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投融资和财政支出创新的重要方式,PPP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多个层面被寄予厚望。从2013年底以来,PPP项目已经由部分地区的试点示范,进入了全面、批量推进的“快车道”。
三年来,PPP几乎每年都保持着翻番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在2016年,随着模式逐渐被接受,地方政府推动PPP的热情高涨,项目数量和金额也均创新高。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底,PPP项目数量已经超过1万个,投资额超12.7万亿元。
随着发改委和财政部推出的不少大项目步入落地期,业内预计,今年PPP新落地项目规模将达2万亿元。
但需要正视的是,PPP落地还要迈过不少障碍,在推进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的问题值得警惕。
首先,PPP异化、“伪PPP”等现象在部分地区依然存在。一些地区把PPP当成“万能钥匙”,存在“一哄而上”、“一P就灵”的误区,往往把涉及政府性投资项目、地方财政没能力投资的项目都往PPP的大筐里装。
还有部分市县通过保底承诺、回购安排、明股实债等方式将PPP债务化,利用基金进行“优先劣后”分配,变相扩大地方债。这些方式隐蔽性强,加大了对地方债的监管难度,同时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影响了PPP模式的规范推广。此外,一些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合作,也热衷通过行政关系先拿项目,短期内收回投资和收益,对长期运营、维护等阶段缺乏足够的考虑和投入。
其次,当前不少PPP项目仍处在签约或建设阶段,融资、政策配套、法律适用等问题还没有显现出来,随着PPP项目向纵深发展,尤其到了后续移交运营阶段,这些问题会愈加凸现。
推动PPP发展,既需要政策完善,也需要改革配套。例如,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能力不足,但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短板待补,“每年度所有PPP项目不能超过一般预算支出的10%”这一政策红线,可能会导致PPP项目难以上马,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涉及地方财权和事权匹配的相关改革。再比如,金融机构相关改革滞后,使得金融机构不能基于项目本身收益和风险做出客观评估,进而使得PPP的社会资本方面临融资压力。
总体而言,今年,累计投资规模已达十万亿级别的PPP会在回归理性中迎来落地大考。大力去伪存真、健全配套政策体系、加速推进顶层立法等是当务之急。更为关键的是,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制度性创新,PPP的发展还需要更多配套改革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