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财税改革如何“破题”

发稿时间:2015-08-20 00:00:00

     ■营改增、消费税、环保税等引领税改走向纵深
 
  ■新预算法实施正催生预算制度深层次的变化
 
  ■强化依法理财,将财政运行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
 
  推进财政信息公开、严控政府债务风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进税制改革走向纵深……当前,财税体制改革正迈着稳健的步伐向深水区攻坚克难。
 
  财政收入由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如何防止和纠正财政“空转”行为,促进财政和经济的良性互动?如何创新投入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何进一步提高预算规范管理、公开透明?2015年,财税体制改革期待“破题”。
 
  1.创新花钱机制:
 
  从“撒胡椒面”到“化零为整”
 
  数据:
 
  财政部日前公布的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显示,上半年累计,全国财政收入796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在支出方面,今年上半年累计,全国财政支出772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
 
  面对这一数据,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直言,“当前,财政支出刚性压力正在变大”。财政收入偏缓,会不会影响民生支出?对此,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欧文汉表示,收入增速放缓不会影响民生方面的支出。今年的中央财政预算编制和工作安排,充分考虑了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深化等因素,支出重点明确向民生保障等领域倾斜。2015年中央本级支出中,农林水支出增长18.6%,教育支出增长8.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22.1%。
 
  财政收支压力越大,政府花钱越要精打细算。白景明认为,面对下半年收支压力,应进一步对财政收入和支出加强征管,并进一步盘活存量资金。而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探索。从2013年7月开始,江西试点推出“财园信贷通”融资模式,由财政、工业园区管委会按1:1比例筹集资金存入合作银行,作为工业园区内企业贷款风险保证金。到去年底,江西省级财政共整合专项资金14亿元,撬动银行229亿元贷款,惠及全省6418户企业,稳定近11万人就业。“以前,财政资金使用是‘撒胡椒面’,现在通过盘活存量,化零为整,创新模式,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对中小微企业实现了精准帮扶。”江西省财政厅副厅长辜华荣说。
 
  除了盘活“沉睡的资金”,自去年以来,各地还创新机制用公共财政资金设立各种创投、产业引导基金,并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下半年将继续鼓励设立各类投资引导基金,创新运作方式,以利于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和撬动作用,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2.简化公平税制:注重调节和立法
 
  案例:
 
  今年初,国务院出台新政,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范围再次扩大,减半征收标准由10万元扩围至20万元,即20万元以内所得税额减半征收。“实行这项优惠政策后,每年我们能省出1万多元。尽管数额并不太大,但对我们这些刚刚创业,缺乏资金周转的小网店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山东曹县天浩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瑞华说。
 
  2015年,伴随着税制改革走向纵深,一系列税收优惠相继出台,为小微企业发展增添更多底气。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有239万户纳税人享受了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减税86.54亿元;2700多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享受了暂免征收增值税、营业税优惠政策,减税399.77亿元,两项合计为小微企业减税486.31亿元。
 
  欧文汉表示,2015年,尽管中央财政支出刚性增长压力加大,中央财政仍安排了116亿元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减税迈出了简化公平税制的重要一步,而营改增、卷烟消费税、资源税、环保税等税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也将引领税制改革走向纵深。
 
  “当前税改的重点是扩大营改增,力争将营改增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等领域。”楼继伟指出,按照国务院部署,2015年将基本实现营改增全覆盖。
 
  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发言人郭晓林介绍,今年是营改增第四年,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纳入营改增试点的纳税人共计509万户,上半年共减税1102亿元,自2012年实施营改增以来,已累计减税4848亿元。
 
  “2015年将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并组织实施煤炭资源税费改革,争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除原油、天然气、煤炭外其他品目资源税费改革,开展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的研究工作。”楼继伟说,同时,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将积极推动现行税收暂行条例上升为法律,加快制定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办法。
 
  楼继伟说,除了加大消费税、资源税的调节作用,财政部门将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做好环境保护税立法工作,起草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加强环境保护。
 
  3.推进依法理财:
 
  用法律约束政府花钱
 
  进展:
 
  从完成《预算法》大修,打响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先头炮”,到加强“修明渠、堵暗道”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10省市开展地方政府性债务自发自还试点,再到构建旨在亮出政府全部“家底”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正在全面推开。
 
  2015年1月1日,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正式实施,开启了政府依法理财的新局面,也将财税体制改革引向纵深。
 
  今年7月17日,中央部门决算向社会公开,这是2011年以来中央各部门连续第五年向社会公开部门决算,也是首次依照今年实施的新预算法来公开中央部门决算。
 
  首次公开支出经济分类款级科目数据、首次公开政府采购支出、机关运行经费和国有资产占用等情况……今年公开力度的不断“加码”,正是新预算法下财税体制改革不断走向纵深的体现。
 
  “新预算法从法律层面全面规范了政府花钱,强化了依法理财观念,将财政运行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认为,新预算法的实施,正催生中国预算管理制度深层次的变化,成为建立现代预算制度的突破口。
 
  新预算法的实施,也为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筑厚了“防火墙”。从去年10月国务院发布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改革意见,到今年3月和6月,财政部先后下达第一批和第二批1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额度,我国清理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管理改革“路线图”日渐清晰。
 
  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也得以推进。在编制完善2015—2017年全国财政规划的基础上,启动部门预算中期规划工作。比如,中央部门在编制2016年部门预算时,同步编制2016-2018年部门预算滚动规划。楼继伟指出,“对目标比较明确的项目,必须编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特别是要在水利投资与运营、义务教育、卫生、社保就业、环保等重点领域开展三年滚动财政规划试点。”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