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锦认为,所谓触底,实际是找到一个能稳得住的中速增长均衡点。他强调,中速增长平台要重视质量和效益,具有可持续性,真正稳得住新的增长动能很重要。
谈及当前中国经济有哪些新的增长动能,刘世锦从行政性垄断基础产业的开放、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行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开放、“互联网+实体经济”以及新能源、人工智能的前沿性创新等六大方面分享其观点。
第一,我国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行政性垄断的基础产业,比如石油、天然气、电力、电讯、铁路及金融等领域。这些领域真正有利于提升效率的有效投资并不多。刘世锦表示,只有这些领域开放市场、加强竞争,才能真正降低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营和生产成本。
第二,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进展不如预期。“这项改革现在不能再拖了。”刘世锦认为,这不仅有利于解决部分城市房价高的问题,也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人口均衡配置、大都市圈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密切相关。
第三,在经济放缓、竞争加剧、产业分化的背景下,部分行业和产业正在转型升级,需要相关部门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和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而并非用一些行政性的办法搞“拉郎配”。
第四,包括医药、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在内的现代服务业,不仅发展潜力巨大,也是投资重点。如何在该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同时,加大对内开放力度,也是下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议题。
第五,新兴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实体经济”近年来的迅速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但近期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刘世锦说,如何在创新中实施监管,在监管中促进创新,都对监管理念、监管能力、监管水平提出了很大挑战。
第六,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前沿性科技创新,也呈现出好的发展势头,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刘世锦认为,当前最大的短板是基础研究、大学教育、自由探索体制机制的形成。“这个短板如果不补上,中国成为真正创新型大国的基础则不会牢靠。”刘世锦同时提醒,谈新动能不能只盯住以前没有的新东西,这六大新动能中,前五大动能都是所谓的“老经济”,或者说传统经济领域,要形成新动能就要靠改革和创新,也就是说,“老经济”要加上新体制、新机制、新技术、新商业模式。
近期汇率波动、民间投资减速都与预期有关。“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对稳定预期尤为重要,稳定预期不能仅靠过高的不切实际的增长指标,而要靠稳定且具有执行力的改革预期。”刘世锦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