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助推养老医养结合

发稿时间:2017-01-05 12:16:01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作者:张孔娟 徐楠

  耿庆山提出,社会在转型,生存方式在转型,经济发展模式在转型,这个时候医疗服务模式再不转型肯定跟不上时代,更跟不上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与之相对应,医保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老年人群体,同时也是世界上老龄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老龄人口健康问题,将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要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重后果,才能采取积极措施,才能有效主动应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全面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健康保障机制、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的整体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李克强总理亦特别强调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这里的所有政策指的是所有的公共政策,其实这是中国政府的一个巨大转型,这种转型对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应该说是春天来了。

  在2016年12月28日第二届广东省养老服务高峰论坛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中国老年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耿庆山就老龄人口医养结合与医疗服务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医疗的核心地位及医疗转型问题作了阐述。

  对医疗服务模式提出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医疗改革不单独是医院的事情,是各行各业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在这一次会上,国家体育总局、环保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多部门都参加了会议,这足以说明医疗问题牵涉到国计民生,牵涉到每个人,那么养老更是如此。耿庆山表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应该说是我国的重要的国策层面问题。为此,医疗服务模式也应作出相应改变。

  医生应“下沉”到基层,养老中最核心的是医老。随着人口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最关心的是健康问题,离开了医老而谈养老,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一定要让更多的医生“下沉”到社区,除了政府的政策引导之外,还要提高他们的待遇,以此提高他们服务的依从性,让他们愿意去,让周围的医生给周围的病患者服务。随着社会发展医生还要“下沉”到基层农村。

  建立有效的转诊体系,让首诊真正在基层,所谓的基层不是单指医疗机构,也包括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更可以在家庭、在康复机构、在养老院中实现首诊。

  诊疗按人头付费。在服务模式的转型过程中,按人头付费非常重要。耿庆山说:“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汪洋副总理主政广东的时候,他在云浮做过一个调研,到社区看了一个住院病人的病历,结果这个病人是个慢性胃炎的病人。汪洋书记就问慢性胃炎要住院吗?病人回答是,因为不住院就不能报销,最后就住院了。最后汪洋书记说你们医生,要去赚为病人省下来的钱,而不能打病人的主意。这句话一方面是说我们的制度错位,把病人逼进了医院,另一方面是讲医院医疗服务错位,把不该收的病人收进了医院,这两个都错了。”如果参照国外的做法按人头付费,比如说基层医疗,按人头把医疗服务的钱拨给医院,在医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省下来的钱是医院的,多花的钱医院要自己买单。如此一来,医院为节约费用,必然会为老年人做很多预防措施,例如为防止老人摔倒,专门帮老人修扶梯。用医保的钱给病人修楼梯间的扶梯、家里的扶梯、厕所的扶梯。还有给孤寡老人、空巢老人买饭吃,给有需要的老人装上呼叫系统,装上起搏器等,这都可以实现预防。目前来说我国老人的医疗费用大部分都是医保部门出,“永远是和医院之间做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天天在演戏,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大家关心的病患者不满意医院服务怎么办?耿庆山认为,医保部门可以测试患者满意度,如果患者满意度不达标,医保支付给医院的费用就会受到影响,以此来约束医院的行为。这是非常可行的办法。“把这些都做好了,我想养老服务业就有春天了,我们的老人就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了。”

  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势在必行

  耿庆山提出,社会在转型,生存方式在转型,经济发展模式在转型,这个时候医疗服务模式再不转型肯定跟不上时代,更跟不上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与之相对应,医保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8月19日的报告中指出,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是深化医疗改革的牛鼻子,大家知道支付方式如果是按照项目付费,病人住进医院,病人有什么问题,医院只要发现了就可以做检查,就可以做治疗,就可以收费,这样,病人不就越治越多了吗?

  “那到底按什么付费?必然要推行按人头付费。目前复杂的疾病在医院里面是按病种付费,加上一个总额预付,如果未来再继续推行按项目付费,我们的综合国力是支撑不住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是按人头付费,对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应该说是春天来了。”耿庆山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病患者的治疗从治病走向防病,从关注疾病走向关注健康,从疾病管理走向健康管理。那到底谁是健康管理的主力军?可能大家会想到医院的医务人员、医院的专家,事实上真正的主力军不是他们,我国当下需要建立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医生队伍,或者叫全科医生队伍成为健康管理的主力军。

  在美国60万的执业医师中,有一半左右是家庭医生,而我国的现状又是如何?现今我国的国家标准是每一万人口配1到2名家庭医生,以13亿人口计算,即使达标,我国的家庭医生的数量也才13万多,或者不超过26万人,和发达国家比相去甚远。我国全国大概有286万人是医生,这286万的医生中理论上讲应该有143万是家庭医生,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家庭医生数量远远达不到。耿庆山说,如果不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他们不变成主力军,我国的病人就只能是以治病为中心,而不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所以说,只有政府观念的转变才能带动整个医疗服务模式发生巨大的转变。

  医养结合的应对策略

  对于如何将医疗改革与养老服务结合,耿庆山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建立家庭医生制度。为老年人服务的家庭医生,需要具有家庭医学服务的知识,还需具有老年医学的知识,没有这些知识将无法给老人服务。例如,香港的家庭医生就表示,如果在香港没有接受正规家庭医生的培训,将会被有需求的老人拒之门外。因此,在医疗与养老结合的转型过程中,我国需要建立系统的医患沟通工程,在此基础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打造中国特色的家庭医生制度。

  推动全民健康教育。如果我国可以实现全民健康教育、全民健康评估,最终就可以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化。当下要做好四个方面:一是健康投资,要加大投入。二是资源要整合,除了医疗卫生资源之外,包括环保、教育、体育、科技等资源都要释放出来与医疗相结合。三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四是服务模式的转型,除了医疗服务模式要转型,养老服务模式更要转型。做好医养结合,做好向社区、向机构养老推动等。

  改革医保体制。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实现健康管理和疾病的预防,最终实现健康中国。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医保部门,需要研究每花一块钱,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健康结果。还要有第三方的评价机制,比如医保部门监管医院,如果光靠医保部门有限的人力无法促使医院服务向健康中国转型,但一旦有第三方的评价机制,就产生了有效的制约,可以有效促进医院服务转型。此外,改革医保体制要尽快地推动按人头付医疗诊治费用。

  加速科技创新。积极引导扶持老年医疗科技产业发展。医老、养老是个巨大的市场,有着广泛的需求。应加快现代医学仪器、设备、技术的研发,逐步实现现代医学仪器设备技术的国产化。应加强对新药开发的扶持力度,努力提高新药国产化水平。其实在这方面,我国也出台了很多重要的政策,需要更好地解读落实推动与医疗服务模式转型有直接关联的健康科技,以此来发展养老服务。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