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研究主题更加细分。从城市内部层面来看,随着“治理”理论的兴起,当前研究主题大致覆盖了“公共行政理论发展”、“公共治理实践创新”、“公众参与城市治理”、“公共服务伦理”、“城市应急管理”、“城市形象和品牌管理”、“城市治理效能与评估”、“公共政策与社会保障”、“社区治理与非营利管理”等城市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超越城市的层面上,研究的关注点从政府间纵向关系、行政区划改革转移到区域合作与城市群协同发展上。由于城市社会结构正发生深刻的变化,社区已成为公共治理模式探索的重要场域,社区治理也成为城市公共治理研究的焦点。
二是实证研究成为主流。从城市规划到治理,城市治理研究融自然科学方法、管理科学方法和社会科学方法于一体,呈现出复合多元的特点。与研究对象的“地方性”以及研究主题日益细分相适应,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采用实证主义的方法,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单案例研究发展到多案例比较研究,参与式观察、半结构化访谈等田野研究方法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的研究更加注重通过案例和数据讲述“中国故事”,不断反思西方理论的适用性,强调中国应该探索符合自身历史与现实的城市治理模式和发展路径。
三是学科视角更加多元化。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具有多层次、多分支的结构,这决定了对于城市治理的研究必然会涉及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的研究视角。多学科的参与为城市治理研究提供了开阔的思路,推动了研究的繁荣和发展。
虽然中国城市治理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个别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研究过于零散化。当前研究主题日益细分,涉及面越来越广,但问题边界不清晰,论题分层也不甚明确,缺乏系统的研究思路和研究逻辑。二是研究方法相对单一。当前的实证研究偏重于现象描述和量化分析,虽然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精确”的地方性知识,但在解释、预测和批判方面,实证方法的局限性也凸显出来。一些研究的直接目的在于检验已有理论尤其是西方理论的解释力及适用性,或者对其进行局部修正,对本土化的理论建构和地方性模式的探索还需进一步加强。三是多学科视角的研究缺少交流与融合。目前各学科对于城市治理研究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建构还远未形成共识。不同学科的理论框架、分析机制也都不同,这种状态致使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之间缺少对话和交流,研究缺乏相互借鉴与融合。中国的城市发展和社会结构明显不同于西方社会,我们要在研究中跳出西方理论的窠臼,将中国经验上升为本土性的理论建构。为了更好地推进城市治理研究,我们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作出更多努力。
第一,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同时,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关注具有地方性、差异性的治理实践,回应城市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解决方式,是城市治理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一味局限于局部的考察和研究,可能会导致“盲人摸象”式的结论。因此,我们在坚持问题导向时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具备更广泛层面的思考能力,以满足更深层次的实践需求,为实践提供系统的思路和指导。今后的城市治理研究要在紧密结合中国城市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在积极应对当前的治理难题和现实挑战的同时,从理论高度上做出前瞻性、战略性的研究,为整体性的治理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以明确的价值导向引领城市治理实践。
第二,以人文精神整合跨学科研究,促进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城市治理着眼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需要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研究者要注重将现代自然科学尤其是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的发展成果与现代管理科学、社会治理理念和方法以及人文艺术等相结合。如“智慧城市”的建设,以知识、技术的进步重塑城市治理主体的行为逻辑,推动城市治理的理念重构和工具创新,以科学化、智慧化的城市治理机制实现城市的包容性、持续性发展。
第三,在突破既有范式、探索新的分析框架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地方政府的重要作用。在治理主体行动网络的形成中,地方政府要为公民及利益相关者提供利益表达的机制和渠道,充当他们之间的协调者和公共利益的维护者。这就需要政府根据环境变化形成适当的综合性治理模式来提升治理能力。因此,在当前深入探讨政府如何转变职能,从而更加有效地引导治理模式的探索,无疑是研究的重中之重。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