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对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更加明确的揭示
会议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明年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可以说,中央经济工作已经连续六年定调“稳中求进”。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去几年稳中求进虽然是经济工作总基调,但基本没有展开论述。这次突出强调和展开论述,并提到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和做好经济工作方法论的高度,寓意深刻,针对性很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特殊意义在于:一是要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二是要特别注重采取果断的措施化解各种经济风险;三是奋发有为的改革也要把握好有利于稳的度。
其二、对宏观经济形势总的特点和势头的研判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的是“稳中有进,稳中有好”,今年强调“缓中趋稳”,说明经济下行的压力还有,但逐渐放缓,稳增长的效果已经表现出来了。一些经济数据表明,经济企稳和筑底的迹象开始出现,也就是说2017年很有可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的底部。强调“稳中向好”,说明中央目前对经济下行压力一直很关心,但坚持底线思维,保持着战略上的定力。从各种情况上看,中央对经济增长适当放缓是有容忍的、认可的,不搞量化宽松,不搞大水漫灌,不追求以往那种高增长或超高速增长。由于经济增长中结构调整向好的方向发展态势明显,更是增加了信心,留出空间,注重结构调整,登高望远,更加注重经济成长的质量和效益。
其三、对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和来之不易的“十三五”良好开局成绩予以充分肯定
2016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推进改革,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去年是“重大风险挑战”,因为发生了股市的剧烈波动。今年把“重大”去掉,说明今年总体上还是控制住了风险),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预期,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今年实现6.7%的增长可能没有悬念),质量和效益提高(服务业发展很快)。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台,对外开放布局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展开,贫困人口预计减少1000万以上。生态环境有所好转,绿色发展初见成效。这些亮点表明,我们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的情况下,稳中求进、守住底线、久久为功取得的,必须充分肯定。
其四、从四大方面对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行了冷静理性的研判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明了经济运行问题,讲了四个主要方面: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聚,部分地区困难增多等。由于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增强。因此,对这些风险不能小看,要精心防范,要增强防风险的责任意识,要敢与风险赛跑,要跑在风险前面,要敢于亮剑。由此看,中央对速度关心但不是非常担心,担心的是结构、质量和风险。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这里,中央特别强调了问题的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治理的药方是什么呢?必须向深化改革求解。当下,最重要的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求,走出困局、僵局、危局。
其五、初步确立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
这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把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以前也提,多是讲认识、适应、引领,这次把“适应”改成了“把握”,更强调主动性、积极性。第二,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引导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提出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套政策框架。第三,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这三个层面的归纳提炼,表明党中央对经济形势作出的重大判断、对经济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对经济工作思想方法作出的重大调整,经受了实践检验,是符合实际的。用三个“重大”,说明党中央思路和方法逐渐调整完善起来,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更加提高,也更加自信。
其六、对明年经济工作总体部署基调不变,对财政货币政策进行微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上这些内容,与去年大体相同,基调没有变。但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还是有了调整。中央提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从三季度开始加了个“有效”,过去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现在是积极有效,更强调结果,即注重财政的精准性、有效性。财政资金安排要围绕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来安排。去年是明确要求“加大力度”,现在强调“有效”,这个变化还是很明显的,意图也很明确。货币政策提出要保持“稳健中性”。过去是“稳健灵活”,现在是在稳健后面加了个中性。也就是说既不会“左”,也不会右。考虑到下一步加强监管、去杠杆会继续发力,货币供应实际执行与2016年比较有可能会偏紧些。中央的调子是防风险,重点是防范金融风险。重提“增强汇率弹性”,说明对汇率波动的容忍性会继续加大。中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这里的“抑制资产泡沫”,说明中央下决心要让经济理性增长,防范金融风险成为中央最重视、最操心的重要经济内容。
其七、突出强调明年的四项重点经济工作和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会议指出,2017年经济工作有四个重点: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说明,更加注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挤出房地产泡沫,把发展实体经济提到“振兴”的高度,这表明对近年金融投机、资本脱实向虚的担心和不满。具体来讲,第一,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强调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政策措施,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提出“实质性”三个字,表明中央对“三去一降一补”的期待,要有勇气产生些突破。第二,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值得重视的是要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既要抓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又要想办法解决农民卖粮难等。第三,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这里提出的发扬“工匠精神”,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很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第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盘活城市闲置和低效用地。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要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立法,加快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发展。加强住房市场监管和整顿,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
其八、按照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的要求更好发挥改革的牵引作用
2017年最重要的改革有可能是国资国企改革,12月初的政治局会议已经释放明确信号,之前的说法是“财税、金融、国企等重大改革”,现在是“国企、财税、金融”。这表明中央提出要加快改革步伐,深化国企国资改革被放在重要位置。近两年社会上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有不少争论的,混改有点进退两难。现在中央强调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令人眼前一亮。中央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所以,2017年央企兼并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可能出现大的动作,值得期待。中央重申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扩大开放,意在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特别提到要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抓紧编纂民法典,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这对提振企业家信心、增加民间资本投资意义重大。坚持有错必纠,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这些内容给了市场一个重要明确的信号。说明中央对依法保护产权高度重视,对稳定企业家信心空前重视,对扩大民间资本投资非常期待。会议还提出要稳妥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落实推动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快制定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总体方案,抓紧提出健全地方税体系方案。要深入研究并积极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央提出要完善跨部门的统筹机制,加强对财税、金融、土地、城镇化、社会保障、生态文明等基础性重大改革的推进,既制定方案又推动落实。抓好重大改革顶层设计,也要充分调动地方和基层推动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内容,都有极大的含金量,如能够落地开花,必将是春色满园关不住,非常值得期待。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