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晚上8时,网易新闻客户端“两会一起聊”系列直播第六场“延迟退休,我们如何养老?”开播,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全国人大代表赵雪芳以及网上征集的网友一线铁路维修工人杨顺心等三位嘉宾做客网易新闻客户端,与易友们一起畅聊延迟退休、养老等问题。
以下是直播实录:
头条叔:各位易友好,欢迎来到“两会我们一起聊”系列直播!人社部称今年延迟退休方案将会出来,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延迟退休、养老的问题。首先请几位两位嘉宾老师做下自我介绍。
唐钧:网易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研究员,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在网上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有关延迟退休的事。
赵雪芳:大家好,我叫赵雪芳,是一名瑶族代表,大学生村官,来自美丽的世界过山瑶之乡广东韶关乳源。很高兴今晚能与大家一起畅聊一下延缓退休这个话题。
杨顺心:各位网友好,我是一名工作还没满4年的铁路一线线路工,今天很高兴能来这跟大家聊聊。
头条叔:好的,再次感谢三位嘉宾。人社部表示延迟退休已是“箭在弦上”,首先问一个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搞延迟退休?
唐钧:这个问题问我们不合适,应该问有关方面啊。
赵雪芳:我觉得提延缓退休可能是考虑到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人也长寿了。
杨顺心:我觉得这个不就是想缓解养老金的问题嘛。
唐钧:我倒不这么觉得,我个人觉得延迟退休好像达不到这个目的,何况我们现在养老基金滚存结余很多。而且人长寿就要延迟退休吗?其实,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的一生闲暇时间增加,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再说,延迟退休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头条叔:唐老师的意思是,其实长寿与延迟退休没有必然关系,不是非要这样。
唐钧:是的,延迟退休与人的寿命没有必然关系。19世纪末,德国首先建立养老保险,当时的规定是70岁才能拿到养老金,但是当时德国人的预期寿命还不到50岁。二战以后,发达国家在战争废墟上建立福利国家,大多数国家把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定在60—65岁。
赵雪芳:我觉得将推行的延缓退休,不应一刀切的延缓。
唐钧:这个是肯定的,不应该一刀切,而且与工种挂钩似乎也不妥,其实应该与就业相关联。
杨顺心:我同意唐老师的说法,就拿我们一线路工来说,像我们都是大专文凭的,铁路局定的就是职工,本科生铁路局定的就是干部,所以我们基本都会在一线工作,能力强关系硬的才能上去。所以要是一直在一线上班,我们就得天天上夜班,我们的身体根本吃不消。现在一线线路工在一线工作满15年就能55岁退休,而且我们的工作大多数都是体力劳动。如果延迟退休的话,我们的身体肯定吃不消,现在中国的高铁还没发展几年,不知道到时候在高铁上班职工平均寿命有多少。
头条叔:确实一线工人干体力活、对身体消耗大,越往后身体越难承受。唐老师刚刚提到了德国的养老问题,我想问下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拿养老金还是在60至65岁吗?之前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机构向人社部提交的养老保险改革方案,均建议推迟至65岁退休,男女同龄,所以这是否在与国际接轨?
唐钧:接不接轨首先还得看国情。咱们的情况是:首先,现在蓝领工人50岁以上就很难找到工作,这是一个现实。失业了,熬到60岁都很艰难,因为不但没有收入或只有打零工的微薄收入,却还要缴纳养老保险费,再延退5年,那可就更要命了。同时,中国工人的劳动强度是世界闻名的,一到50岁以上,真像杨师傅说的那样,干起来很吃力了。不要说65岁,干到60岁就不错了。
杨顺心:我个人觉得延退得看职业,比如说一些专家啊什么的可能比较适用。他们基本上的都是正常班,也是正常的生活作息。像我们这样的工人,干点苦力还是没什么问题,但是作息时间都颠倒了,长时间下来真的感觉整个人都不正常了。
赵雪芳:的确是这样,如果每天都是靠体力吃饭,60岁了,没有体力企业还会要你吗?
