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威县以成为河北省第一个县级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坚持问题、目标和实效“三个导向”,牢牢把握改革的系统性、衔接性,在八个重点领域持续探索创新,打出了一套改革“组合拳”,有效促进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步伐,实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县域发展中的落地生根。
一、以“促进便民惠企,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的行政体制改革。在较早探索“三级平台、两个代办”基础上,为更加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了“六集中、一下移”:①集中现场审批。成立河北省第一家行政审批局,把县管部门的行政许可权,连同编制、人员一并划转,实现了“一枚公章管审批”,目前又在河北省率先实现了“67证合一”。②集中现场服务。成立河北省第一家县级市民服务中心,除审批局外入驻33个部门的172项服务事项,实现了行政审批局与政务服务中心深度融合。③集中中介管理。按照“零门槛、无障碍”和“非禁即可”原则,专门成立中介超市对行政审批中介机构统一管理,共进驻185家、395个资质,并推行了“两统一、一公开”机制,即统一服务承诺时限、统一服务标准,公开收费金额,实现了变垄断为竞争、变指定为竞价、变封闭为公开、变分散为统一的“四个转变”。④集中联合办税。探索全国第一家县级联合办税平台,实现了“一个平台办税收”。⑤集中综合执法。整合原工商、质检、食药监,组建河北省第一家市场监管局,实现了“一个部门搞监管”;同时探索了跨领域、跨部门联合执法。⑥集中检验检测。整合分散机构,组建河北省第一家县级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实现了“一个中心搞检测”。⑦审批服务下移。向乡镇下放审批事项184项,向村下放前置审核及代办事项85项。
二、以“破解二元结构,推进统筹发展”为目标的城乡一体改革。重点探索和推进了“五个一体化”:①规划一体化。创新规划体制机制,坚持全域规划,把县域作为整体统筹规划,并做到全覆盖、高起点,构建了城乡一体、有机衔接的规划体系。②推进一体化。专门出台《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七个方面一体推进。创造性探索河道确权,同步跟进路网、绿网、水网、产业网、旅游网“五网合一”建设,入选国家发改委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系列典型案例。③信息一体化。与北京数立通公司合作超前启动智慧威县建设,把100兆光纤铺设到全县所有村庄,成为“国家遥感技术中心威县基地”“河北省智慧城市试点”。④管理一体化。以原城管局为基础组建城乡管理综合执法局,成立11个乡镇分局,推进一体管理。⑤医保一体化。整合原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在河北省率先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同保同待遇”。
三、以“调整优化结构,促进转型升级”为目标的现代农业改革。着力推进“四化”:①规模化。探索土地规模经营机制,特别是成立农业园区管委会,并探索园区一体管理、项目一体招商、土地一体流转、资源一体整合、智力一体引进、产业一体发展“六位一体”运行机制,成为河北省唯一拥有三个国字头农业园区的县份,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②组织化。出台《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及评定办法》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按照每亩每年800斤小麦市场价格,流转租金全县统一。按照土地经营流转面积中,龙头企业占20%,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占60%,分散经营占20%的“262”方向,发展和规范合作社,让群众真正参与,全县合作社达到1342家,带动了70%以上的农户增收致富。③科技化。按照“政府主导、政企合作,优势互补、服务群众”模式,探索了集网络平台、电话答疑于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110,打通了服务农业的“最后一公里”。④标准化。专门出台《关于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实施意见》,被认定为“省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省级出口鲜梨质量安全示范县”,“翠威”梨成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梨”,还打造了河北省首个公共区域品牌“威梨”。
四、以“做多市场主体,推进产业聚集”为目标的招商园区改革。①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主战场的开放招商。探索市场化招商机制,推行商会、协会、专家、顾问多支队伍专职招商。专门成立驻京协同办,签约引进协同项目35个;与北京顺义区全面合作,共建“威县北京·顺义产业园”。同时,深入开展了“孵化器”及税收百万、投资千万、产值亿元的“百千亿”项目招商。②以产业聚集、集约经营、激发活力为核心的园区管理。全县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顺义产业园、航空产业园、汽车配件园、新型建材园“一区四园”格局。围绕“专家治园、市场运作”,打破行政级别、聘请高端人才,建立充满活力的管理体制。“威县北京·顺义产业园” 采取双方共同成立管委会新体制,嘉寓门窗成为邢台市第一个投产的协同发展项目,“威县北京·顺义产业园”列入了北京市“十三五”规划。
