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专家纵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发稿时间:2022-04-18 10:57:21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老龄化来袭,在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应对老龄化形势格外严峻,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求尽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而现代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任重道远,为此,《清华金融评论》推出增刊《公平与效率的综合平衡——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向》,借鉴国际经验,立足中国国情,对中国探索建立现代养老保险制度之路提出方向性、系统化的改革主张。

  4月21日,增刊发布会在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成功举办,发布会邀请了保险监管部门领导、增刊作者与国际国内养老保险权威专家就相关议题进行讨论,共同探讨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向。与会嘉宾还分别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国与世界的现实情况”、“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问题与改革思路”、“保险业视角下的市场与实践”等相关话题展开主题讨论。

  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魏迎宁:银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统计显示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约9.01亿,占全世界人口的12.3%,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4.5%,205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15岁以下的人口。人口老龄化驱使下许多国家面临养老保险制度压力、财务赤字和债务危机,各国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和居民三方责任共担的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来应对老龄化挑战。

  中国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中国人民的切身福祉,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为主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但也存在各支柱发展不均、养老金缺口扩大,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供多样化的养老保障产品和服务。保险业应更多的参与养老保险市场发展,发挥保险业在风险管理、资金运用和产品服务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党委书记顾良飞:2017年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年,也是政策出台的红利之年,增刊的发行希望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构建一以贯之,结构完整的养老保险制度理论,探索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代化之路,为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方案贡献一家之言。

  英国标准人寿公司有近200年的养老金业务经营历史,其中国区负责人万群在演讲中介绍了英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进程与现状:

  目前英国养老保险包括第一支柱国家养老金体系,第二支柱雇主支持的养老金体系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体系,目前第一支柱占GDP的7%,相比其他OECD国家比较低。而第二支柱相对发达,主要是因为英国2012年推出职业年金自动注册制度。同时,人口老龄化、人均寿命延长、投资收益率逐年下降,养老金缴费和收益模式从DB(确定给付型计划)为主向DC(确定缴费型计划)为主转变。

  她表示,为了应对国家养老金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英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促进第二支柱职业年金的发展,职业年金体系目前是强制性的制度安排,通过分阶段实施、逐年递增的缴费制度和其他一系列制度安排,职业年金取得非常大的成功,成为英国有史以来,在养老金体系建设方面最成功的一项国家干预政策,极大的缓解了第一支柱国家养老金的压力,扩大了养老金的覆盖面。

  在此过程之中政府也做了非常精细的制度安排,一方面使得历史遗留问题得以不断的解决,另一方面也对未来有了更好的预期。对中国而言,可以借鉴的最重要的经验是养老金制度改革和推进应采取有序的调节机制,遵循简单、直接、透明等原则。

  议题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国与世界的现实情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室主任田辉称,目前中国养老金体系中第一支柱占绝对主导,“广覆盖、低保障”的原则虽然保证了一定的公平性,但是这种公平性依然处于低层次,要提高覆盖率和效率将付出更多代价和成本。且在文化、政治、经济的差异下,中国不可直接照搬某个国际上的成功经验,而需要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结构性改革相结合。她强调,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需要在降低公共养老金费率同时,增加体质的灵活性,需要以养老金融的思路而不仅是养老保险的思路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全。

  虽然中国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经验,但是参考成熟的经验也显得十分必要。澳大利亚养老保险体系被公认为OECD国家最成功的典范之一,梁瑞明介绍澳大利亚经验时表示,澳大利亚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尤其是第一支柱十分稳定,保险资金投入到长期投资中支持了澳大利亚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帮助其抵抗住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因其税收、财务等安排,资产超过一定水平的富裕人群已经不需要从第一支柱来提取养老金,且对其缴纳企业年金也规定了税优的上限,退休时第二支柱中超过一定额度将不再享受税收优惠。通过这样的安排很好地兼顾了公平与效率。

  安联保险集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郑培军在介绍德国经验时表示,自2009年开始,安联保险集团每年对全球54个重要国家养老金制度从可持续性和充足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总体来看,发达国家的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和充足性相对平衡,因此养老保障体制还需要注意资产管理和运作。同时从国际趋势来看应对老龄化还需要注重医疗护理,中国老龄化由于政策原因,老龄化速度快,且在全球规模最大,问题具有独一无二性,他建议中国尽快完善养老保障体制并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在实践中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案。

  美国信安金融集团信安国际基金管理总监Paul Sellers认为,税收优惠也是帮助美国养老金体系发展的最主要制度。免税和税收递延鼓励了雇主和雇员进行长期储蓄。如果没有税收减免和税收优惠,养老金缴费下降,将会给政府增加负担,因为这将会增加第一支柱的支出。因此政府需要用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养老保险三支柱的完善。

