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表示,2017年国企重要领域实质性改革步伐将大于2016年,混合所有制改革、混改企业员工持股、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组建等应加速推进,重组合并应加大力度,市场化选聘经理人应积极探索,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瞄准重点难点力争获得新突破
中国证券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国企改革摆在2017年关键性改革之首,如何评价2016年国企改革进展?国企改革配套文件还有哪些即将出台?
季晓南:根据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具体部署和安排,2016年国企改革主要是围绕完善文件体系、重点领域试点、面上普遍推开三方面展开。可以说,2016年是国企改革文件体系出台完善年、重点领域改革试点铺开年、面上改革调整普遍推进年。
围绕《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相继制定出台了7个专项文件,加上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的36个配套文件,已形成深化国企改革框架体系。目前,还有几份文件正在履行相关程序,包括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工作、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市场化办法选聘经理人等方面。各地结合实际出台了696件落地文件。这些共同构成深化国企改革的设计图、施工图。
作为全面落实国企改革文件体系的起步之年,2016年国企改革主要集中于全面进行试点,国企改革涉及的很多重点难点尚未破题,影响国企活力和竞争力的不少体制障碍仍亟待破除。新的一年,国企改革应转向难题攻坚,力争有新的突破。
中国证券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国企改革做了深入详细的阐述,如何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国企改革的全面部署并落到实处?
季晓南: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国有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这几个方面的改革相互影响、相互掣肘,只有系统安排、配套推进,国企改革才可能取得实质性突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国企改革的部署,既体现了系统和配套,又突出了重点和难点,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针对性。现在的关键是要力争在国企改革这些方面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有企业改革重点就是狠抓文件体系的落实落地。
2017年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国企改革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动力也必须取得实质性突破。目前,国企改革原则和方向已确立,主要任务也已明确,需着力解决的是落实国企改革文件的有效途径和办法问题:其一,要解决深化国企改革的动力问题,使国企经营管理者和广大职工有改革的动力和压力;其二,要解决深化国企改革的授权问题,使愿意改革的国企、国企负责人和地方具有相应的权力;其三,要抓紧制定国企改革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使推进国企改革的责任主体明确自己的职责;其四,要解决改革的容错机制问题,在程序合规情况下,鼓励地方、国企能根据中央精神,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进取,勇于突破,大胆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中求进”确立为2017年整个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并强调“稳中求进”的重要性,推进国企改革也必须遵循这一总基调,要在保持企业和社会稳定的同时,积极寻找突破国企改革难题的途径和办法。应根据带动作用和实施难度分类推进国企改革:其一,对不涉及大量职工下岗的国企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如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落实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部分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等,要集中力量,确保改革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其二,对直接影响国有企业活力和国有资本效益的一些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和障碍,要抓紧解决如办社会职能过重、历史遗留问题太多、布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同时,要加快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大力压减管理层级和法人数量;其三,对一些矛盾多和问题多、攻坚难度大的国企改革,如建立市场化用人机制特别是员工能进能出机制,解决大量存续企业和“一股独大”等问题,要积极探索解决的途径和办法。
央企重组整合应把握四路径
中国证券报:从改革进展看,2016年央企重组整合进度较快,随着中储棉整体并入中储粮,央企数量将近一百家,国资委负责人提出,2017年央企户数将降到两位数,央企在重组整合方面的思路是怎样的?
