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美联储决定维持利率不变专家:加息或在年底前

发稿时间:2015-09-18 00:00:00

      北京时间18日凌晨,美联储结束此轮议息(FOMC)会议后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不变。有市场分析人士称,美联储延期加息的主因一方面是近期金融市场吃紧,反映出海外市场疲软加剧;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率也没有达到美联储预期标准。
 
  商务部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预计:“美联储近九年来的首次加息,有可能出现在今年年底之前。”
 
  加不加息?主要看通胀和就业
 
  根据此前美联储公布的2015年议息时间表,美联储议息会议在华盛顿时间9月16日-17日召开,讨论经济运行、货币政策决定等事宜,会后美联储宣布再度推迟加息操作。分析称,通货膨胀率没有上涨是美联储此次推迟加息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这一结果可谓在“意料之中”。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此前表示,9月份美联储加息概率可能会下降。“首先,各国央行行长发声表示美国加息对于全球经济金融造成动荡,反过来影响美国自身经济。”
 
  美联储加息与否,到底依据什么而定?“通胀和就业是左右加息决策的两个主要因素。”有研究人士表示,失业率已跌至7年低位,本次会议不加息,也会释放加息的预期。
 
  别看只有两个关键指标,却已让美联储“左右为难”,就业数据持续好转的同时,通胀指数却迟迟上不来。8月份美国失业率降至5.1%,远远超出5.5%的失业率目标。失业率降低,代表就业市场恢复热度,市场出现更多劳动力需求,从这点来看,美联储有理由加息。
 
  然而,另一边的通胀指数却创出了近八个月来的首次环比下跌。9月16日,美国劳工部报告显示,8月核心消费者价格物价指数(CPI)年率增长1.8%,经过季调后环比下跌0.1%,主要是由于汽油价格的大幅下跌。
 
  面对如此“纠结”的参考指标,就连美联储官员此前释放的信号都十分混杂,正反方意见难分强弱。“美联储不会等到通胀达到2%的目标时才启动加息。”美联储副主席斯坦利?费舍尔此前表态说,目前的低通胀可以归于油价下跌以及美元走强,考虑到通胀预期明显稳定,有充分理由相信通胀将回升,压低通胀的因素将消失。
 
  如果通胀回升变成可预期的前提,那么,美联储在年内加息就变成大概率事件。商务部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中新网财经记者预测:“美联储近九年来的首次加息,有可能出现在今年年底之前。”
 
  阻力何在?舆论压力及担忧金融市场动荡
 
  秉承维持货币和信贷总量的长期增长的使命,美联储货币决策不仅要看国内经济指标,同时也要考虑到全球经济形势等多方面因素,那么,还有什么因素助推了美联储做出推迟加息的决定?
 
  “不久前,美联储杰克逊﹒霍尔年会会场外出现了大规模民众抗议活动,意在阻止其匆忙加息,要求加薪。”李稻葵称,这种大规模针对美联储的抗议活动是年会召开39年来的第一次,这些压力对美联储而言是不可忽视的。
 
  相比国内舆论对美联储加息的施压,来自全球经济大环境的阻力更大。“当前,仅仅是美国和英国的经济恢复得不错,存在加息需求;其他经济体增速并没有高涨,甚至低于长期发展均值,是需要降息的。这就会引发金融动荡,长期来看也将波及美国自身。”李稻葵如是说。
 
  探究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动荡的根源,李稻葵坦言:“就是经济发展不同步,而金融又高度的同步。”白明也表示,当前美国与日本、欧洲等经济体的联动性比较差,贸然加息不利于全球经济形势的稳定。
 
  资料图:当地时间1月5日中午,深圳新世界集团收购洛杉矶喜来登环球大酒店产权交接仪式在该酒店举行图为喜来登环球大酒店主楼外景,旁边是NBC环球影业集团的办公大楼。<atarget='_blank'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张炜摄
 
  资料图:当地时间1月5日中午,深圳新世界集团收购洛杉矶喜来登环球大酒店产权交接仪式在该酒店举行图为喜来登环球大酒店主楼外景,旁边是NBC环球影业集团的办公大楼。中新社发张炜摄
 
  影响几何?商务部: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
 
  综合多方分析来看,未来美联储启动加息恐是必然趋势,而新兴经济体或在未来加息操作“坐实”后承受一定压力。
 
  在白明看来,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元又是主导货币,其货币政策调整可以说对世界经济影响很大,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市场、汇率等多方面都面临较大压力,考验着各国金融体系的调解和消化能力。
 
  不过,具体对中国经济来说,似乎影响有限,中国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仍然保持积极态度。
 
  9月17日,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张向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中国企业对美国的投资仍然会保持一个比较高速增长势头。
 
  来自商务部的最新数据也验证了这一说法。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1231.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吸引外资仅差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
 
  “中企对美直接投资仍然保持积极态度,”张向晨认为,中国企业会综合考虑一些因素,东道国的利率等宏观政策,但更主要的还是从全球产业布局调整的角度,会根据自己企业的需要,寻找合适的发展机遇。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