唐钧:其实专家也不都能干到那个年纪,可能可以干得时间长一点,但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这么快,老了,一旦跟不上,也就要被淘汰了。而且就算有的专家愿意多干,单位是否需要还是个问题。有些专业人员,他们的劳动强度也是很高的,譬如外科医生,中小学教师这类的,干到65岁也是受不了的。
赵雪芳:我也觉得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也不适合延缓退休。学校教育的责任十分重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胜任工作的能力可能会逐渐减弱,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应该充分考虑教师的职业状态和身体情况决定是否延迟退休。提升和延伸教师价值的方法有很多,前提是从老教师的实际出发,对于长期从事需要创造性的教育工作来看,应该让老师各展奇才,发挥所长,自由是基础,健康是保障,快乐是宗旨。
杨顺心:是啊,老师不行,大部分的铁路员工也不行啊。像我见到的,在火车站服务的工作人员,要是真到65岁退休,难道真的要撑着拐杖送旅客上下车吗?
唐钧:是的,所以我个人认为一刀切的延迟退休不是个好政策,我的建议是“可选择”。劳动者个人认为自己干得还挺好,单位又需要,那就继续干;劳动者认为自己干不了了,单位也不待见他,那就早点退休吧。
杨顺心:对,这才是我们这些在一线干活的工人所需要的。身体力行!我身体要是吃的消,我也希望干到65岁,在单位多干几年,多拿点钱,到时候退休了还可以多领退休工资。谁不想多拿工资,但是要是我们这样天天上班的,天晴下雨都得出去,真的能不能干到退休还是个问题。所以说句题外话,我一直希望铁路能多招点职工,让我们能多休息一下。
头条叔:确实如此。据我们了解,去年3月1日起女干部延迟到60岁退休,不过并非强制。想问问几位嘉宾,你们觉得现行的退休年龄是不是真的比较符合现实情况?
唐钧:当然,退休肯定应该有个基本年龄,譬如60岁,这是当前世界上采用最多的退休年龄(65岁及以上的其实只有40多个国家,我将在适当时候公布数据)。愿意早退,就少拿点养老金(当然要保底),愿意晚退,那就鼓励,退得越晚,养老金就越多。但前提是让劳动者自己选择。
头条叔:愿意早退,就少拿点养老金,退得越晚,养老金就越多——唐老师,这样操作的国家多吗?
唐钧:其实大多数国家都是这样操作的。很多研究都说一个国家有法定退休年龄和实际退休年龄,实际退休都比法定的低,就是这个原因。还是拿德国为例,德国法定的退休年龄是65岁,但是最近几年,德国的经济情况很好,就允许劳动者62岁开始可选择退休。所以说这个操作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的。
头条叔:好的,三位嘉宾刚也都谈到了不能一刀切,要”可选择”,这也是延退之所以争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社部长尹蔚民之前表示延退方案将会”区别对待、分步实施”,刚才大家也谈到了一些具体职业、包括教师、一线工人、部分类别专家要区别对待,可否细谈下,”区别对待”在现实中该怎么操作呢?
赵雪芳:延缓退休是必然趋势,但是我不赞同延缓到65岁退休,这个本身就是一刀切的表现,看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贡献,应该是以他的有效工作时间来算,为这个社会尽可能的多做贡献的时间,而不应该是统一65岁退休,咱们可以算一个数:如果我们以35年为一个为社会贡献的时间点,那么一个初中毕业的学生,他出社会18岁,那么他有尽在社会贡献的时间是35年,那么他就应该在在53岁时可以退休。那么一个博士生,他出社会工作时30岁,那么35的贡献时间,他就应该是65岁退休,或是他所享受更多社会资源,那他更应该做更多的时间贡献。一刀切的延缓退休,对绝大多数的群体是不公平的。我个人觉得延缓退休应该采用双轨并进的方式:1、是年龄达到了65岁的人可以退休;2、是工龄达到了30或是35岁,可以退休,看哪一个最快达到,就应该可以退休了。
唐钧:说延退是必然趋势,其实也没有充分的理由。因为很多专家和官员都在讲几个人养几个人,即所谓的赡养比。其实现代社会,经济上不是搞“人海战术”。十三五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劳动生产率。如果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成功了,那显然就会少用人。所以,养老问题的解决,一是看这个社会能够生产多少物质财富,二是看怎样分配这些财富。人与人是不同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是不同,不要过于人为地规定一个人一定要工作多少年,这又一刀切了。我的观点还是应该有个基本的退休年龄,然后让大家自己选择。再补充一句,尤其在目前经济形势有点吃紧,失业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谈延迟退休可能有“高级黑”的嫌疑。
头条叔:所以三位觉得基本的退休年龄应该是多少岁呢,60岁么?