五、以“夯实技术支撑,提升创新水平”为目标的产业扶持改革。重点强化“三个保障”:①智力保障。探索实施产业首席专家制度,工业、农业各产业都有产业首席专家,不仅提供技术指导,还帮助制定产业招商路线图。②用工保障。探索了集劳务对接、用工培训于一体的“就业用工服务110”,实现“群众就业有门路、企业招工不犯愁”。与邢台技师学院共建大职教园区,推动“产城教”融合。③平台保障。强力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和技改项目,工业苗圃、雏鹰、小巨人“三大工程”,建成梨院士工作站,省级研发中心从无到有达到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49家发展到222家。
六、以“突破两大制约,夯实要素支撑”为目标的破解瓶颈改革。①破解融资难,走出“资金短缺、发展缓慢”恶性循环。重点走好“七步棋”:“争上”,认真研究国家政策,积极申报重点项目,近年争取政策资金一直居邢台前茅,2016年争取上级新增和置换债券居河北省第一;“盘活”,成立农投等18家国有融资公司,唤醒沉睡资产,如将河道确权国有农用地划至农投,增加总资产10亿元,已融资4.9亿元;“引外”,新引进4家域外银行落户,与省国开行、农发行全面战略合作;“借力”,积极探索PPP模式,其中智慧节水模式成为全国样板;“整合”,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项目带动”思路,实施资金整合试点,三年来整合涉农资金3.48亿元;“抵押”,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成为河北省“全国首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与中国最大土地流转平台土流网合作,已发放承包经营权贷款5280万元;“信用”,实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革,对全县2.2万农户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并完成等级评价,2100多信用农户获得1亿多元信贷支持。②“四措并举”破解用地难,不让项目等土地。通过严格规划“省地”、引大项目“带地”、深入挖潜“换地”、完善机制“退地”,确保了建设用地、实现了集约节约。
七、以“维护和谐稳定,改善民生福祉”为目标的社会治理改革。突出抓了“六个促提升”:①以规范干部行为促提升。在河北省率先制定县级“三个清单”。②以创新群防群控促提升。探索警务室、治保会、民调会、红袖章巡逻队、法治宣传队“五位一体”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成215个示范村。③以推广孝道文化促提升。复制推广孙家寨孝道文化,建成85个尊老敬老示范村,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④以完善社会组织促提升。成立威县公益志愿者协会和18个分会,开展多形式济困救助。⑤以长效帮扶机制促提升。探索了德青源金鸡、宏博白羽肉鸡、威梨冷链物流、君乐宝金牛等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实现了对贫困村户的全面覆盖、多层覆盖,全国产业精准扶贫现场观摩会到威县观摩;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威县“金鸡帮扶”产业扶贫项目成为学习参考资料,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⑥以强化生态治理促提升。实施县政府、科研机构、龙头企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五方握手”行动,探索“农牧结合、循环生产”模式,乐源牧业入围全国五大生态循环项目。
八、以“激发干部活力,夯实组织保障”为目标的干部管理改革。探索了“六项机制”:①目标承诺。推行单位、个人和新提拔科级干部长、短期任职承诺,半年内短期承诺没成效的自动辞职。②晾晒激励。搭建微信平台193个,每天晾晒工作。③体验培训。聘请专业机构定期举办体验培训,连续三年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北京国资委和顺义区挂职锻炼。④过程考核。每项重点工作调度观摩,都采取“专家评审+互评打分”方式,按6:4比例“百分制”打分,得分计入日常绩效,年底按比例纳入总成绩。⑤结构述职。乡局一把手每季度进行一次3分钟脱稿述职,汇报亮点工作、失误遗憾及下步谋划,参会县领导、乡局主要负责同志打分,折比计入本单位年终考核。⑥积分推选。探索推行群众公认分、实绩评价分、综合素质分,做到干部任用依据具体化,使每个干部疾驰在“赛马场”,《中国组织人事报》专版刊登。
改革改出新天地。正是因为全面深化改革,才有了“威县速度”“威县模式”“威县现象”。我们将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持续深化县级综合体制改革,为自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为县级综合体制改革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