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吸收外资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0.1%,降幅有限。与此同时,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5053家,同比增长12.3%。相对于金额变化,上半年吸收外资的突出特点表现在结构的优化,外资向高端产业集聚的态势十分明显。
一是制造业吸收外资实现增长。数据显示,1月至6月,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2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比重为29.1%。其中,石油化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29.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8.4%。
二是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增长态势良好。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34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64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
三是主要投资来源地更加集中。1月至6月,投资来源地中的前10个经济体实际投入外资总额4200.9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5.1%。其中,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日本实际投入金额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10.0%、48.4%和5.4%。
与吸收外资相比,上半年我国对外投资的降幅比较明显。数据显示,1月至6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的395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额481.9亿美元,同比下降45.8%。
造成这种降幅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从数据统计角度看,去年同期数据基数较高是造成今年同比下降的重要因素。第二,国内经济持续向好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更多资金得以留在国内。第三,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对我国对外投资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地区冲突频发,恐怖主义蔓延,部分国家收紧外资准入等综合因素作用下这种影响更加突出。第四,我国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显现。据了解,2016年底以来,商务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推动对外投资便利化的同时,加强了对外投资的真实性、合规性审查,非理性的对外投资得到有效遏制,对外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尽管对外投资总量在下降,但我们也要看到,降幅在逐渐收窄。进入6月后,对外直接投资达到2016年12月以来最高值,为136亿美元,同比下降11.3%,降幅进一步收窄,环比增长65.5%,实现连续第二个月正增长。
而在上半年的对外投资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合作继续保持了高增长。1月至6月,我国企业对47个国家有新增投资,合计66.1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13.7%,比去年同期增加6个百分点。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714.2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7.7%,比去年同期增加6.1个百分点;完成营业额330.7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9.2%,比去年同期增加2.7个百分点。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外资对我国经济基本面的信心没有变,外资投放产业集聚度的变化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而我国也已经从商品输出为主进入商品和资本输出并重的阶段,对外投资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记者 冯其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