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民主衰落”现象:西方学者的自我诊断

发稿时间:2017-01-23 13:08:39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陈尧

  自2000年以来,全球至少有22个国家出现了民主解体的现象。除此之外,大量的新兴民主国家出现了民主发展停滞、民主质量下降的现象,就连老牌西方民主国家也遭遇了治理危机和民主信任危机。最近关于民主衰落的文章屡见于相关的专业学术刊物,很多研究者对全球民主前景的看法已经从先前的乐观主义转向了悲观主义。

  当代理性选择理论揭示投票悖论

  在对民主衰落或解体的原因分析中,不管是运用过程方法还是结构方法,绝大多数研究都是从影响民主运行的外部因素或条件来分析,很少有研究者从民主自身缺陷的角度来反思(尽管国际学术界对西方民主的反思从未停止过)。

  当代正统的民主理论认为,选举是政治合法性的主要来源,民主选举就是通过代议形式将选民偏好进行聚集的过程。然而,在刚提出时,代议制的民主性就遭到了质疑。卢梭就曾批评代议制导致政治异化,减少了政治过程中人民的直接参与。通过选举代表行使政治权力,意味着个人对政治体系的影响只能是间接的。当主权者创造了政府并委托权力给政府,由选举产生的官员来管理社会事务时,选民在政治上就有可能变得消极。

  当代理性选择理论进一步从技术层面予以质疑。理性选择理论所揭示的投票悖论表明,当全体选民进行投票时,虽然依照多数原则产生了一个执政党或执政党联盟执掌政权,但这一过程的民主性却是不充分的。因为政党的纲领包含了一揽子的政策体系,在该政策体系内部,选民可能赞成某些政策却反对其他政策,而选举的结果却将包含着选民意见分歧的某个政党或政党联盟选举上台。民主投票无法真正反映选民的公共利益,大多数选民对投票的结果是不满意的。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即为明证。正如政治学理性选择流派的代表威廉·赖克曾指出的,民主并非人们实现自治的方法,而仅仅是选民通过投票排除那些无能的领导者的方法而已。

  激烈的政党纷争使得政府难以有效运作而经常性地瘫痪

  在当代西方政治生活中,民主日益遭到异化。政党和政客的首要目标不是选民,而是资助其竞选的财阀。吉伦斯和佩奇分析了美国1981年至2002年1779项政策议题受影响的情况。研究表明,普通民众对政策的影响极小,甚至根本没有什么影响;富裕阶层则对政策有着极大的、重要的影响,比其他任何受调查者的影响都大;有组织的利益集团也对公共政策有着强大的、积极的影响。在西方国家,激烈的政党纷争使得政府难以有效运作而经常性地瘫痪,已经成为一个系统性问题。

  根据美国政治学者沃林的观点,美国的民主正在经历一种逆转过程,变成一种“逆转性极权主义”的治理形式。在这种治理形式下,国家权力与公司权力结盟,构造了一种反民主的趋势。尽管它没有公开压制不同意见或产生极权领导者,但是,如同公司权力逐渐成为市场社会的主要特征,它使得政治权力日益极权化——公民变得消极、冷漠,大众媒体逐渐私有化,民主选举产生的领导者以神圣的法治名义治理国家的同时却可以不经过合法程序来使用监禁手段和酷刑。

  在时代发展面前,“西方民主的制度和理论落后于实践,观念滞后于发展”。许多新兴民主国家试图以自由主义民主为模板,最终只会导致同样的结局。这或许是全球民主遭遇困境的根本原因。从这个角度来讲,西方民主的衰落甚至全球范围内民主的衰落,或许真的不可避免。

  民主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今天,民主衰落研究已经成为研究者乃至政治家们集中关注的话题。尽管不少学者对于民主是否真正衰落还存在着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民主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民主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

  至今为止的讨论集中于作为政体性质转变的民主衰落即民主解体,而较少围绕作为民主质量下降的民主衰落。因此,评估民主质量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集中于政体本身,测量民主政体相对于其他政体的民主程度;二是关注社会政治过程及其结果。显然,对民主质量的评估不能简单地从民主制度的存续来判断,而应更多地将民主作为一种治理体系,要重视民主治理的结果。正如普拉特纳指出的,评估民主质量的困难在于民主不仅仅是一个目标,还是一种治理形式。无论它必须满足其他怎样的标准,它还必须能够提供人们所期望的福祉,从经济增长、教育到个人及国家的安全。

  近年来,在面对日益复杂的治理问题时,西方老牌民主国家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频频遭遇政府危机。这使得在西方社会中尽管民主制度看起来未有多大变化,但民主衰落之声不绝于耳。毋庸置疑,不管是老牌民主国家还是新兴民主国家,都必须解决好自己所面临的治理问题。如果未能促进经济增长,减少社会不平等、有效打击腐败和犯罪、保障自由和法治,民众终将失去对民主制度的信心而可能寻求其他治理形式。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比较政治系执行主任、教授)

  何谓民主衰落

  严格地讲,民主衰落并不是一个确切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在一段时期内,不管是民主质量下降还是政体性质发生变化,人们主要从单个政体的角度来理解民主衰落。近年来,随着民主陷入困境的国家日益增多,发展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群体性现象,这就需要将民主衰落的概念从单个政体变化向群体性政体变化进行修正。

  全球性的民主衰落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现象:一种是民主逆转,即国际社会民主发展出现方向性的逆转,形成与民主化相反的趋势;另一种为民主回落,即除了少数国家出现民主解体外,国际社会中民主质量下降的国家数量超过民主质量提升的国家数量,即全球平均民主质量出现净减损,但民主发展的趋势不变。(陆琴)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