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养老保险“空账”其实是个伪问题

发稿时间:2017-03-01 10:29:44
来源:中国改革网作者:唐 钧

  报载:“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率超九成,将来兑现或入不敷出”。好一个“吓死(老、中、小)宝宝”的惊人消息!按目前养老金的计发办法,退休人员拿到的养老金中,个人账户所占的份额估计在10—30%之间。虽然媒体报道时前面加了一个“或”字,但“入不敷出”背后的潜台词显然是兑现不了,这看上去着实让人心惊肉跳。但是,这个“或”其实是“惑”。

  养老金空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虽然在近20年来已经解释过N次,但在当代中国,有些事情就不得不不厌其烦地反复唠叨。现在看来,当年设计的“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框架,本身就存在缺陷。讨论改革方案时,有两个政府部门各执一词,一个主张个人账户,一个主张社会统筹。最后来了个妥协,变成了“社会统筹+个人账户”,也叫“现收现付,部分结余”。当时还挺得意,认为又是中国的一大发明。

  但是,实施起来,问题就来了。按社会保险的理论,养老金本来就是劳动者一部分工薪收入的延迟使用(并不是国家或其他什么人的恩赐)。中国企业职工工资本来就低,现在既要为退休人员提供养老金,又要为自己积累养老金,“臣妾”怎么可能做得到?所以,放眼世界,其实没有一个国家的基本养老金制度采取的是这样的模式。

  1997年,改革后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实施后的第一年,整个基金,包括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统统拿来发养老金都不够,当年国家财政就补贴了50亿元。按当时的情况,根本就不可能留下一部分资金放到个人账户里,于是就有了“空账”的说法。此后,因为先天不足,国家财政年年要补贴,2015年已经增加到4716亿元。与此同时,个人账户里“空账”的规模也越来越大,1997年是140亿元,2015年则已超过4万亿元。

  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的20年中,在国家财政补贴之后,并没有发生如同上个世纪90年代初那样的拖欠养老金的问题,都是“按时足额发放”(90年代常见的一个表示政绩的词)。与此同时,还有2005年以来养老金的十一连涨,到2015年涨到了人均2200元。

  如此说来,这里面又有什么奥秘呢?实际上,真正的制度运行,早被悄悄地变成完全的“现收现付”了。也就是说,当年收上来的养老保险费,不管是个人缴费还是单位缴费,也不管是社会统筹还是个人账户,都用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人的养老金。现行制度的“社会统筹+个人账户”只是一种说法或者说是一种计算方法。就是退休者拿多少养老金,要按两个部分来计算:社会统筹是这样算,个人账户是那样算,然后把两个部分相加,就是退休者该拿的养老金。从这个意义上说,现行制度中的个人账户本就是“名义账户”。但若说现在在基本养老方面要强调“多缴多得”,恐怕不合时宜。

  有人会说:这不是让年轻人养老年人吗?这不公平!别听那些“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瞎咧咧!事实上,有史以来,年轻人“养”老年人就是一种天经地义的社会规律并成为社会规范。因为每个人,除了早夭的,都有衰老的那一天。年轻时“养”老人,年老时就“被养”。为什么“养”字要打个引号,因为每个人都在这样的“养”和“被样”的制度性循环中,达到“老吾老及他人之老”的境界。这样的养老模式,放到工业化的现代社会,就是以社会化的“代际转移”方式来“养”老人,这就叫养老金制度,就叫社会再分配,没有什么不公平的。

  试想,如果有一代年轻人起来造反,说现在开始所有的人都自己养自己,以上所说的再分配的循环被打断,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在这个假设的特殊时点上的老人,他一辈子支付的养老保险费是赡养了上一代老人的,突然到这时要自己养自己了,这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美国政府在1935年设计社会保障制度时,最初并没有考虑已经退出劳动生涯的老人。后来老人们奋起抗议,这在美国历史上或者社会保障历史上被称为“汤森运动”。其结果是,迫使政府把养老保险变成了现在这样的现收现付的“代际转移”制度。要强调的是,这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取的基本养老保险模式。

  在明确了现收现付制度的合理性之后,再来看现行制度下的空账问题就很清楚了,其实就是一个“作”出来的伪问题。说“个人账户空账越来越大的问题不解决,将来兑现个人账户部分时很有可能入不敷出。”说这种吓唬人的话有点不负责任,前面的分析已经说明了现行制度中“个人账户”实际上根本就不存在,因此“空账”当然也不存在。养老保险基金只要在财政补贴后总体上收支相抵有余,退休者个人领到的养老金管它是社会统筹还是个人账户。

  再来讲讲“做实”的故事,其实自从2000年说要做实“空账”以来,其实从来都没真正做实过,也不可能做实。2001年,中央在辽宁省开始试点,2008年扩大到13个省份,但由于做实的资金量太大,而中央财政仅补贴少数省份,后来就不了了之。现在可以说,幸亏当年没有真正做实,若是现在真有4万亿元呆在账上,严峻的问题就是巨额亏损怎么办了?

  媒体还谈到:2015年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和青海6个省份的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其实这与“空账”只有半毛钱的关系。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以及前面所说的财政补贴越来越大,其主要原因是经济下行大背景下企业不景气,导致养老保险费的征缴出现了问题。上面所说仅有的“半毛钱关系”,就是有些省份已经开始动用当年为了做实而在滚动结余的基金中名义上划出来的专为个人账户存储的资金,这使“个人账户基金”从2014年的5001亿元下降到2015年的3274亿元。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上个世纪70年代针对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表示过一点忧虑:如果政府手上掌握着一大笔钱,自然时不时就会情不自禁想动用它。如今为了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地方政府该出手时还能不出手?再说,《社会保险法》是这样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有政府托底,财政保驾,人民群众毋需为什么“空账”而惊慌。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