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潘法祥:绿色发展“仙居探索”

发稿时间:2016-12-26 14:40:34
来源:中国改革网作者:潘法祥

  【编者按】:2016年12月17日,中国改革(2016)年会暨创新驱动高层研讨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本文是浙江省仙居县副县长潘法祥的演讲内容,题目系编者所加,未经本人审核。

  仙居,地域面积2000平方公里,是浙江东南部一个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在公元1007年,宋真宗皇帝就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钦赐县名为仙居。

  近年来,我们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建设中国山水画城市的目标,积极倡导绿色化的价值取向和生产生活方式,2014年,仙居县成为国家环保部批复的中国首批国家公园试点,2015年,又成为了浙江省首个县域绿色化发展改革试点县。作为全省绿色化发展改革先行先试地区,我们以生产循环化、生活低碳化、全域生态化、治理现代化、福祉共享化为目标,通过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和体制机制,走出了一条后发地区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生态文明新路子,创出了具有浙江特色、仙居特征的地方改革经验。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有以下三方面:

  一、用“三大体系”谋划县域绿色布局

  一是建立组织体系。我们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县域绿色化发展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绿色化发展改革试点推进办公室。组建了绿色经济、绿色生活、绿色城乡、绿色环境、绿色治理等五个工作组;我们定期召开工作组专题会、联席会议,以及绿色头脑风暴活动,研究和探索绿色化的发展改革思路,从顶层设计和健全制度入手,全力推进这项改革工作。

  二是建立指标评价体系。我们率先出台了全国首个县域绿色化发展指标和评价体系,按照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环境、绿色机制4大一级指标进行分类,创新性提出绿色化发展指数概念和“绿色政绩”评价体系。我们还制定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探索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从政策导向和考核导向坚定干部绿色发展决心。

  三是建立绿色创建体系。产业层面,我们要求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部门制定相关行业绿色标准,着力构建以“低投入、少污染、高产出”为核心的产业绿色标准体系。社会层面,我们在村居、学校、企业、机关、医院等十大领域,开展绿色示范创建活动,制定绿色标准,签订绿色公约,普及绿色理念。

  二、用 “三个倒逼” 实现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一是倒逼生产方式转型。我们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并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围绕打造高端农业的目标,利用国家台湾农民创业园平台,坚持把绿色、有机标准贯穿于选种、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保障链。重点发展绿色、生态、精品、观光休闲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电商化营销,扩大绿色农产品品牌效应。

  围绕打造绿色制造业高地的目标。按照“工业进园区”的要求,实施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引导现有医药企业整体向工业园区搬迁,将低散小企业限时关停。同时,全面实施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将全县企业根据亩均产出和排污量、用电量,划分为ABCD四级,差别化运用土地使用税、排污费和电价等政策杠杆,倒逼企业提质增效。

  围绕“全域景区化”的目标,加速旅游与文化、农业、体育等深度融合发展。仙居是国家全域景区化的试点县、浙江省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我们在青山绿水间孕育经济新形态。在体制上:组建了全国首个县级生态文明旅游管理委员会。农旅融合上:打造了四级花海品牌,油菜花、杨梅、向日葵3个观光带,被列入农业部150个“中国美丽田园”名录。文体融合上:我们依托神仙居(5A)、绿道(4A)等景区打造了高空扁带国际挑战赛、绿道国际马拉松等赛事品牌活动。招商项目上:2015年以来,签约旅游项目80多个,投资300多亿,这些项目与文化、养生、旅游等元素很好的融合。

  二是倒逼生活方式改变。我们借浙江省“五水共治”的东风,在治污上掀起两大革命。首先是率先实施“全域人畜分离”革命,我们全面拆除了村居内猪圈牛舍、危旧房,在村外集中建生态养殖小区,并进行沼液处理和有机肥集中回收利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已全覆盖,有效改变了沿袭千年的生产生活陋习。第二是率先实施河道管理“河长制”, 仙居境内溪流密布,母亲河永安溪和38条支流的河段水质,常年保持二类标准以上。但是曾几何时,溪流沿线小作坊星罗棋布,污水直排,非法采制砂屡禁不止。为破解治水治污困局,我县从2012年起,实施河长制,由县长担任总河长,在乡镇、村任命中河长、小河长;这一举措在全省“五水共治”中得到全面提升和推广。仙居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清三河”达标县,获浙江省治水“大禹鼎”。

  三是倒逼城乡面貌转变。我们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城乡建设与发展的各个环节,坚持把城做精,把镇做特,把村做美,打造具有仙居特色、仙居风格、仙居气派的中国山水画城市。我们以211公里的永安溪绿道为主轴,建设一张492公里长的滨水绿道网,打通城乡连接线,打造全域生态廊,使绿色发展与绿色民生紧密结合、相得益彰。目前,绿道已建成102公里,被誉为“中国最美绿道”,是免费开放的国家4A级景区,并获得住建部颁发“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中国绿道。另外,我们通过在乡村开展“美丽乡村”“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专项行动的组合拳,开展集中整治活动,使往日破败的旧村落,如今都改造变成了粉墙黛瓦、绿树红花的乡村休闲好去处。

  三、用“三大机制”创新政府绿色治理

  一是在管理体制上促整合。我们根据地域特色,将全县20个乡镇街道划分为“六大协作区”,协作区内统一产业规划,统一公共服务,推动区域资源共享、发展共赢。在重点工作和项目攻坚上,建立现场联合办公、联合执法、组团破难等机制;在审批服务上,建立“高速绿色通道”,实施多部门“并联审批”,极大缩短审批流程。

  二是在发展保护机制上促融合。发展模式上:我们瞄准产业融合趋势,在“十三五”规划中,打破传统产业边界,提出“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化”三大百亿产业。生态保护上:我们开展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括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地质公园4个区块整合,作为仙居国家公园的核心区(302平方公里),并将全县其他区域作为加盟区,并出台了全国首个县级“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承办了第九届中德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研讨会。同时,我们争取到法国开发署7500万欧元的低息长期贷款,通过开展国际合作,推进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建设。

  三是在共建机制上促和合。我们积极构建以政府主导绿色行政、企业主体绿色生产、媒体主流绿色宣传、社会组织绿色参与、公众践行绿色消费、专家学者发挥绿色智慧的合作模式,动员全县超过200个义工组织和1.5万名志愿者参与绿色宣传和实践活动,形成完整的绿色协同治理体系。

  【《改革内参》记者赵琳整理】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