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初冬的北京,我们又如约相聚在一起,隆重召开第十四届中国改革论坛。在此,我代表会议的举办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向与会的领导和各位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刚才,连维良同志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发表了重要讲话,系统总结了今年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重要进展,阐述了明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基本考虑。我们改革战线的老前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研究会原名誉会长高尚全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委党组和各位领导给予中国改革论坛的关心支持,我们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刚刚落幕的党的十八届六中会会,充分肯定了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取得的新的重大进展。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研究全面依法治国,五中全会研究“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布局,六中全会研究全面从严治党,恰好构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为明年下半年召开的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过去的一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攻坚的一年。2015年,中央审时度势提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紧扣了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的阶段特征,以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以结构优化要素供给的质量和效率。近期的工作重点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长期的工作重点是通过深化改革,增加有效制度供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通过深化改革培育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改革开放带来30多年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增速进入换挡调整期,增速从2010年的10.4%一路下行到今年的6.7%。尽管近年来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需求刺激政策,增发货币、降息降准、增加公共投资,但传统增长动力正在衰退,需求侧调控政策的效果不断递减,高投资、高消耗、高出口拉动经济的旧模式不可持续。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既有国际因素、周期性因素,也有供求结构性失衡的因素,而供给侧的最大问题,正是制度供给不足,束缚了实体经济的创新动力,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不断降低。为了保持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改革为根本手段,清除不利于生产要素供给和合理配置的体制障碍,实现新的动能转换,培育新的可持续的增长动能。
一年来,在供给发力、需求加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作用下,我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有进,保持在合理区间,需求在趋稳,结构在优化,动能在转换,预期在改善,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实现。但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支撑动力依然不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任重道远。
全面深化改革已经3年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出台的改革举措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抓落实的任务之重、压力之大也是前所未有。今年以来,中央已召开11次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通过了82项改革议题和方案。对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工作机制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要求。不忘初心,坚持改革,就要重温和把握好以下一些重要思想。
关于改革的本质和动力。改革是一场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必须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基本取向,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改革,自觉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推进各项工作。现在有各种改革者,谁是真改革,谁是改革的促进派?关键要看是不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要一如既往地鼓励创新和探索,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形成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的用人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全社会形成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风气。
关于改革的主要任务。全面深化改革的头三年是夯实垒台、立柱架梁的三年,2016年要力争把改革的主体框架搭建起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改革,它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新发展理念是相通的,核心是体制机制创新,最终目标是形成经济增长新机制。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经济结构的制度性问题推进改革,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为提高供给质量激发内生动力、营造外部环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对全面深化改革决心的重要检验。要认识到改革有阵痛,但不改革就是长痛的道理。现阶段推出的短期调控手段,要注意与改革目标一致起来;问题导向的结构性改革要与目标导向的市场化改革一致起来。在落实“三降一去一补”五大任务的同时,要不忘初心,直面各种矛盾,增强改革定力,坚持目标导向,抓住改革时间窗口,抓紧推出国有企业、财政金融、价格体制、土地制度、社会保障、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进关键性、基础性的市场化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关于改革的推进方式。改革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要坚持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有关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6-2020),明确了改革的任务、路径、成果和时间进度。要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组织好规划实施工作,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要突出重点,牵住改革的“牛鼻子”。既抓重点领域、重要目标、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坚持抓重点和带整体相结合,重点突破和渐进推动相衔接。关系全局的改革,特别是涉及重大制度创新的改革,要重点搞好制度设计,统一行动。要准确把握改革试点方向,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发挥试点对全局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对探路性质的改革试点,要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注意总结发现问题,该完善的要完善,可复制推广的要及时推广。要加强对各项改革的全面评估,把改革举措放在实践中去检验,让社会来评判,让人民来打分,看改革是否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是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
今年以来,中央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也积极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出台了一系列关键性重大改革。例如:在政府管理体制方面,推出了商事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实施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模式,出台了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方案,正加快总结和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等等。在财政税收、农村改革等方面,中央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央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意见、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分别是调动和保护地方、农民、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积极性的重要文件。在完善市场体系、保障公平竞争方面,今年夏天中央还推出了关于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强调坚决维护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保障机制,按照市场准入和退出标准、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标准、影响生产经营成本标准、影响生产经营行为标准等,对有关政策措施进行审查,从源头上防止排除和限制市场竞争。上述重大改革决策,都是建立成熟定型的市场经济所必需的,可惜宣传的不够,具体措施的落地各地各部门步伐也不统一。体改研究战线的同志要多为这些重大改革鼓与呼,为这些重大改革落地生根建言献策。
中国的改革是一场涉及13亿人民前途命运的深刻革命和社会实践。中国改革已经走过了38年的征程,一路风雨兼程,改革者一直是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框架正在逐步确立,改革的深化和推进既面临不同思想观念的碰撞和干扰,也备受经济下行困难的压力和挑战。这就要求中国的改革者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大胆探索,开拓创新。这是中国体改研究会不懈坚持的宗旨,也是每个改革人承担的历史责任。让我们不忘初心,团结奋进,为中国的改革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