杨顺心:作为体力劳动者,我希望55岁可以退休,如果一年当中大部分都是上夜班的,还可以提早点。
赵雪芳:人的工种不同,而且生活的经济条件也不同,所以身体健康状况各异,我觉得年龄什么的还是得看个人。当然,目前80、90后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负担很重,老一辈的如果能够早点退休,还能帮他们带孩子,料理家务,使得年轻人能更好地处理家庭生活。目前,国家不是在在鼓励生二孩么,那让老人家早点退休,帮忙带孩子,照顾家庭不是也挺好的吗?
唐钧:年龄这个问题不好说,应该作调查研究,听各方面的意见,然后再定。譬如(注意是譬如)定在男60,女55,这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退休年龄(男女一样的其实很少,我将在适当的时候公布数据),但50岁时,你想退休也可以,少拿点养老金就是了。究竟怎样定,要做大量的研究。但不是先定下框框,再去“证明”它。
刚才赵老师说的“二孩政策”就有问题。现在都说要调整人口结构,要鼓励生二孩,但我个人觉得前景并不乐观。女性50岁退休,其实并不是去玩了,大多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现在问年轻女性,什么时候要孩子,大多回答等我妈妈(婆婆)退休。因为从0—3岁,我们是没有任何公共服务的。也有人提议说要增加0—3岁的公共服务,那谈何容易,最后就是敷衍。显示现实情况是:我们现在连幼儿园的问题都没有解决。与其把钱花在建公共服务上,不如给老人,肯定是既经济,又实惠。年轻老人在家照顾更老的老人和带孩子,那也是社会劳动,也是在为社会作贡献,只是你是否承认而已。
头条叔:的确,社会福利、公共服务没跟上,这些都是很现实的制约。
唐钧:其实我去年年底在《南方周末》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就延迟退休提出了8个问题:
一、养老保障的问题不能自我封闭在“保险”的框框里求解,养老保障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几个人养几个人”的问题。养老保障其实决定于两个方面:其一是老人所在的国家和社会能够生产多少社会财富,其二是这些社会财富将怎么分配。
二、延迟退休会影响就业,尤其是年青人就业,这种负面影响在采取了类似政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充分显示出来。尤其在欧洲,失业率已达10%甚至攀上20%,而青年失业率则还要翻上一番,达到30—40%。中国目前的就业压力也不小,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就业问题可能一直是中国社会最大的社会问题。
三、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不能与发达国家简单作比较,因为两者之间的社会制度和阶层结构有极大的差别。同时发达国家目前的老人是富裕群体,因为他们的一生主要是在资本主义黄金时期度过的;而中国的老人正相反,因为他们的一生主要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度过的,后来有很多人又遭遇下岗失业。
四、发达国家解决人口老龄化以后劳动力缺乏的问题,其实是靠国际移民。移民不但解决了即时劳动力缺乏的问题,而且少数族裔比较愿生而且能生孩子,因而缓解了劳动力再生产的问题。所以,进入老龄化已达数十年之久的发达国家,目前老龄化反倒不像预期的那么严重。但是,国际移民和相伴相随的社会排斥又造成了新的社会问题。
五、我们现在把调整人口结构的希望寄托在放开二胎上。但是,中国的儿童福利制度极不完善,尤其是对0—3岁的婴幼儿根本就没有公共服务。现在基本上靠家中老人在带孩子,如果延迟退休,谁来承担这一份重任?何况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虽然已近75岁,但健康预期寿命却只有65岁。延迟退休以后,老人还有精力和体力去带孩子吗?
六、中国的蓝领工人,男性到了50岁以上,女性到了40岁以上,在单位就不受待见了,极有可能被辞退。而一旦被辞退,再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就很困难了。现在的方案设计,被延退的劳动者不但不能按原先的国家承诺到点领取养老金,反而被要求在被延退的时间段再缴养老保险费。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想想被延退的劳动者会作出怎样的反应?
七、10年前被“下岗分流”的40、50人员,现在正到了50、60,该领养老金了。一旦有了养老金,收入就稳定了,甚至比打零工、吃低保还能高出一些。他们已经苦等苦熬了10年,不就是等着这一天?现在突然说政策变了,想想他们能接受吗?
