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平稳快速的产业结构变迁是未来增长关键

发稿时间:2017-05-03 11:31:07
来源:时代周报作者:黄益平

  在4月17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9%,比上年同期加快了0.2个百分点,比上年四季度加快了0.1个百分点。这是自2011年以来,一季度GDP增速连续下滑6年后首度回升上扬,同比增速创2015年第四季度以来最高。

  “经济活动自去年8月以来,已经出现企稳向好的迹象。我对GDP同比增长6.9%的解读是,今年第一季度延续的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企稳甚至稳中向好的趋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季度所取得的成绩,用“L形”走势中的小周期复苏来形容更为准确。黄益平同时强调,“过去有竞争力的、支持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产业,现在都失去了竞争力。新旧动能转换,是我国当前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只有推动产业结构的改变,才能真正把增长下行的态势给稳住”。

  关键挑战是新旧动能转换

  时代周报:你怎么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9%的成绩单?这是否意味着经济形势企稳向好?

  黄益平:经济形势企稳向好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了解短期改善的因素,这次有三个因素起到了重大贡献:房地产、基础设施投资及制造业投资。二是要了解经济增长连续6年不断减速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一般解读是周期性的减速或者趋势性的减速。周期性的减速是说全球经济复苏不好,也许过一段时间有所改善之后,中国的经济表现就会好一些。趋势性的减速是说,这是新常态,发展水平提高了,增长速度就下来了。我认为都有道理,但这两个说法对我国经济现在面临结构性改变的要求还是重视不够。

  时代周报:工业的向好发展支撑了一季度经济增速的回升。这是否意味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见成效?

  黄益平:要分开来看。做一个假设,如果增长主要是钢铁和煤炭企业推动的,那能不能持续?值得打个问号。现在关键的挑战是新旧动能的转换,钢铁、煤炭的改善固然是好的,但仅仅局限于这个领域,那可持续增长的含义就模糊了。

  中国经济在好转是毫无疑问的,今年的经济形势也没有太大问题。我关心的是在这些数字背后,能不能看到平稳的、快速的产业结构变迁,这才是中国经济未来能持续中高速增长的一个关键。近期内一个十分重要的变化是民间投资有改善,如果这个趋势能持续,对经济增长前景是一个重大利好。

  时代周报:在工业增速明显加快的同时,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7.2%。房地产市场在其中占据的作用有多大?

  黄益平:消费的贡献比例比我想象的要高。但我国经济结构改善,已经延续了五六年,新旧动能在转换,消费改善更主要的是因为居民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在提高。近期消费改善,需要认真看数据。房地产肯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很多产品的销售跟房地产紧密相关,比如汽车、家具、装修材料、家电等。消费的增长肯定是好事,但这里面有多少是短期性因素造成的,有多少是可持续的,值得观察。

  制造业增长应关注可持续性

  时代周报:一季度拉动投资回升的主力更多是新兴领域投资,如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高达22.6%。这意味着什么?

  黄益平:新经济的投资在增加,增长速度比其他部门还快,这是一个很积极的变化。唯有如此,才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现在值得我们密切关注的是这个变化的可持续性。

  时代周报:民间投资去年断崖式下跌,但是今年一季度突然拉出一条“大阳线”,从3.2%以下飙升至6.7%。这是否意味着民间投资整体势头已经出现整体回暖?

  黄益平:今年民间投资明显改善,是十分重要的变化,但这个变化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需要认真地分析。当然,PPI结束负增长往上走,巩固投资者信心,有利于制造业投资,但去年的回升主要是在大宗商品的价格。目前,制造业里很多行业的盈利状况都得到了改善,我相信这是民间投资得到改善很重要的原因。去年制造业盈利状况的改变是一个普遍现象。民间投资整体势头已经出现回暖,但这个回升速度有多快,现在还不太清楚。

  时代周报:国家一直在强调“脱虚向实”,制造业投资一季度增长5.8%,是否意味实体经济逐步向好?

  黄益平:1-2月份的数据恐怕不是特别值得对比,可能需要消除季节性因素。至于制造业投资数据的增长是否意味着实体经济在逐步向好,需要比较,今年是5.8%,去年是多少?制造业在改善这一点很清楚,但我关心的不是制造业有没有改善,而是制造业投资能不能持续改善。要看最近改善背后的主要推动力量是什么,是大宗商品市场的改善导致价格大幅度上升,以至于补库存现象、需求增加?还是实际上推动了制造业所有行业盈利状况的改变?如果改善只集中在重工业,中下游行业没有明显改善,甚至盈利状况还受到挤压的话,这样的改善就很难持续下去。我们要看的,是中下游行业的盈利和价格改变的状况,以及投资增长速度。

  时代周报:除了经济增速,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84元,收入增速比GDP增速还高0.1个百分点。收入增速重新跑赢GDP增速的原因是什么?

