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把握“一带一路”契机 探索山区治理新路

发稿时间:2015-03-12 00:00:00
来源:人民论坛2015年03上作者:作者: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

【调研由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写入决议,“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被不断提升到国家改革与发展的大局与谋局之中。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东牵亚太经济圈、西连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迎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发展契机,连云港市赣榆区厉庄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结合山区发展实际,通过开发特色果蔬基地、清洁能源、生态农业等,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科技化、休闲化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效促进全镇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实施“四位一体”的山区创新治理战略,带动兴农富民,推动山区善治,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

人民论坛特组织调研组对厉庄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山区治理路径等相关实践展开调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厉庄山区治理的经验与成就

近几年来,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强化配套、打造产业、突出效益、擦亮品牌”的山区治理策略,赣榆区厉庄镇打造了“四位一体”的山区创新治理战略,通过建设二龙山光伏农业基地、谢湖万亩大樱桃基地、3000亩蓝莓产业基地等六大“农”字号产业基地,大力发展规模高效农业;科学规划,积极引导山区广大群众走科技成果转化之路;加大丘陵山区治理,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全力打造丘陵山区开发富民之路。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治理,厉庄镇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荒山秃岭发展成为集农业部“中国大樱桃之乡”、环保部“国家级生态村”、国家旅游局“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江苏省文明镇等荣誉为一身的现代城镇,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山区治理、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等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以山区治理促现代农业建设的五大创新思路

因地制宜,带动群众参与山区治理。厉庄镇地处丘陵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土地保肥保水能力差,基本生产条件比较薄弱成为制约山区群众发展致富的主要问题。为了有效开展山区治理工作,方便山区群众进行农业生产,厉庄镇政府因地制宜,重点开展土地治理、水土保持、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以及水源工程和道路建设“两大工程”。政府一方面组织利用挖掘机、开沟机等现代装备进行整改,一方面发动农民自愿投工投劳,群策群力地提高土壤改良的效率。既解决了山区用水难题,又防止了水土流失,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得到加强,提高了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为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山区人民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立足农业,打造山区农民致富新通路。发展现代农业是转变农民增收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为改变以往“人人包地,户户种田,农林牧副各业兼营”这种小而全、低而散的经营方式,厉庄镇聘请专家实地考察农业基础条件,面对面指导,将农业划分为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区、特色果蔬生产区、珍稀苗木基地区、光伏农业发电项目等功能板块,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打通了山区农民致富通路。以谢湖大樱桃基地建设为例,通过成立专业化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土地流转为手段,吸收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组织新型农民的培训,推广反季节大棚种植新技术,提高樱桃种植效益,让农民切实体会到了兴农富民的“甜头”;依托基地成功举办六届中国赣榆(厉庄)大樱桃旅游采摘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相继前往,“赏四时风光、尝应时果蔬、品有机绿茶、享田园生活”成为厉庄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一大亮点。

创新机制,完善多方共治治理模式。以山区治理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关键在于开发机制和治理模式的创新。政府通过山区土地经营权转让、租赁、拍卖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经营模式,积极引导山区土地向专业大户、种植大户、企业开发经营等规模基地聚集,形成“政府扶持引导、社会主动投入、大户积极参与”的开发机制和治理模式。同时,通过多元化投入机制以及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有效地调动了开发业主投资、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和山区群众参与治理发展的主动性。在调研中,我们看到目前已有3000亩蓝莓产业基地、2000亩大樱桃基地等优质项目落户厉庄,不仅吸纳项目区富余劳动力参与田间管理,增加工资性收入,还为企业解决了原料供给不足问题,更为山区治理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和空间。

多元保障,健全农业发展服务体系。厉庄从政府引导支持、奖励激励保障、完善农业服务、农业人才队伍等方面努力,形成了多元化的服务保障体系。加强政府引导扶持,成立发展现代农业领导小组管理全镇现代农业项目的招引、建设、监管等工作;制定出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激励优惠措施,充分激发全镇发展规模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培训农村经纪人队伍,同时引导、协调成立各类农村合作组织,深化现代农业队伍保障;提供政策、技术、信息、资金等全方位系列化服务,增强投资信心、降低建设成本。据了解,在厉庄镇落户的每一个项目,都可以享受到优惠的投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管委会配备了专门的服务机构为投资立项者积极办理各项审批手续,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矛盾纠纷,以保障项目的快速推进。

秉持生态思维,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秉持生态思维,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压力问题,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厉庄将生态思维贯穿到山区治理、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中。在丘陵山区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在充分保护自然植被的基础上,因山制宜,发展特色果蔬种植,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进一步改善丘陵山区的生态环境;在农业生产方面,按照无公害、无污染、安全、绿色、环保的原则,建设生产、加工、储藏、销售一条龙的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同时,不断探索清洁能源建设,建立的光伏地面电站项目已经成功并网发电,惠及村民。

“一带一路”发展契机下的价值取向

伴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连云港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作为连云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厉庄也将承担起更多的时代使命。未来,厉庄应适时调整规划,秉承开发治理、资源整合、要素集中、做强产业等理念,不断提升发展治理经验,将厉庄打造成“一带一路”文化旅游、科技农业综合性样板工程。

拓展价值链条,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被列为2015农业工作的首要内容,而建设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是农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因此,未来厉庄应加快开发文化产业与生态农业的联动发展项目,如将大樱桃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成文化创意与实体经济深度结合的典型示范项目。同时,拓展延伸农业全产业化价值链条,如探索以天然地热温泉为优势资源的综合性文化休闲度假项目,以生态休闲、文化养生、理疗康复为核心的配套项目,以文化产业发展带动生态农业、旅游度假及其他特色的科技类标准园区等,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加快产业融合,提高农业对外开放程度。加快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通过资源要素整合、重点项目牵引、完善服务配套设施,拓展旅游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服务农业以及农业金融等新型样态的现代农业体系,拓展农业生产力与辐射力。同时,借助连云港“一带一路”的区位优势,立足省内,放眼国内,面向世界,发展对外农业、物流农业,不断探索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执笔:韩冰曦 、张虹,韦有希对此文亦有贡献)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