最后一个问题,有关方面寄希望于“每年只延迟几个月或者每几年推迟一年”能够减轻被延退者的负面感受,但这绝对是一厢情愿。假设2018年延迟到61岁,2021年延迟到62岁。政策设计者主观认为2021年被延迟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会以2018—2010年的61岁为参照时间,认为自己仅仅被延迟一年;但实际上被延退者更有可能仍以60岁为参照标准,认为自己实际上就是被延迟了两年,以此类推。尤其当延退是以不但领不到养老金,反而要继续交养老保险费为背景的,设身处地地想想,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头条叔:唐老师说的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意的,延退真的会给各个方面都带来影响啊。
杨顺心:咱不说别的,让我们这些天天上夜班的劳动者延迟退休?我想说我们可能真的活不到退休!
赵雪芳:基层一线的劳动者都是靠体力存活,到50岁都想着法逼你走了,还能让你再干?延退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杨顺心:是的,我一个朋友在医院是护士,他们上一个大夜班休息两天半,我们虽然不是大夜班(23点到4点),但是每个星期都要上5天,周末给你休息,然后睡不着。就算休息好了,接下来又是5天,生活完全没有任何规律,所以我说像我们这样的人如果再赶上延退,我们能活到退休吗?
唐钧:想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是在什么情况下建立起来的,是在30年代大萧条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有二:一是让老人、穷人有钱花。经济学上有个词叫“边际效益”,用在这里就是:同样是一元钱,给了富人和给了穷人是不一样的。富人可能掉在地上都懒得捡,而穷人可能就是一顿饭。第二个目的是让老人、穷人看到前景、看到希望,这样大家才能团结一心去克服困难。好的社会心态是经济逆转的必要条件。现在股市不好,经济学的办法用尽了,还是不见起色。如果让社会学家去研究一下与股市相关的社会心态,可能会找到解决办法。
现在中国的问题基本上都是社会问题,单纯用经济学的方法是解决不了的。真的不要再给社会、给公众施加压力,动不动就吓唬老百姓。社会保障有一个基本原则叫“刚性原则”,就是给了的就轻易不能撤,否则很容易会引起社会动荡啊。
杨顺心:我们理解国家现在还在发展中,有些政策还需要慢慢完善,只是希望能看见我们这些社会底层,多考虑下我们的情况。
赵雪芳:说到社会问题,现在社会就业压力大,延长退休年龄根本不适合新人的进入。高等教育扩招,延长退休年龄,刚出学校的学生,没有更多的机会进入社会。说实话65岁了,年龄已经很大了,不适合再继续工作,接着工作还会增加社会负担与工作上其他人的压力,还不能享受老年人应享有的天伦之乐,何必呢。
头条叔:雪芳代表刚提到了就业问题,包括唐老师之前的8个问题里也提到了这点,就是延退会影响年轻人就业,其实很多人都在担心这个问题,不知道延退对就业的影响层度到底有多大?
唐钧:通常我们一年大概能创造1000万个工作岗位(现在经济形势不好,可能达不到),其中30%自然更替。什么是自然更替,那绝大部分就是退休的人让出工作岗位来呗。你可以想想这个影响。
赵雪芳:其他岗位不太清楚,因为我经常接触乡村教师,就乡村教师的编制而言,不能满编使用编制,更不能超编使用。老教师占着一个编制,意味着你也要同等地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就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现实来讲,很难找人来帮你完成你的教学任务,也就意味着你也必需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上面已经讲了,同样的一个教学任务,老教师完成需要更多地时间和精力。占着编制不做工,自己于心不忍,顶着编制做工,就是拿老教师来摧残,如果是你父母,你又于心何忍?教师这个职业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年纪大的人没退,就不能安排编制。
除了影响年轻人就业以外,50岁以后,人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呈下降趋势,精力、脑力和体力也均不适应,工作能力自然跟着下降,而教师更是如此。如果延迟退休,让这些老教师继续工作,再去面对一个或几个班级几十个甚至是几百个孩子,如果对教学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唐钧:所以啊,到一定年龄,达到了一定的工作年限和缴费年限,做不了的就应该允许选择退休,才是上策。
头条叔:唐老师刚才说的话里面提问到了创造工作岗位,那有没有可能,后面经济形势变好,工作岗位大量增加,能够消化一部分呢?还有,之前有说法说,会鼓励人创业,增加工作机会,这种能有效达到目的吗?就是减轻因为延退对年轻人就业产生的影响?
