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身不严修难致远 为官要视清廉如生命

发稿时间:2017-08-15 14:25:19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张 明

  王安石在《洪范传》中写道:“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从历史长河看,中华民族历来有讲求修身养性的传统,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刚正不阿的包拯、两袖清风的海瑞、一代清官于成龙,这些廉吏名臣无不以修身为座右铭,也都因其高洁操守而扬名于世、名垂青史。

  对于为官从政者而言,其心正不正、修身严不严,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和政治觉悟的高低,也直接决定着在从政道路上究竟能够走多远。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20多名省部级官员遭遇“断崖式降级”。这些高级领导干部当中,昔日不乏才华能力出众、政绩业绩突出的佼佼者,但因为损公肥私谋取个人利益、违规选拔任用干部、大搞权钱权色交易、弄虚作假、对抗组织审查等严重违纪行为,有的被开除党籍,有的降职处理甚至连降7级成为科员,原本顺风顺水、坦荡无垠的仕途戛然而止、折戟坠落。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中老艺人苏昆生曾放声悲歌:“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因为贪一时之欲、恋一时之财、惩一时之快,而私念膨胀、律己不严、行为放纵,最终让个人努力前功尽弃、家人至亲受辱蒙羞、组织辛苦培养付诸东流,不能不令人感慨万千,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为官不患无位、不患位之不尊,而患修身不严。

  身不严修者,私而意不诚。以德养身,行德方能致远。以德立身,就会有忠诚的操守、广阔的心胸和无私的情怀。无德之人,往往私心过重、私念太多,凡事都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私虑重重反映的是内心深处对党和人民的不忠诚、不真诚,私利为本只会画地为牢,难以自拔。

  身不严修者,躁而心难静。以静安神,宁静方能致远。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面对大千世界的种种诱惑才能稳得住心神,面对大起大落的成败才能从容应对。心不静者智蒙荫,心不安者行不稳,内心失衡、思绪难平、躁动不安,不宁静、不平静、不冷静的心理状态,带来的必然是急功近利、投机取巧、不择手段。

  身不严修者,骄而行无矩。以规束行,守道方能致远。心有所畏才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讲规矩、守纪律才能不触红线、不越底线。倘若始终把道德修为、党性修养当成小事不屑一顾,总是心存侥幸、以恶小而为之,长此以往,便会心乏善念恭敬而恣意妄为、滋生贪嗔痴怨而骄奢放逸。肆无忌惮、专横跋扈、为所欲为,最终只会是丢了人格口碑、触犯党纪国法,落得个身败名裂、锒铛入狱的下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为官就要有执着的追求与坚守,咬定青山,强定力、不动摇。“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为官就要视清廉名节如生命,慎独慎微,莫沉沦、不放纵。“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为官就要始终把百姓挂于心头,念兹在兹,放不下、不放下。古之良吏先贤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给我们标注了参照的行为坐标。有什么样的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境界,有什么样的操守就会有什么样的选择。倘若今之为官者都能勤于自省、严以自律,常思贪欲之害、常养为政之德、常念百姓之苦,修好了这门必修课,就能在从政道路上行稳致远。如此,则是万千百姓之幸,也是从政者个人之福。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