季晓南:加大中央企业集团层面的重组整合,有利于提升国有资本整体功能和运行效率,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公司。2017年应围绕“四个一批”,即“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的调整思路,进一步推进央企重组整合。
从国资委这两年对央企重组整合看,主要是沿着四路径推进:其一,强强联合、横向重组。可以选择装备制造、建筑工程、电力、有色金属等领域着力推进;其二,优势互补、纵向合并。可以选择煤炭、电力、冶金等产业链上下游中央企业进行重组;其三,集中资源、专业整合。可以推动通信、电力、汽车、新材料、新能源、油气管道、海工装备、航空货运等领域相关中央企业,共同出资组建股份制专业化平台,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联合开发力度,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其四,内部整合、外部并购。可以鼓励央企依托资本市场加快内部整合,鼓励央企以获取关键技术、核心资源、知名品牌、市场渠道等为重点进行并购重组,推动质量和品牌提升。
截至2016年末,中央企业有102家,2017年将继续推进中央企业间的重组整合,将央企数量压缩至100家以内,但这并不是央企的终极目标。央企数量要根据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要求来确定。同时,央企重组整合也不是只做“减法”不做“加法”。实际上,国资委组建以来,在主要做“减法”的同时也在做“加法”,如组建了中国商飞公司、中国航空发动机公司、中国铁塔公司等,将来条件具备,在推进网运分开改革后也可能组建油气管网集团公司。
央企重组整合是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环节,不能把央企重组整合简单地理解为减少户数,也不能理解为单纯的做大规模,央企重组整合的目的是为内强企业素质、外优市场表现,为行业产业调整优化、转型升级,为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为有力应对全球范围内市场竞争加剧、行业产业大调整的严峻挑战。因此,重组整合应与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其一,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步伐,如输油、输气管网、电网及通讯网,这些自然垄断性的管道网络应逐步独立出来;其二,推动强强联合,应在不影响国内市场充分竞争的情况下,进行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将相关企业重组整合起来;其三,剥离资不抵债的亏损企业,提高企业效率,提升企业活力与竞争力;其四,从一些国企不具竞争力的充分竞争领域逐步退出,让国企高管持股或民营资本参股。需要注意的是,2017年重组整合要确保社会和企业稳定,尽量避免企业大规模破产和职工大规模下岗。同时,要切实加强党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领导。
民航电信军工混改将提速
中国证券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如何理解混改是“突破口”?2017年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的混改有哪些期待?
季晓南:把混合所有制改革确立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国企改革的新提法,也是对混改的新定位,使混改具有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和重要使命。所谓国企改革突破口,可以理解为对整个国企改革具有突破性、带动性作用的改革。2016年主要是进行混改试点,2017年应加大面上推广力度。
国企推进混改至少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混改要与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要努力体现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二是混改要与垄断行业改革相结合。垄断行业改革一直是国企改革的难点,也是混改面临的一块硬骨头。目前,民营经济国内投资比重大幅下降,不少民营企业纷纷到海外进行投资,如何增强民营企业家信心,调动民营企业国内投资的积极性,这是稳增长需着力解决的问题。垄断行业进一步向民企开放,并把优质资产拿出来进行混改,这对尽快扭转民企国内投资大幅下降局面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17年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七个领域的改革必须迈出实质性步伐。国资委提出将民航、电信、军工这三个行业作为垄断改革的重点,相信这三个行业的改革将加速。除这三个垄断行业混改,近日,中国石油集团网站发布通过混改指导意见的消息,明确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思路,可以相信,其他领域和行业的国企混改也值得期待。三是混改要与解决国企办社会智能和历史遗留问题相结合。帮助实施混改的国企尽快解决剥离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使国企能够、使民企愿意进行混改。
此外,整体上市应成为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着力点。从这些年国企改革实践看,集团公司全部资产或绝大部分资产能进入上市公司的应尽可能进入,尽量不要留“存续企业”;集团公司有多个主业的,可以装入不同的上市公司,以获取最大的“上市红利”和资产增值。
不过,与推进混改一样,整体上市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层面的改制上市,也面临不少复杂的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如大量低效无效资产如何处理、大量富余职工如何安置、国有股份持股主体如何确认等。同时,“一股独大”问题的解决也涉及资本市场的承受能力等。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有效解决均需攻坚克难、假以时日。
商业类央企可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中国证券报:作为管资本为主的重要实现途径和重要组织形式,国资投资运营公司组建正进一步提速,未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大概会形成怎样的规模?
