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历史上,强调坚持党的领导由来已久。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此时,在敌军的前堵后追下,部队伤亡严重,甚至有些士兵开小差逃走。部队总人数由五千多人锐减到不足千人。面对这种局面,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必须要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当晚,毛泽东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对起义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会议决定在部队中建立党的组织,做到连有支部、营团有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这就从政治上、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以及党的事业不断开拓前进,我们党成为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1942年,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42年9月1日通过《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其中明确规定:“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它应该领导一切其他组织,如军队、政府与民众团体。根据地领导的统一与一元化,应当表现在每个根据地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一切的党的委员会(中央局、分局、区党委、地委),因此,确定中央代表机关(中央局、分局)及各级党委(区委会、地委)为各地区的最高领导机关,统一各地区的党政军民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不应当仅仅是领导地方工作的党委,而应当是该地区的党政军民的统一的领导机关”。这为我们党应对残酷的战争环境,克服严峻的形势危机,领导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和政治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在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探索时期,我们党全面领导各条战线的事业,党领导一切的思想和实践都有较大发展。这一时期,毛泽东屡次强调党领导一切的核心地位。例如,1954年,他明确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1957年,他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1962年,他又指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
需要注意的是,“党领导一切”并不等于包揽一切。我们党领导一切是指大政方针的领导,不是具体事务上的包揽一切。周恩来对此有明确论述,他说,“必须肯定,党应该领导一切,党能够领导一切……我们所说的一切是说党要管大政方针、政策、计划,是说党对各部门都可以领导,不是说一切事情都要党去管。至于具体业务,党不要干涉”。也就是说,“党委应该领导一切、统帅一切,但不要包办一切”,这是对“党领导一切”作出的科学的、辩证的论断。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党对坚持党的领导有了更深入更科学的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和向国家权力机关推荐重要干部”。邓小平提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而正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邓小平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问题是党要善于领导;要不断地改善领导,才能加强领导。”
随着执政环境和党内形势的新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一个重要论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他形象地说,这就像“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必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突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十八届七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党领导各项工作的体制机制,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党的历史上,我们党一直强调党的领导作用、核心地位,强调党对各项事业的全面领导。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走向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