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田涛:机会主义是创新的敌人

发稿时间:2016-12-27 15:33:27
来源:中国改革网

  【编者按】:2016年12月17日,中国改革(2016)年会暨创新驱动高层研讨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本文是华为公司高级顾问田涛的演讲内容,题目系编者所加,未经本人审核。

  我重点讲一个话题叫做机会主义是创新的敌人。华为创立于1987年,在过去28年每年都持续实现了高速增长。去年的销售额是3950亿元,今年预期会达到5500亿人民币。华为有17万6千名员工,其中50%左右是从事研发的,也就是说两个人中有一人投入研发,是全球最大规模的研发队伍。华为过去28年累计申请的专利有接近8万件,授权专利应该有5万到6万件。过去28年,华为始终高度聚焦于通信管道这样一个领域,没有做过一寸房地产,没有做过任何产业多元化,即使在通信领域,也充分聚焦核心产品和面向未来的研发。比如说著名的小灵通,曾经可以给华为带来年百亿人民币的销售额,只需要投入三千万人民币和几十个研发人员。但是任正非坚定地拒绝了这样一个落后的技术。2002年为此公司引起了很大的动荡,任正非也遭遇了很大压力.2002年任正非有一次在北京跟我交流的时候,反复念叨一句话:华为是一家有理想的公司。28年,华为始终高举理想主义+现实主义的旗帜,在通信管道领域持续厚积薄发,从而构筑华为在全球通信领域的领导者地位。但是未来的世界充满了政治不确定性、经济不确定性和技术颠覆性的不确定性,华为要想在未来以人工智能、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为主的三大技术革命中,持续保持一种引领者地位,挑战也是相当巨大的。

  过去28年,华为长期坚持销售额10%以上投入研发,去年研发投入是95亿美金,也就是600亿人民币,今年研发投入预期有120亿美金。这样一个高密集的人才和资本的投入,就是为了让华为从过去与西方公司的不对称竞争走向对称竞争。未来,华为要想在行业保持长期竞争力,其根本依然是,还要坚持拒绝机会主义、拒绝多元化。华为未来每年研发投入的30%要用于基础研究的投入,以2016年为例,120亿美金中的30多亿美金要用于基础科学的投入,同时允许基础科学投入有50%的失败率。这样一种投入主要投向哪里?开放式的和全球高校、研究机构展开合作。用华为一位员工的说法,华为拥抱世界,世界就是华为的。今天华为17万6千名员工中接近5万人是外籍员工,这些外籍员工的多数是高中端的研发人才和市场人才。华为在全球16大研究所,几十个小的研究机构中一些核心的基础专利大多是外国科学家和中国专家共同研发。比如华为意大利米兰研究所代表全球IP微波研究的顶尖水平,所长是一位意大利科学家,研究所有30多位专家,但是华为中国有700多个开发人员做它的开发支撑。华为坚持长期聚焦于通信管道领域,但是同时,华为坚持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吸纳全球各类能力中心的能力资源,这是华为创新的核心点。

  华为创新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客户需求导向。为什么28年华为的研发战略没有出现过重大战略性的失误?就是因为华为有一个坚定的创新理念,这就是客户需求导向。客户需求分两方面,一方面是客户现实需求,眼前需求。作为一家卓越的公司,既要充分满足客户现实的需求、眼前的需求,同时又要面向未来高举理想主义的旗帜,开放性的挖掘客户的隐性需求、潜在需求。华为可以说很长时间是一个产业的追随者,是一个最大程度的贴近客户现实需求进行跟随式创新的公司。但是,华为在向西方公司学习的过程中,也不断在很多方面追赶和超越自己的竞争对手。比如说IP微波,无线产品分布式基站、SingleRAN基站等等,华为远远超越了自己的竞争对手。但即使这种架构式的颠覆式创新,主要还是来自于客户需求。华为在全球跟客户建立了28个联合创新中心,从而构建了华为最敏感、最迅速的感知客户未来需求的组织架构。

  华为的创新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有技术的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但这些创新背后最根本的是它的制度创新。传统的股东利益最大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概念。华为探索出了人才雇佣资本的理念与实践。华为的股东结构中有8万4千500人是公司的员工,创始人任正非今天只拥有1.01%的股权,而且没有任何外部资本股东。华为也不是一家上市公司,正是因为它不是一个被股东利益所驱使甚至所绑架的公司,所以它可以在创新方面有更多的战略冒险,有面对未来的八年十年的战略投入。这是华为制度创新的一个根本前提之一。有人认为,正是华为劳动者全面持股的这样一个机制,带来了华为根本性的创新进步。

  但是在我17年近距离的观察中,我认为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不是根本。根本是华为坚守的是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什么叫做以奋斗者为本,就是那些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的劳动者,尤其是知识劳动者,他们应该从公司的发展中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过去28年,华为的股东收入跟劳动者的收入比例是三比一,也就是说劳动者获得了三,股东获得了一。

  华为正是坚持了劳动者优于和先于股东分配发展成果的这样一个理念,才带来了17万人的合作奋斗,奋发向上。

  从华为的实践中,我们也许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看一家企业有没有长远未来,也许可以看两个指标,一个是研发投入在销售收入中的占比。华为研发投入始终占销售额10%以上,未来还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第二是劳动者的收入比例,华为员工过去20年的年平均收入之和(含工资、奖金和福利)是股东收入的3倍。【《改革内参》记者孙铮整理】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