唐钧:经济形势好,容易找工作,你让他退还不退呢,老百姓又不是傻瓜。所以我一直在强调要让大家自己选择。
杨顺心:哈哈唐老师这个说的好!
头条叔:我知道雪芳代表一直在基层,刚刚也提到了乡村老师,想问个问题,这次延退,是不是所有的群体都要往后延?比如农民,那么他们拿养老金的年限是不是也要相应的往后延呢?
赵雪芳:这个不太清楚,没有了解到具体的情况。但是大家肯定都是不想延迟的。
唐钧:说到这个,大家可能都觉得公务员应该对这个政策没啥意见,其实也不是的,特别是对基层公务员。现在组织部规定,57、58岁就不担任实职了。现在晃荡两年退休,也还行。要是延迟5年,这可就闲得难受了。再说一个政府机关好几个人在那里晃荡,也不是个事啊。如果忍耐不住,伸手被抓,晚节不保,那就更划不来了。但要是把担任实职的年限延长,又不符合年轻化的方向。
赵雪芳:是的,目前基层公务员四十出头,就已经很老态了,晋升他们没份,对工作更没有激情。
杨顺心:不知道其他两位老师接触到的基层公务员是什么情况,说说我看到的吧。在他们没加工资之前,拿到的工资确实是低了点,但涨工资之后,他们拿到的工资已经很可观了。而且公务员真的很轻松,特别是一些快退休的,一天就是办公室坐着喝喝茶,看看报纸,没什么实事干,乡村干部出去下乡,也都是到外面吃吃喝喝,不过酒喝多了确实对身体不好,所以他们可能活不到退休也是很正常的。不过还是因人而异吧。
唐钧:现在大家都看着公务员这一块,主要还是图个清闲,图个有保障。但也不全是,小公务员要遇到想上政绩的领导,“五加二,白加黑”地干,也难受着呢。但是,毕竟还是有保障,尤其是就业形势再不好,也还没听说辞退公务员的吧。
头条叔:我个人感觉公务员之间差异还是蛮明显的,还是想问个关于养老金的问题,延退意味着个人需多缴纳几年的养老金,同时要晚几年才能开始拿钱,之前媒体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延退后个人拿到的养老金将比现在少很多,想问下唐老师,情况真会这样吗?
唐钧:这个问题我刚好想提醒下大家,目前延退后拿多少养老金还没有正式的说法。媒体上的很多计算基本上都不靠谱,哗众取宠的多。虽然反对延退,但是希望大家也不要胡乱猜测。
头条叔:好的,那唐老师怎么看“养老金倒挂”现象呢?就是说早退休的比晚退休拿的养老金更多,这种现象是怎么造成的?以后会不会有所改变?
唐钧:这种状况好像并不存在,应该是晚退休拿得多一些。因为退休金是跟着工资来的,工资加了,退休金就跟着涨。退休了,虽然退休金也会涨,但涨的幅度就会小一些。现在有些70年代、80年代退休的,退休金就相对比较低。现在大家的担心是,退休金的计算方法是不是会改,尤其是事业单位,担心这个的比较多。
头条叔:刚才看聊天室也有网友提到这个问题,说现在要求男女退休年龄统一,所以女性都将多工作10年至15年,各位嘉宾觉得这个提议是否合理呢?我个人觉得不是很合适。
赵雪芳:我是不大赞成男女同步退休的,虽然说现在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实际情况就是这种平等还是在提倡之中,男女本来就不平等。
唐钧:男女平等不能搞形式,明明延迟退休对她们不利。女性的蓝领工人到40岁以上大多数就不受待见了,非要以“男女平等”的理由要她们延迟退休,真是说不过去。要说男女平等,有本事就先把就业上的性别歧视消除了再说。
杨顺心: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女性应该比男性早退休,考虑生理各方面的情况。
头条叔:好的,现在咱们聊天室里各位网友也聊的非常火热,感觉大部分的网友都认为延退应该弹性制而不是一刀切。接下来这个问题还是关于养老金的,人社部之前表示目前养老金不存在缺口,支付能力达17个月,但各省间差异较大,比如辽宁未来5年养老金缺口将超2500亿,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未来是否会实行养老金全国统筹?唐老师在这块比较了解,想请唐老师来回答下。
唐钧:全国统筹是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个议题议了很多年了,还是原地踏步,说明这个问题不太好解决,背后有许多我们看不到的问题。
头条叔:可行但很难,那若无法实现统筹,一旦某省养老金缺口扩大,问题岂不会很严重?