季晓南: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17年应加快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目前,中央企业对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大多表示出很高的积极性,应加快这方面的改革步伐。同时,要围绕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进一步转变国资委监管职能和工作方式,将属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职权尽快授权于企业。同时,应积极开展政府直接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试点。
目前,国资委监管的企业大多从事实体经济活动,且多属商业类企业。除诚通集团、中国国新等少数央企定位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外,商业类央企大多可以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当然,由央企牵头组建的各类基金,如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等,从广义上讲,也应定位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适应加大资本运作的需要,今后由国有资本牵头组建的基金还会不断增加,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家族成员也会不断增加。
作为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的重大举措,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至少需把握好以下三点:其一,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不是一般性的重组整合,重点是改出以管资本为主的新体制,改出市场化经营管理的新机制,改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新模式;其二,不是所有国企都需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或运营公司,如归入公益类的国有企业,大多可能就不需要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或运营公司,少数实行事业单位的中央企业,如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目前也难以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其三,不是所有国企都必须装入投资或运营公司,《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依法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其他直接监管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显然,未来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还会存有一部分国资委直管的企业。总之,改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既要加快步伐,又要因企制宜,不能“一刀切”。
“加减乘除”并用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证券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成为2017年经济工作主旋律。下一步央企在去产能和去杠杆等方面将如何着力?
季晓南:中央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综合运用好“加减乘除”四个法则,尽快提升质量和效益,扭转利润总额增长缓慢局面。积极做好“加法”,主要是立足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和重要领域,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增长新动力,拓展中央企业发展新空间,同时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全球布局。主动做好“减法”,主要是支持和推动中央企业兼并重组、优胜劣汰,加大亏损企业治理力度,积极盘活存量;压缩过剩产能,稳妥化解产能过剩风险;处置特困企业和僵尸企业,处置非主业低效资产;压减管理和法人层级,实现瘦身健体;进一步减少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具体管理,激发中央企业的活力和动力。全力做好“乘法”,主要是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体制、机制、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创新,尽快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培育中央企业持续增长的“乘数因子”。努力做好“除法”,主要是推进中央企业进一步降本增效,提高运行质量效率;降低资产负债率,减少财务费用支出;打造高回报率、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盈利业务和特色优势项目,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
在去产能方面,按照要求,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压减中央企业钢铁、煤炭现有产能的15%左右,争取用两年时间压减现有产能的10%左右。在此基础上,使专业钢铁、煤炭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电煤一体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其他涉煤中央企业原则上退出煤炭行业。同时,加大僵尸企业清理退出力度,争取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僵尸企业”处置任务,重点是完成345户符合“僵尸企业”标准的大中型中央企业的清理退出。
在去杠杆方面,近两年,中央企业使应收账款规模压缩15%以上、库存时点规模压缩8%、资金集中度由57%提高到70%以上。同时,力争实现降本增效1000亿元以上,通过努力使中央企业的特困企业亏损额每年下降20%,亏损面缩减50%。
可以相信,通过综合运用“加减乘除法”深化中央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企业的活力、竞争力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将明显提升,质量和效益将显著改善。
为资本市场带来新机遇
中国证券报:资本市场对国企改革十分关注,国企改革的一些重大动向往往成为资本市场的兴奋剂。2017年深化国企改革将给资本市场带来哪些新机遇?
季晓南:2017年国企重要领域实质性改革步伐将大于2016年,将给资本市场带来许多新机遇。国有企业兼并收购、重组整合、混合改革、员工持股及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均蕴含着极大商机,可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提供新动能。2017年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利润有望实现明显回升,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效益也有望得到改善,从而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迈出新的步伐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爬坡迈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刻,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加强监管、完善制度的阶段,呈现出夯实基础、稳健发展的特征。如果国企改革措施能落到实处,重要领域改革能取得实质性突破,无论是对我国经济加快转型,还是对资本市场更好发展,均会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要通过国企改革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为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迈上中高端进一步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