  黄益平:过去几年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居民收入一直跑赢GDP增长,只是这一两年出现了一些逆转,这个跟经济不好有关系。过去消费疲软,经济结构一直不是很理想,消费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下降。我们研究发现,这种情况自2010年以后已经开始改善。这几年消费比较强劲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最根本性的原因是,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人均GDP的增长速度,这对经济增长有很多好处。支持消费,消费在改善,这是我们在全球危机以来看到的一个好的变化。

  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时代周报:此前你曾提醒要注意国际市场尤其是特朗普政策可能会给全球经济包括中国经济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从最近的中美局势来看,你的看法有无变化?

  黄益平:现在的国际形势可以从两个方面看。第一,国际经济走势有所改善。无论是欧洲、日本还是美国。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第二,原来我们一直觉得美国经济政策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但到目前为止,特朗普对中国没有采取非常激烈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需要注意的是,特朗普前几天在接受采访时说的话留有很大余地,并没有完全排除未来采取对抗性贸易政策的可能性。但从特朗普就任总统以后的表现来看,我认为发生严重中美贸易战的可能性降低了,“习特会”中的双方印象不错,建立一个比较有效的工作关系的可能性很大。这些都相对地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更为平稳的国际空间。

  即便如此,特朗普不确定性因素是否已经完全消除?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特朗普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以微观经济政策应对宏观经济问题,比如减税、增加投资、放松管制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些措施也许会在短期内推动经济活动的扩张,但同时可能令美国的一些宏观经济矛盾变得更加突出,比如财政与经济账户的失衡。

  时代周报:目前的走势是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下行,进出口增速和制造业增速也在下行。二季度中国经济能否延续良好态势?哪些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值得发力?

  黄益平:二季度的经济形势应该不错。但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不错”是由什么因素导致的。前面所说的三个因素—房地产、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的投资,未来会怎么样?是否能延续往上走的势头?值得观察。

  房地产的投资一般会滞后,二季度存在不确定性。但作为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房地产的力量还能维持多久?未来的房地产投资有所疲软是大概率事件。

  基础设施投资能保持比较强劲的态势,甚至如果经济出现疲软迹象,基础设施投资都还有加速的可能,肯定会成为经济的稳定力量之一。十九大召开在即,经济政策要稳中求进,各级政府稳增长的动机非常强烈。

  制造业投资就比较难判断,自去年年终开始,PPI从负到正,大宗商品价格迅速回升,对制造业投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总体盈利状况有所改善。但我前面说过,需要搞清楚这种盈利状况的改善,是普遍性的改善还是只集中在上游。如果改善只集中在上游,中下游行业没有明显改善,甚至盈利状况还受到挤压的话,这样的改善就很难持续下去。PPI的回升能不能从大宗商品的上游产品很快扩散到其他制造业的领域,是新旧动能转换能不能加速的关键。目前,这一点还不是很好确定。

  还有一点是外部国际形势,目前来看,最糟糕的状况没有发生,甚至增长速度有所回升,这对于二季度也是一个有利的变化。

  时代周报:4月13日,世界银行发布的《东亚与太平洋(4.410, -0.01, -0.23%)地区经济半年报》预计,随着向消费和服务业转型,中国经济或继续放慢步伐。报告预测,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5%,2018年、2019年经济增速为6.3%。你如何看待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前景?

  黄益平:我不太好评论这个数据准确与否,但是它的大致看法跟我有相似之处。今年经济走势适当、相对稳定是有可能的,但我国经济还没有完全触底。从目前来看,短期经济周期改善非常明显,但从经济增长的中长期走势来看,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在我看来,我国现在新旧动能转换这个过程还没有完成,所以我一直用的这个说法是“下行压力依然存在”。而且你会发现,当政府稳增长的力度加大的时候,新旧动能转换的步履就会放慢。毕竟传统支持增长的办法,尤其是基础设施包括房地产,更多地是往传统产业使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要说中国经济已经触底了或者经济增长从此加速,还是需要谨慎一些。真正的触底回升,最后要取决于旧的产业是否淘汰,新的产业是否形成,进而支持下一轮的经济增长。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