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G20杭州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我们将更加注重公平公正,在做大发展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让老百姓有更多成就感和获得感。”广东省的做法,是与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精神是完全吻合的。
对于民生问题,以往我们可能更多考虑的是让人民群众得到什么。譬如,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开始每年作出办“民生实事”的承诺,制定出非常具体的基本公共服务目标并公诸于众,看的见,摸得着。年头立项,年内完成,在公众监督下,善始善终地一一兑现,使人民得到了切实的实惠。这些“民生实事”常常以“十件”为号召,逐渐地形成了一个传统。如今在媒体上以“民生实事”为关键词搜寻,大到特大城市、大城市,小到街道乡镇,可以说各级政府无不年年岁岁对“民生实事”乐此不疲。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30多年过去了,市民们对此类政绩似乎不再像开始时那么津津乐道了。为什么呢?有研究表明:公众有反映,政府官员为了出政绩,每年干的实事多是他们自己决定,给人的感觉就是挑容易干的干。人民群众真正感到挠头的事,政府又解决了多少?这些意见让一些政府官员着实感到很委屈,但又百口难辨。
其实,这里面潜藏着一个社会心理问题: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参与的需求就会被激发出来。不认识到这一点,就会一厢情愿地把“分享”当作单方面自上而下的给予,而忽视、漠视甚至无视公众的“参与”。按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精神去理解,是否可以说,我们或许重视了分蛋糕,但仅仅把蛋糕看成是一种给予乃至施予,仍然忽视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5个层次,最低的层次是生理的需要,其次是安全的需要,再次是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再接下来是自尊的需要,最高的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还总结出一个有关“人的需要”发展的规律,就是说,当较低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的时候,人们就会转而寻求高一层次需要。此时,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和激励人们行为的主要动力。
当代中国,绝大多数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基本上得到了满足,于是他们就转而追求满足情感和归宿的需要乃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至少要被社会所承认。也就是说,他们不但要分到蛋糕,还不满足于只是被动地得到。他们希望他们参与做蛋糕的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并希望有资格参与讨论怎样来分蛋糕。当人民群众的这些希望统统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才会真有成就感和获得感。
综上所述,广东省让人民群众参与评选明年政府准备承诺和兑现的“民生实事”的做法,是符合当今中国普遍的社会心理的,这样做能使他们在享受“民生实事”的蛋糕的同时,还能参与意见决定怎么分蛋糕,即参与决定政府做什么“民生实事”,从而获得成就感和获得感。如此说来,政府工作就一定不要怕人民群众评头品足、说三道四。更重要的是,官员们也不要一味地闷头拚经济,要像广东省的官员一样,多学一点社会知识,才会使政府工作做的更好,从而自己也有更多的成就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