唐钧:省统筹都是形式上的,就是各地市拿一笔钱放到省里作应急的基金,这就是省统筹了。真正省统筹的可能只有京津沪三个直辖市。至于说无法实现统筹怎么办?那就靠财政补贴呗。不要一说补贴就认为不得了了,其实中国的社会保险从一开始就是有财政补贴的。原因很多,原来老退休人员没缴费就拿养老金是其中最大的原因。一定要注意,《养老保险法》是规定了政府要补贴养老保险的,不要过于大惊小怪。全世界的养老保险,几乎都规定了政府最后托底的责任。养老金的政府补贴是正常的事,不补贴就坏了,所以各位一定不要被忽悠。
头条叔:所以现在普通人是否享受到了这个财政补贴呢?
唐钧:是的,从理论上说,所有的人拿的养老金,应该说都含有补贴的成分。
头条叔:好的,因为时间关系,杨师傅要去上班了,赵老师因为还在两会期间,所以也要提前离开,还是再次感谢两位抽空来和我们分享!
赵雪芳:感谢大家!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来和大家聊聊。我的观点还是不应该一刀切,而是双轨并进,如我上所说的以绝大多数人在社会上所能做的贡献时间来找一个平衡点,或是达到一定的工龄来确定退休。
杨顺心:感谢另外两位嘉宾,今晚学习了很多。我要换衣服准备上班了,下着小雨,也算是为人民服务了。我虽然还年轻,今年26岁,但是我三年的夜班,真的感觉跟30岁的人没什么区别了。我不是文化人,说的可能会有点片面,我只是建议国家能看到这个社会底层的各种工作人员,然后再来确定延迟退休的问题。提前跟各位易友说声晚安!
头条叔:再次感谢两位,大家的问题唐老师还是会做解答的,欢迎大家继续提问。唐老师我这边有个数据,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人口总数的16.1%,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1.44亿。目前,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3.04∶1,即3个在职人员养1个退休人员,2030年比例将变为2∶1,官方称养老金收支平衡压力大。想请问唐老师,若延退一年能增加多少养老金?能否解决社保基金的缺口呢?
唐钧:养老保险本来是靠两个支柱来支撑,一是参保的人越来越多,但老龄化使这个支柱靠不住了;二是靠投资保值增值,但现在世界上资本市场都波动起伏,也不靠谱。所以,如果没有政府保底和财政补贴,这样的政策设计实际上已经很近似于“庞氏骗局”。现在有关的说法一会儿是不缺钱,一会儿是很缺钱,有点搞笑。有人计算过,据说一年能省下200个亿,少付160亿,多收40亿。这点钱放在数以万亿计的财政收入中,想听响声都没有。而且现在所说的办法,可能200亿都得不到,不知为什么要这么折腾?
头条叔:好的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能挑两个网友的问题来请唐老师解答下了。有网友说,感觉延迟退休会给社会造成发展迟缓或者钝性发展模式,到那时候感觉国家还不如现在。唐老师怎么看?
唐钧:我这几年来的苦谏,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晃快十年了。
头条叔:唐老师现在还在努力!最后一个问题,有网友说他更偏向于商业养老,唐老师怎么看?
唐钧:商业养老可以作补充。国家办的社会保险,刚才说了,国家是要托底的。不是有十二连涨吗?虽然大家还不满意,但毕竟是涨了。所以参加社保还是划得来的,有个基本的保障也是需要的。
头条叔:刚有网友请问唐老师,对市场上的养老型商业保险或理财产品怎么看?值得投资吗?
唐钧:这个问题我也顺道回答下吧。商业养老说好给多少钱就给多少,它是不管通货膨胀的。所以,有闲钱,买一些也无妨,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理财产品就要谨慎,利润与风险同在。有些不靠谱的,千万别买,靠谱的高限我认为是5—8%。经济越不好,就越需要谨慎。
头条叔:好的,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直播就到此结束了!再次感谢唐老师和各位易友的参与!
唐钧:谢谢网易,谢谢网友。
头条叔:各位易友晚安!
唐钧:最后我再总结一下,其实延迟退休没有赢家,谁都会受损,谁都不获益,国家也是一样。若就民心而言,国家恐怕是最大的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