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次使用“起点”这一表述,分别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问题是创新的起点”“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这四个论断,对于我们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过程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科学学术导向,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起点”与精神旗帜: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坐标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从历史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与科学的态度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为什么必须坚持以及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回顾我国社会科学的探索发展历程、直面社会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模糊认识甚至错误观念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坚持。这就从本原上回答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指导地位的历史必然性和不可动摇性。
当然,强调“起点”,并不是要停留在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由此,他明确提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意味着,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停留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不能拘泥于他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也意味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要进一步面向中国的现实、人类的发展和未来的趋势,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实践。
用发展的眼光对待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根本前提,而能否采取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也同样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核心是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对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作出了系统阐述。这就告诉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有着丰富内涵和具体要求的,不能当作口号挂在嘴上泛泛而论,而要自觉融入信仰信念中、深深扎根于根本立场上、充分体现在科学精神上。
“起点”与学术导向: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发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动员令,并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当具备的特点和构建思路。其中,最为根本的,是“立足中国”“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践问题。主体性、原创性只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出来”,我国实际既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点。只有坚持这样去做,才能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才能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理论联系实际,是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要解决的是从理论从书本出发还是从实际出发的根本导向问题。理论研究联系中国实际,所要解决的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还是从外国实际出发的价值取向问题。深一层次看,还有一个理论如何联系实际、如何联系中国实际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的论述,深刻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明确指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才能提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不断丰富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社科理论界的问题意识虽然有所强化,但仍然存在着简单化和表面化的现象。有的从概念、范畴和数据模型出发去设计“准问题”,而不是从现实中发现“真问题”;有的不是从鲜活的实践中去捕捉“新问题”,不是从事物发展的趋势中前瞻性地洞察问题,而是满足于老生常谈“老问题”,年复一年,问题“面孔”依旧;有的对问题泛泛而论、大而无当,缺乏精准的切口和切入点。这提示我们,对作为研究导向和研究起点的“问题”,必须下一番真功夫,才能发现和筛选出来,从而使研究奠定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指导地位的政治方向,坚持以问题为起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导向,二者相互联系、有机贯通,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有序建设和健康发展;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并且以问题为研究起点和导向,才能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向世界展示“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使之成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和鲜明标志。■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