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郭建宁: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发稿时间:2017-10-16 13:39:50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郭建宁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这一重要论述必将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

  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就要从历史的高度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中华文化5000多年的渊源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5000多年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5000多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根脉、根基,底蕴、底色、底气;中国道路与中华文明是内在衔接、相互贯通、有机结合、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中国道路是从中华文明里走出来的,没有中华文明,就不会有中国道路。

  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进程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可以划分为6个阶段: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到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脉络中考察,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定位。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毛泽东同志的实践探索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样发展而来的。

  从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伟大意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意义重大。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又面对许多挑战的阶段。从国际来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然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但发展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反全球化、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国际恐怖主义思潮抬头;中国的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但也面临国家安全、周边安全、领土主权等诸多严峻挑战。从国内来看,这几年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成就斐然,有目共睹;与此同时,改革如何攻坚克难,啃硬骨头、涉险滩,发展成果如何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人民共享,怎样做好调结构转方式,保持经济稳中求进、健康发展,如何激活和推动创新,大幅度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这是决战第一个百年目标并为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打下重要基础的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而今,扶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阶段,决不能让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家庭掉队。为此,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将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继续努力、不懈奋斗。

  这是一个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况的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和良性互动中不断丰富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体现了不忘初心、文化自信、敢于担当、人民情怀、世界视野的特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我们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关键在党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相连。打铁还需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形成了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共产党人都要风雨如磐不动摇,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第二道防线是纪律和规矩。纪严于法,纪在法前,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随着《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的出台,纪律和规矩不断严起来、实起来,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正在形成。

  第三道防线就是法律严惩。这是最后一道防线。运用法律手段形成高压反腐态势。例如,刑法新增对决定终身监禁的贪污、受贿罪犯不得再减刑、假释的规定;持续加大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力度,营造了“天罗地网、无路可逃”的环境和氛围。

  这三道防线对应三个概念。第一道防线对应“不想腐”,坚定和树立理想、信念、信仰和担当。第二道防线对应“不能腐”,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第三道防线对应“不敢腐”。而今,“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果,人民群众给予了很高评价,成绩值得充分肯定,经验值得深入总结。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盲目乐观。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这是对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同心同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作者:郭建宁,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