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学者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主要有二:一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二是要加大国家财政对民生保障的投入。在当代中国社会热议已久的老年服务,可以说正处在专家学者提出的两个重点的交汇点上,因而其地位应该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
上述“重要意义”有两层意思:一是其结果性的意义,就是属于社会服务领域的老年服务,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可以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二是其过程性的意义,就是老年服务本身作为供给侧,也存在结构性的问题,也需要进行改革。就后者而言,其表现主要有二:
其一,2015年,中国的老年人已经超过2.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5%。其中80岁及以上的老人24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1%;完全失能和部分失能的老人3700万,占老年人口的16%。就此而言,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应该是很红火的。但是,在2.22亿老年人中,有能力支付服务费用的却很有限,大概只能占到25—30%。2014年,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进行的调查表明:民办机构的收费平均为2134元。但同年中国8000万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平均每月只有2000元。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有关平均收入的数据总是偏态分布的,在平均线以下的通常要占60—70%。这也就是说,实际上六、七成的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还低于2000元。这就意味着,六、七成的退休人员凭自己的退休金支付不起机构的服务费用。用经济学的语言表述,就是老年服务的潜在需求很大,但有效需求却很有限。
其二,近年来在老年服务领域,挂起了一阵“浮夸风”。一方面,不少地方政府为了完成床位指标,不顾老年服务机构的基本运营规律,好大喜功地办起了不少几千张甚至上万张床位的养老院。另一方面,主要的社会投资者,譬如号称投入800亿元的房企和计划投入2000亿元的险企,他们的目标都盯着“高大上”,甚至打着养老的名义做房地产。虽然上述这些养老机构都以“风景优美、空气清新”为招牌,但大都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而其富丽堂皇的设施,对老年人却并不适用和实用,收费昂贵而非普通百姓能够承受。因此就造成了“十二五”期间,老年服务机构入住率普遍降低,并导致亏损率大大上升。
因为以上两点原因,造成了养老服务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一是积压了大量养老设施和床位的“库存”,二是造成了需求不足和服务能力过剩的假象,三是养老机构运营成本企高不下,四是潜藏着贷款无法偿还以及其他的金融风险。针对以上老年服务供给侧的问题,改革或曰结构性调整的方向有N个方面:
其一,现在一讲老年服务,就是向政府要钱、要地,这是一个误区。政府的政策主要放在三个重点上,一是通过保险(社会保险或商业保险)和补贴加上政策优惠,帮助所有的老人至少在完全失能时,能够入住老年服务机构。也就是讲,要通过再分配,将老年人的潜在需求变成有效需求。无庸置疑,完全失能的老人是中国社会中最困难的一个群体,他们不仅自己痛苦,而且牵连全家。因此应该作为老年服务的主要目标群体。“十三五”期间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便是天大的功德。二是尽量将城市中闲置的物业投放到养老服务中来,这需要改变相关的房地产的政策。三是支持和扶助一批轻资产的如同旅游业的酒店管理集团的老年服务经营商,由他们以市场的方式来提供老年服务。服务经营商可以从现在已经小有成就的经营者中产生。
其二,根据以往的经验,一个有200—400张床位的老年服务机构,如果入住率持续保持在80%及以上,而且经营得当的话,就能有5—8%的利润;经营良好的,利润率能到12%。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这样的经营状况应该是可以接受的。还要强调一点,老年服务机构一旦走上正轨,就能长期持续稳定地获得可观的利润。因为有研究表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可能在本世纪中达到峰值以后,还会持续一段很长的时间,直至本世纪末。但是,投资老年服务机构,一定会有几年时间的过度期,故而要有耐心。如果一味地想牟取暴利,那就别向老年服务领域投资了。
其三,根据国际国内的经验,可以概括出4句话,即“中档设施、小型适用,专业水准、优质服务”。所谓“中档设施”,是指价格适中,就全国而言,全护理的老人应该在2500—3500元,一线城市在5000元左右。所谓“小型适用”,床位数在200—400张最为适当,最多不要超过500张,200张以下的可以考虑连锁经营。所谓“专业水准”,就是在生活照料建议和护理上下功夫,兼以必要的康复,但绝不是以治疗为主。所谓“优质服务”,因为老年服务归根结底是人对人的服务,所有的服务都要真心实意地以老人为中心,而非其他。
其四,现在非常流行的“医养结合”的说法,可能在表达上并不准确。根据国际经验,应该是医养分开,护养结合。先使医疗和护养两个部分,充分地分化。但在分化中,既要形成结构上的细致分工,又要使两个部分能够功能耦合,最终整合成一个能够体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效应的,更高层次上的“医养结合”。具体而言:首先,应聘请资深的护士为核心,组织起一个包括护理员、营养师、康复师、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士在内的长期照护团队;其次,聘请退休的医生驻院,也可以聘请不驻院的医生多点执业。医生的职责是定时查房,按照大医院的诊断为患病的老人开药,并在抢救时及时赶到现场。最后,要与附近的大医院签订协议,并设置绿色通道以备紧急抢救的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