  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董克用总结称,中国老龄化规模和速度是人类社会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遇到的,因此建全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迫在眉睫,同时需要考虑其可持续性。养老金制度的建设确实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涉及的面非常广,不光有宏观财政问题、宏观经济问题,还涉及人口问题、社会心理问题,甚至包括行为经济学,因此需要统筹多方面进行考虑。

  主题二: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问题与改革思路

  中国保监会国际部外事处处长赵光毅是国内最早提出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公平与效率的综合平衡的专家,他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是对社会保障的总体要求,这与公平与效率综合平衡的思想是一致的。在养老金体系,公平意味着广覆盖和反贫困,可持续反映在养老金制度的财务稳健型。因此首先要提高养老金体系的效率,才能提高养老金体系的稳健型,从根本上解决养老保障的问题。而效率的问题也是当下制度环境下养老保险运行当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另外,他认为,中国保险业需要在国际养老金领域规则制定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公平与效率的综合平衡——中国养老金体系的制度选择与实践路径”课题组利用人口、生育率、抚养比等数据建立模型对中国基础养老金未来75年的收支状况进行了预测。冯晴对预测结果进行阐述表示,中国老龄化问题严峻,在适中总和生育率假设下,到本世纪末,1个老年人需要1.5或1.6个劳动人口来支撑,社保第一支柱未来缺口会非常大。因此建议出台政策完善社保三支柱,而基本养老金需要强调资金运作的安全性,注重投资回报则是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包括个人退休账户、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与商业养老保险需要考虑的事情,因此,她建议对现有制度进行改革,将个人账户中一部分融入社会统筹,而另一部分独立出现变成真正的追求投资回报、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成果的部分,实现“统账分离”。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资产副总裁王一佳从效率角度阐述了发展私人养老保险市场的意义。她表示,2005年以后,中国企业年金的起步代表了养老保险制度市场化发展的方向,但直至目前中国私人养老保险还比较欠缺。目前中国储蓄资金量巨大,未来私人养老保险的发展必将带动储蓄存款搬家并向实体经济转化,促进资金脱虚向实。在目前深化改革之际,发展私人养老保险无论是从制度效率、社会效率层面,还是在宏观效率、政治效率上都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完善。

  胡继晔在总结中表示,养老保险制度的三支柱正好对应了国家、集体和个人,本次增刊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更好地将OECD国家中公共养老金和私人养老金的概念进一步区分,在第三支柱中,个人商业保险固然是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国际经验来看资产管理也是第三支柱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未来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个人商业保险和第三支柱的界定和关系。另外,三支柱的监管也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国际经验来看,公共养老金由政府监管,而私人养老金更多由金融监管机构来监管。

  主题三:保险业视角下的市场与实践

  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房连泉表示,养老保险制度的多层次体系需要顶层设计,需要进一步划分公共和私人的部分。其中公共部分为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保险业应参与其中的市场化运营部分。比如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保和大病医疗保险的经办管理等,包括在下一步的长期护理保险,商业保险也应发挥自身优势。在基本养老金投资管理方面、以及精算服务方面保险公司也可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私人养老金包括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保险公司是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主要提供商,也是企业年金管理的重要参与者。

  泰康保险在大医疗、养老方面的经验倍受业界好评,借助美国CCRC(持续退休照料康复的养老计划)模式,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亚、苏州、武汉等地建立了10个养老社区,北上广三个养老社区已经开业。汪刚在分享经验时表示这是目前国内寿险公司主要模式,通过确认函将虚拟年金产品和实体的养老服务对接起来,在解决年金资金运营的问题的同时帮助客户规划了养老方式。他认为,人寿保险公司在国家养老保险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将解决国民的娱、教、医养等问题,未来大健康和医疗产业还有很大市场空间。人寿保险公司不仅仅是第三支柱,也逐渐成为替政府解决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市场化手段。

  不过要服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险公司需要先实现自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国内保险公司依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英国标准人寿中国区负责人万群坦言,比如目前保险产品同质化还比较严重的,因此产品创新也很重要,产品应该反映不同客户不同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第二支柱职业年金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发展。在服务方面也需要考虑如何提升服务效率,利用技术加强安全性,使养老保险服务更便捷、更实惠。

  段家喜在总结中表示,在建设第三支柱的过程中,当下最担心的问题是可能会有制度无机制,从而导致第三支柱建设无法落地,因此需要总结借鉴好英国等国家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方面的经验。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