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体育社团领导与行政级别脱钩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按照惯例,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均由现任和曾任副部级以上领导担任。李玲蔚此次当选改变了这一“惯例”,这既符合中央关于群团组织深化改革的要求,选配一线代表性人士充实各级群团领导班子,又有利于中国奥委会的班子优化和长远发展。
在体育社团组织担任领导职务,并非一定要具有某个行政级别或与某个行政级别挂钩,这折射出体育改革的新变化、新突破。近几年,各级体育单项协会去行政化改革、实体化改革正稳步推进。以运动员、教练员为主体,实现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发展,是推动中国奥委会乃至各级各类体育社团组织做出实绩、彰显其社会属性的重要理念。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运动员和教练员热爱体育、熟悉体育,他们身处一线,了解行业现状,深谙其中的难点与症结所在。退役后,他们中的优秀人才从事体育社团组织管理,不仅能推动体育组织内部的专业化建设,也体现出尊重专业的用人导向。
事实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国际单项组织的管理者由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界人士出身的杰出代表担任是普遍现象。李玲蔚此次被选举为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也是体育事业发展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奥林匹克运动与国际更紧密联系的一项举措。
以“经营”理念融入国际体育组织
今年53岁的李玲蔚在上世纪80年代有“羽球女皇”美誉,退役后她曾担任国际羽联理事、国际奥委会委员等职务。但长期以来,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的人员仍然偏少,一线运动员出身担纲重要职务的更是寥寥无几,这与中国体育在奥运会等国际大赛上的表现并不相称,更远远不能满足中国体育走出去、深度参与国际体育事务的需求。
参与国际体育事务管理,离不开国际体育组织这个平台。这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去认真经营,构建人脉资源,广泛交往,积极发声,才能一步步打开局面。我国以往选派行政官员任职国际体育组织,联系的广度、经营的力度、交往的深度都有一定局限性。借助著名运动员、教练员在业内的影响力去加强交往,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站稳脚跟、提升地位。
李玲蔚、杨扬等人,当运动员时就是中国体育的重要名片。她们凭借运动成就、国际视野等优势,更易于融入国际主流体育圈,形成互动多向的交流;有助于中国体育与国际体育组织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与合作,并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有助于中国体育在国际交往中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当前,世界各主要国家都从国家竞争的战略高度来谋划本国体育发展,中国正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体育可以超越文化、制度等差异,成为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主张的优质载体。从这个角度观照,中国体育在勤练内功的同时,对于如何深度融入国际体育管理体系的课题,理应下更大功夫,也需要更多李玲蔚这样的运动员、教练员代表在其中发挥更好作用。
像夺金牌一样争取国际体坛话语权
一个国家在国际体坛话语权的分量,既要依靠国际赛场争金夺银、举办国际赛事,也与其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影响力密不可分。参与到“游戏规则”的制定中,在涉及国家利益的场合充分发表意愿,在国际体育事务中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近几年的国际大赛上,我国体操运动员多次遭遇争议判罚,申诉也大多被驳回。这其中有临场意外因素,但也折射出不适应国际体操规则、跟不上体操发展潮流的尴尬。由于在国际体操联合会缺少来自中国的“声音”,往往都是欧美国家主导规则修改,我们只能被动遵从,缺少话语权,赛场裁判打分时也处于劣势。以金牌数量、竞技水平衡量,中国已具备与美国、俄罗斯等体育强国一决高下的实力,但每每在这样的时刻,仍然能感受到我们的“实力”有所欠缺,亟待转变。
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道路上,必须改变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只发言,难发声”的现状,赢得更多理解和尊重。我们不仅要熟悉、学习和利用规则,更要力争参与制定规则,避免受到针对性的不利影响。以前,中国体育在裁判、规则等方面多次吃过亏,未来既要“朝中有人”,更要“说话有用”。
竞技场上靠实力说话,而在国际体育舞台,谁掌握更多话语权、产生更大影响力,谁的发展就更有后劲。鼓励体育界优秀代表到国际体育组织就职,让体育外交人才走出去,是争取和提升我们在国际体坛话语权的有效路径,更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应有之义。李玲蔚当选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只是一个开端,相信今后会有更多运动员、教练员代表进入体育社团组织领导行列,进入国际体育组织之中,像夺金牌一样为中国体育开辟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