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指出,在“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增长难题是传统比较优势正在迅速丧失。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的传统比较优势,正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步提高而日渐式微。在过去的10年,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以平均每年10%的幅度递增,名列世界重要经济体前列,使得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成本的迅速攀升。在成本优势日渐消退的情况下,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下降。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徐林认为,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来自于“创新”。驱动经济发展,重在产业发展与政策机制的创新,必须通过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应在传统比较优势丧失的过程中,尽快建立以附加值不断提升为特征的动态比较优势。作为“十三五”规划的任务目标之一,“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不仅需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强化创新意识,也需要政府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激励机制建设,让创新驱动政策实现精准发力。徐林从完善产权保护,改革财税、金融、社保制度,推进城市化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具体诠释了以创新驱动引领民营经济发展的核心要义,以及民营企业可以发挥作用的广阔空间。
完善产权保护极大提振了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下称《意见》),这是我国首次以中央名义出台产权保护的顶层设计。针对一些法律制度对不同所有制产权保护不够同等,对非公有产权保护弱于对公有特别是国有产权保护的问题,《意见》明确,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另外,针对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违规经营行为,《意见》也指出,坚持有错必纠,严格遵循法不溯及既往、罪刑法定、在新旧法之间从旧兼从轻等原则,以发展的眼光客观看待和依法妥善处理改革开放以来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
徐林认为,《意见》明确了执政党和政府加强产权保护制度的立场和决心,为产权制度创新提供了依据。在创新驱动发展的现阶段,国家对私人产权、创新收益权的保护,是对创新激励机制的有效完善。
改革财税、金融、社保制度为企业增效减负
徐林指出,税制改革迫在眉睫,降低企业税负对完善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提高竞争力至关重要。从宏观角度出发,中国的总体税负与其他国家相比并不算重,但中国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决定了我国绝大部分的税收都来源于企业,这造成了企业税负偏重。此外,流转税的存在也令处境相对困难的中小企业无法摆税负压力,企业成本被拉高,企业的生存压力加大,使得企业竞争力大大降低。
与此同时,金融的普惠性也亟待提升。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直接融资比重偏低,间接融资比重偏高,企业杠杆率高居不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必须依靠金融政策的普惠性和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有效性来解决。”徐林说。
徐林认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也是我国未来面临的一大难题。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还面临着城乡差距较大、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较低、财务的可持续性较差等问题。对于企业而言,一方面感觉替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带来的成本压力,但另一方面对整个保障体系而言,还面临着“入不敷出”的压力。这需要通过综合施策的改革来加以解决,既要研究如何降低企业的社保费率,还要研究延长缴费年限等举措,做到“两不误”。
基础设施建设为民营企业提供新机遇
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会达到60%左右。城市化进程将带来大量的城市建设需求,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创造出可观的市场空间。
“十三五”规划提出,我国计划新修建高速铁路1万公里,使得2020年高速铁路的总运营里程达到3万公里;计划新修建高速公路3万公里,使得2020年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15万公里;并计划新建50个机场,500个通用机场……对此徐林认为,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蕴藏着无限商机,大量盈利性的基建项目都欢迎民营企业的参与。“市场主体参与建设并运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般来说效率会更高。”
目前,全国尚有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没有实现脱贫。“十三五”规划指出,我国要继续落实精准扶贫方略,确保到2020年,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徐林认为,尽管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但党中央高度重视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展现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在扶贫开发事业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响应全国工商联“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号召,帮助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截至2016年上半年,全国已有22000多家民营企业通过投资项目、安置就业、捐款捐物等多种形式,与21000多个贫困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
徐林认为,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我国扶贫开发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