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是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棘手问题。改造前的季官社区就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城中村”,主要存在着以下典型问题:一是经济基础薄弱,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20万元,且资产管理粗放、混乱。二是基础设施落后,全村340幢住房中70%是土坯房,缺乏科学设计,村宅杂乱无序、道路破损严重、卫生死角多等问题突出,未考虑抗震防火等要求,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三是治安形势严峻,村内租住大量外来人员,人口结构复杂,“黄赌毒”等治安问题突出,自行车、电动车、电脑、手机等盗窃案件频发。四是就业和教育问题突出,因历史原因,村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村民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在择业就业中处于明显劣势。随着昆明城镇化进程加速,周边诸多超大规模城市综合体建成后,这里更成为城市建设整体协调推进的短板。当地党委和政府直面“城中村”如何改造、如何治理、如何发展问题,在全省首创“一核四元”社区治理模式,以基层党建为核心,引领城市化改造、村集体资产改制、社区综合治理和民生服务保障,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村改居”社区转型发展的成功之路。
(一)以党组织为核心,实行先建后拆改造模式。城中村是矛盾利益交织的突出领域,当地坚持把政治素质好、群众威望高的优秀基层干部作为推动城中村改造的领头人和中坚力量。因地制宜地推动季官社区“云秀小巷”的改造项目,明确了“先建新村,后拆旧村”原则,通过土地置换、自主开发的方式实施老村改造,让村民免除了担心、看到了成效、享受了成果,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公信力。“云秀小巷”新楼院竣工后,占地约150亩的老村仅用了8天时间就全部搬迁拆除完毕,全体村民顺利入住新居。
(二)以产业为支撑,推动股份合作制改革。“云秀小巷”建成后,当地着眼于集体经济的保值增值与发展壮大。在取得广大居民支持后,对小组全部资产进行清产核资,成立股份合作社,引入公司治理机制,成立理事会、监事会,并让村民以股东身份选举公司管理层,参与管理和监督集体资产运作,有效推动集体经济收益高效化、管理规范化、监督公开化。随后,结合周边发展,合作社投入3000余万元,围绕物业管理、酒店服务、企业孵化等领域,分别注册成立了系列子公司,实现集体资产做大做强。并将经营收益投入到季官社区“云秀小巷”的配套公益服务设施建设中,不断完善社区功能,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三)以服务为基础,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瞄准社区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视频监控资源的共享优势,以信息管理、日常管理、突发事件管理为主要内容,建立起“快速、可管、有效”的社区管理专网平台,不断提升社区治理防控水平。同时,建立共驻共建党建工作机制,社区党总支联合辖区10余家公共单位成立党建共建理事会,通过共建理事会整合各方资源,建立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社区“一卡通”服务模式,变“路上跑”为“网上跑”,简化办事程序,受到居民群众好评。
(四)以民生为目的,建立社区保障机制。大力实行“居民就业公约”,针对有劳动能力无职业的居民,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优先推荐进入股份合作公司或商业中心工作,对拒不工作的,按照规定扣除一定比例的年终分红,实现社区居民就业率95%以上。健全扶助奖励措施,居民家中赡养80—89岁、90岁以上老人的,每户每年分别给予3000元、5000元的奖励,家中老人去世,社区给予丧葬补助;社区学生考上全日制大学本科院校,每人一次性奖励10000元。建立文化生活常态化机制,以举办“市民学校”、打造文娱队伍、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等举措为抓手,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官渡区季官社区以党建为核心,通过民主发动群众、组织扎根群众、产业致富群众、服务凝聚群众,实现了社区成功转型,治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经过“村改居”工作多年的努力,居民住进了设施齐全、景观优美、干净整洁的小区房,户均拥有3套住房、人均年收入近4万元,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集体资产由改造前的30万元壮大到10亿元。实现了从“村庄”到“小区”,从“农民”到“市民”,从“股民”到“股东”,从“管理”到“服务”的跨越发展。
(来源:官渡区委改革办 编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通联部 文武 卢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