红又专”的人才标准,从而确立了把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的发展与长治久安关键在人的高度,提出了建设“四有”新人的目标,这不仅指明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与思想教育的政治方向与目标,也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工程的主体依靠。此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一直成为历届党中央的重要议题,这集中体现在各类教育改革政策的推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实施、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的出台、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特别是2016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之中,等等。
二、民生取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社会建设的价值指导
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艰巨的国家与社会建设任务。首要的是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和2亿多人的贫困问题,这个问题不得以解决,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威力,不可能为老百姓心悦诚服地接受,也不可能发挥其效能。无论就本质而言,还是从面临的根本任务来说,发展生产力都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性,只有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真正展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否则只是理论上的玄谈与实践中的形式主义。“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5](p314)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分析中国社会的性质、发展阶段以及主要矛盾,党中央作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定:一方面承认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创造性地指出,虽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社会,但目前只是初级阶段,并且这一时期会比较长,必须正确认识而不能试图超越这个特定阶段。
基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发展阶段与基本国情的充分认识与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认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走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大力解放与发展生产力,这是解决人民群众温饱问题、使更多人脱离贫困这一最大民生问题的前提条件。邓小平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为了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中国首先要解决好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资本主义制度的确会使少部分中国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不可能解决大多数人的生活富裕问题,而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妄图通过走所谓的资本主义道路,根本不可能解决问题,相反中国可能会退回到落后状态。“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6](p206)由此,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民的贫困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经验总结、历史结论、建设信心,这为党的民生政策的制定与国家民生建设的推进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随后,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人民的温饱问题逐步得以解决,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主张与政策的民生导向开始向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权保障与建设、防止两极分化等方面发展。党中央一方面要求各级组织要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员要坚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地位。”[7](p39)坚持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另一方面,又不断用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来落实民生思想,将民生政策落到实处。于是,加强民生建设的各类政策措施得以实施,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问题逐渐进入党和政府的视野,农村、农民问题受到更多关注,各类与民生有关的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已经绘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有了真真正正的感觉与体验。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性明显增强,社会发展的和谐度不断提高。这集中表现为:“取消农业税,结束了种田交税的历史;实行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实施标准更高的扶贫开发政策;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等。”[8](p470)再一方面,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思考新时期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及社会如何实现科学、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核心,而在科学发展观中,发展是第一要务,以人为本是核心,这典型地体现了党的思想理论的民生价值取向。
党的十八以来,在民生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持续增强,开始由“温饱”向“小康”转变的重要历史时刻,党中央不断探索解决民生问题的新思路与新举措,不断拓展民生内容,强化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坚持公平正义,逐步形成了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理论与实践。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为题,对民生问题作了专门论述,指明了新时期加强民生建设的基本思路,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也明确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9]
实际上,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是在坚持民生导向的前提下领导全国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这一时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具有民生特色,党都更加重视民生、强化民生建设。党中央要求“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民生工作面广、量大、头绪多,一定要注重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做。”[10]为此,党的一切理论与政策都要坚持民生导向,违背这一点,就走向了反面。诸如,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来说,无论怎样对旧有机制进行革命,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激发活力,有一点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促进社会公平、保障社会正义、惠及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是其应有之义,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否则改革的价值与意义就不存在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着明确的说明与要求,他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11](p96)再如,“中国梦”的提出,就更鲜明地体现了民生取向与民生情怀。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的统一体,中国梦实质上就是人民的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来,中国梦不是空洞的口号,不是虚无的设想,而是扎根于实践,扎根于人民心中,为人民所创造、实现和享有的伟大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单个人的梦,也不是一部分人的梦,而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追求。因此,“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中国梦的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12](p9)
三、民生取向: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原则遵循
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史,不难发现,党中央持续不断地创新发展思想理论体系,不断总结、探索、完善自己的治国理政理念。从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到“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6](p130)的生产力标准,到“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6](p372)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到“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再到经济建设的新常态标准,这充分说明党的执政理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力与掌控力越来越成熟。而贯穿其中的最核心因素是人民利益的获取与保证,是党的民生价值取向。
“一心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将民生作为国家富强之本、党执政之基、民族振兴之要,以民生为导向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经济建设等各项建设事业都以此为导向来展开,这反映了党的治国理政的理念发生了较大变化,回归到“人”这一社会发展的重点与目的之上。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固然有着自己的利益需求,但最终却是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服务的。所以,任何阶级、任何政党如果忽视“人”这一根本要素,不立足于人的发展来设计自己的理论体系与执政之略,虽有短暂兴盛的可能,但终会为历史和人民所抛弃。中国共产党正是基于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正确认识与科学运用,才在领导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与党的意识形态的理论与实践实现了有机耦合。任何一种意识形态,无论结构体系多么严谨,无论有多么强大的政权保障,其最终目的是为民众所接受,进而化为民众的一种精神,形成一种支持力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巩固统治,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否则,意识形态建设、执政党建设就成了一句空话。可一种思想、一种理论如果要真正为民众所接受,一方面需要理论的科学性与易懂性,另一方面需要民众自觉自愿地接受。而要做到这一点,固然需要国家强制力支持下的政策制定与执行,需要不断强化思想理论的宣传教育,不断加强理论创新与灌输,但深入生活,关心民众,解决民众所关心的问题,让其在受益中自觉认同党,进而认同党的意识形态,方是最有效的方式。
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遵循民生为本的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人民谋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把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维护、实现人民利益统一起来,这是因为人民是中国社会变革的推动者,是国家的主人,而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对象是人民群众,对工作成果的检验离不开人民群众。为此,要真正完成意识形态建设的任务,巩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导地位,就必须高度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动向和利益需求,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困难,使党的政策与措施真正体现且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与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需求产生共鸣,从而真正使党的政策纲领深入人心。事实证明,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努力解决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才能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公信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实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坦然面对各种挑战与压力,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强化意识形态建设,获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其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维护民众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实现了有机结合,并努力实践之。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仅有着相同的基础——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具有相同的价值追求——提高发展效率和实现公平正义,更有相同的最终目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仅注重思想理论形态的发展,而且为了使其得到最大多数民众深层次的认同和接受,要求思想理论形态必须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和实现,从而才能在客观上真正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做到利益共享,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改革开放则是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来改变人民群众利益无法满足和实现的状况。”[13](p80)
总之,“民生取向”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核心理念与价值指导,是党的意识形态理论建构与实践操作必须遵循的基本价值。“民生取向”是党的性质与宗旨、经济建设任务与意识形态建设需求的集中展现,无论发展路径多样,无论矛盾多么尖锐突出,只要坚持民生取向,一切发展均可以走上正途,一切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内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民梦必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 梁丽萍.文化“围剿”缘何失败?——国民党意识形态建设失败的原因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04,(11).
[2] 毛泽东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邓小平文选[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江泽民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 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 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 江泽民文选[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卷)[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9]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07-02.
[10] 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4-12-15.
[1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2]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C].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13] 关海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经验·问题与路径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本文刊于《教学与研究》2017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