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观物比德”:一个影响久远的中国传统道德观念

发稿时间:2020-06-01 14:29:47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曹兰胜

  儒家“观物比德”依据中国传统社会的生产状态,以自然物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比征人的道德品质,关照人的人格形成,遵从人的形象思维并开创“物我一体”境界,影响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生活交往和道德观念,成为中国传统社会道德治理的有效形式,维系着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而不断的文化脉搏和文明属性。

  关照人的人格形成,引领道德规范

  从先秦到宋明,儒家在建构中国传统道德体系的过程中,建构了一个由士人人格、君子人格、贤人人格和圣人人格等构成的结构严密且差等有序的人格体系,起到了对轴心社会道德规范的引领作用。儒家秉承人对天地灵气和万物精华的承袭,引入“观物比德”,以山水、金玉、松竹梅兰菊等喻人格,有效塑造着人的道德本我、自我和超我,引领道德规范。

  以山水喻人格,塑造道德本我。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因为山有刚毅挺拔且高尚无私的品质,象征着君子人格的重要内容。而水之柔美,让孔子感叹道“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儒家视山水之刚柔有如天地,对其“畏威”,更“畏德”。以山水喻人格,是从生命复归的角度,将个人的人格养成与道德本我的传统自然观融为一体,展现了道德本我。

  以金玉喻人格,塑造道德自我。金子密度高、光亮、抗腐蚀且稀有。在中国古代金子充当了货币的角色,而且成为从平民到帝王所追逐和仰慕的财富和权势象征。在人格方面,金子被喻为人对道德规范的坚守度,产生了“以金喻坚”“烈火见真金”“真金不怕火炼”等说法。同时,针对光洁细腻的玉,在中国古代社会早有“古之君子必佩玉”的风气,甚至产生了“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现象。金玉以其独有特性被比附于道德规范的社会属性和人的人格价值,促进了每个个体为道德理想献身的自我追求。

  以松竹梅兰菊喻人格,塑造道德超我。一是松,孔子开启了以松比德的先河。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在天气极寒时,植物大多凋零,松柏仍旧挺拔不落,以此比附人的坚贞不屈。二是竹,常绿不衰,中通外直。苏轼好咏竹,“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称颂竹子般的耿直人格。三是梅,“一生只为梅花恼”的王冕,借梅喻志,追逐“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士人品质。四是兰,有“人为万物之灵,兰为百花之英”之说。孔子给予其“兰当为王者香”的至高文化地位。五是菊,在传统社会中一直是吉祥之花、长寿之花和隐逸之花,象征着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及独具风骨的品质。如钟会在《菊花赋》中以“何秋菊之可奇兮。独华茂乎凝霜”赞叹其傲霜的精神特质。

  开创“物我一体”境界,维护道德底线

  在儒家看来,德即“天地自然之德”。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不是认识论上的主客体关系,而是存在论上的一体化关系,即“物我一体”。“物我一体”是道德的升华,也是儒家“观物比德”的境界追求。

  创设“格物致和”的物境,铸牢道德底线权威力。《礼记·大学》中提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物境即为格物之境。在儒家看来,天道与人道是共存互通的。“人道”源于“天道”,道德有着基于人性本真及生存需要的最低层次的底线。它以为人之根本维系着社会最基础的公序良俗。所谓“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天赋人道,人世之理在同自然界的发展中异质同构,共同铸就了道德底线确立的形上依据,也成就了其权威力。儒家“格物致和”的物境开启了道德底线从首境到终境的权威力铸牢路径。这样一来道德底线实现了由天道到日常生活的合法性保障,发挥了道德底线的力量推动,铸牢了道德底线权威力。

  营造“深得其情”的情境,铸牢道德底线向心力。儒家师法自然,从自然界中汲取生活智慧,从自然物中感悟天道人伦和建立道德底线。情境是道德底线从产生到发展都无法脱离的环境条件。儒家以“礼”促进“深得其情”的情境营造。“礼”作为道德底线外向化的表达形式,在我国古代宗法社会中曾被视为一种“积极的法治”。它有着齐民化俗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社会风气和道德价值取向。通过“礼”,人与人之间实现了进一步的交流和交往。“礼”成为了承载人们道德情感的重要方式,促进道德底线在心中的信念意识增强,播撒仁爱思想,自觉抵制冲击道德底线的意识和行为。

  建立“美善统一”的意境,铸牢道德底线精神力。“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创作于两千多年前的乐舞《韶》美妙绝伦,展现了尧舜禅让中的道德情怀,孔子认为其是尽善尽美的。而《武》展现的是战争和杀戮,虽宏伟震撼,但孔子认为是尽美却未尽善。可见,儒家追求的“美善统一”意境是从维护人的生命和生存需要开始的。“美”仅是外在形式,“善”才是具体的道德底线内容。建立“美善统一”的意境,可以克服“美而不德”和“德而不美”的现象发生,激励人们敢于追美向善。为此,孔子还给出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达成路径,引领人们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美善统一”意境,铸牢道德底线精神力。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