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人民币国际化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发稿时间:2014-09-12 00:00: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陆前进

  人民币国际化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人民币作为结算和支付货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被使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第一条路线是人民币“走出去”途径,包括贸易、投资和资本流动等方式,使人民币逐步成为贸易、投资和金融交易的结算、支付货币。我国资本账户的开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等一系列举措都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币的国际货币职能,增加国际金融市场对人民币货币资产的需求,也有利于理顺汇率、国内外利率之间的均衡关系,否则人民币可能会像日元那样成为一种套息货币。

  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元汇率过度波动,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很大。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希望能够改革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推进储备货币多元化,从而共同支撑起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人民币国际化正是在这一国际背景下被广泛探讨,但如何在科学战略布局的同时,推进合理的战术实现和政策落实,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人民币国际化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人民币作为结算和支付货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被使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我国在1994年进行的外汇体制改革中,将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价格并轨,这就使得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成为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是实现其国际化的前提。当时市场对人民币自由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相对乐观,但是1997—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断了这一预期。东南亚国家资本账户的开放和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是引发货币危机的重要原因,因此人们对人民币也转而持谨慎态度。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美国采取了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大量的投机资本涌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不仅这些国家的货币面临升值压力,我国的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也继续大幅增长。在量化宽松政策的冲击下,美元贬值导致外汇储备多的国家面临较大损失,因此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不断增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人民币“走出去”战略也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2008年以来,我国曾与多个国家进行双边货币互换;2009年我国开始试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2010年6月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同时我国积极推动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其成为离岸市场的人民币资金池。

  总的来说,这两次金融危机深刻影响着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开放的进程,也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开放的时机、路径和可能面临的风险。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的持续上升,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3.99万亿美元,金融市场逐步完善,金融体系改革稳步推进,这些都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后,美元、欧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问题也暴露无遗。人民币国际化已经不仅仅是战略问题,而且伴随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程,以及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体系的重构,不断融入国际政治经济变革的洪流中。

  因此,完整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要有“两条路线,两个蓄水池”的系统架构。第一条路线是人民币“走出去”途径,包括贸易、投资和资本流动等方式,使人民币逐步成为贸易、投资和金融交易的结算、支付货币;第二条路线是人民币回流路线,即通过贸易项目和资本项目等途径使人民币从国外经济体流回来。第一个蓄水池是人民币在国外要能够沉淀下来,成为一国的外汇储备,发挥自身的贮藏功能。实际上,中国的美元外汇储备存底就是美元海外巨大的蓄水池。第二个蓄水池是国内的金融市场开放,需要吸纳国外人民币资金的回流,形成人民币资金国内外的有效循环。目前,我国的人民币国际化重点还主要在第一条路线上,推出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等多种形式都是鼓励人民币“走出去”。第二条回流路线正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而在不断建设中,如允许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债券、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LP(人民币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等试点。从长期来看,两个蓄水池的建设都至关重要。人民币国际化能否被其他国家接受、能否充分发挥国际货币功能,关键是国外蓄水池的建设。这不仅需要人民币能够“走出去”,还要能够在“蓄水池空间站”住下来,不仅是交易货币,也要作为财富积累货币,从而像美元那样成为真正的国际储备货币。

  目前来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主要还是完善两条路线的建设,初步形成人民币循环的回路,为人民币“走出去”和回流创造必要基础条件。重点要推动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继续完善货币互换、跨境贸易和香港离岸金融市场的业务,如2014年4月10日沪港通的实施,就既有利于人民币“走出去”,也有利于资金回流。除此之外,还应在上海自由贸易区和深圳前海自由贸易区建设等基础上,构建离岸的人民币市场。在人民币没有完全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建设离岸金融市场将有利于人民币资金循环,把境外人民币业务做大做强。

  同时还要兼顾两个蓄水池建设。其他国家是否愿意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一是依赖于中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以保障人民币的国际信用;二是依赖于人民币职能的发挥,包括币值的稳定性、交易的便利性和投资的收益率等,这决定了对人民币资产的国际需求程度。我国资本账户的开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等一系列举措都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币的国际货币职能,增加国际金融市场对人民币货币资产的需求,也有利于理顺汇率、国内外利率之间的均衡关系,否则人民币可能会像日元那样成为一种套息货币。

  最后,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还要注意防范金融风险。资本账户的开放、汇率和利率的市场化改革的步骤、节奏和重点都要与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市场建设相协调,真正在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