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一处使用了“关口”一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以前讲到中国经济时我们经常看到的比喻是“爬坡过坎”,这次报告中用“跨越关口”做比,显然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到了更为关键的时期,也到了更为艰难的时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的,“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攻关期能否成功度过,能否尽快度过,是新时代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十九大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任务。
30多年来,我国经济在改革红利、制度红利、人口红利等多重优势综合作用下,迅速增长,连创奇迹,稳稳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发展的成本也很高,代价也很大,教训也很沉重。可以说,我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却始终伴随一对矛盾,这就是体量和质量的矛盾。就像一个人一样,当营养不良时,多吃快长但不注意均衡生长,很容易就变成一个大胖子,看起来块头大了,但并不健康。这时候怎么办?要减肥,但不是减重。是要把同等质量的脂肪变成肌肉,实现强身健体。
为了让中国经济减脂、增肌、塑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阐明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项重大任务。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并且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历史性阶段转换。
首提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报告众多“新”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新思想,它更强调经济结构的系统性和均衡性,更要求发展方式的质量第一和效益优先,更着力增长动力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的三大变革,即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既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转换的迫切要求,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也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要求,是解决矛盾主要方面的迫切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言以蔽之,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理念关乎发展方向、发展目的、发展方式、发展动力,也关乎发展变革、发展效率、发展成败。对我国这样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讲,有了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新发展理念是我们要长期贯彻的指导思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立足当前发展阶段性转化和长远发展战略目标提出的重大任务,要毫不动摇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始终。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点放在哪里?毫无疑问必须放在实体经济上,所以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战略支撑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所以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农村处于什么位置?毫无疑问“三农”问题仍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何解决?毫无疑问要把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所以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什么?毫无疑问,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所以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如何进一步推进?毫无疑问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所以必须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都必须坚定不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深刻理解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个方面的论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尽快实现“关口”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