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透视朝鲜人眼中的中朝关系

发稿时间:2013-04-16 00:00:00   来源:共识网   作者:刘佳

  朝鲜半岛不断发酵的危机局面,考验着中朝关系。朝鲜特立独行的“革命作风”和对待中国的“傲慢”态度,让很多中国人深为不满。中国人大为不解,中朝两国友好千年,朝鲜何以如此“不给面子”?

  其实朝鲜人眼中的“中朝关系”与中国人眼中的“中朝关系”有很大不同,其中原由 就得从朝鲜独特的“主体思想”谈起。朝鲜的“主体思想”大意是这样,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决定意识,但金日成认为人的因素才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主体,而在人的因素中革命阶级和革命政党的因素是主体,在革命政党的因素中,领袖的因素是主体。

  “主体思想”在朝鲜对内政策和对外交往中,显现出一致的风格。对内,朝鲜强调以领袖和政党为中心;对外交往中,朝鲜力争不论是双边还是多边交往,要努力以朝鲜为中心,积极争取主动。

  主体思想的提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用意,就是要和中国相区隔。朝鲜是朝鲜,中国是中国,朝鲜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因此朝鲜在中朝交往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以朝鲜为主体”的情绪,很多做法让中国感到不爽和无法理解。

  本文不想对朝鲜的“主体思想”主导下的对华政策做出什么分析,只想聊一聊,中国人应该如何看待朝鲜人这种“主体思想”视野下的中朝关系观。朝鲜人眼中的中朝关系又是如何形成的?

  朝鲜在对华交往中,过度强调本国的“主体性”。包含着一种小国的自卑感,同时这种情绪的形成也有很深的历史背景。怀有此种态度者,在中国的周边国家中,不单为朝鲜所独有,越南,南海诸国均有类似心态。

  在东亚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是文明的发源地,也一直是这一地区的龙头,长期享有宗主国的地位,事实上也是地区秩序的设计者。久而久之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封贡体系。四方小国来朝天朝,而天朝则对哪些小国的国王报以分封的方式怀柔之。哪个时代的“国”实际上是国王的私产,天下皆“王土”。所以小国的国王给中国皇帝上上贡,中国皇帝给四方小国的国王封封爵。当这些小国受到欺凌时,可以向中国皇帝申诉,中国皇帝轻则对欺人者下旨斥责,重则出手惩治。对朝鲜、越南、缅甸等国皆是如此。在帝国时代里,这种关系友好而又正常。但在近代,世界形势开始发生变化,“国家”不再是国君的私产,而变成了一国人民共有的家园。亚洲各国的国家意识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开始由“帝国”转变为了“民族国家”,民族主义情绪和主权意识开始产生。

  在帝国时代里,“领土”和“主权”“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等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老大哥和小兄弟之间,只要两国王室互相通好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从而掩盖了一些分歧。但是在民族国家里,现代主权意识、民族主义情绪要求大家必须分清彼此,这就是中国与很多周边小国发生纠纷的重要原因。在从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与周边的小国之间,对双方交往的历史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比如,如何看待古代东亚以中国为中心的封贡体制,我们一直认为,这种朝贡与册封只是形式上的,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是互利而平等的,但周边一些小国则把中国的此种看法斥之为“中国中心史观”。

  这种分歧在朝鲜人眼中同样存在,如何看待中朝两国上千年宗主国与属国之间的关系,中朝两国有着不同的看法,感受也完全不同。

  朝鲜在与中国的交往中,一方面依靠中国,一方面又以强烈的“主体思想”拉开与中国的距离,甚至试图在中朝互动中占据主动,其中包含着一种被中国同化的担心,此种心态有可以理解的一面。

  中国人应该如何理解和对待朝鲜人这种“主体思想”视野下的中朝关系呢?

  首先:朝鲜强调对华交往中的“主体”性,并不是背离中国的表现。这是民族国家对待前宗主国都会存在的心理,而朝鲜做为贫弱的、民族意识比较强的国家,这种心理更可理解。以目前的形势,朝鲜依赖中国的局面没有改变。

  其次,避免中朝关系出现大波动的关键是中国。我们常把中朝比喻成老大哥与小兄弟。历史上,中朝之间的藩属关系可以存在千年,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收放有度。应收则收,当放则放,该罩着的时候要罩着他。花钱援助可以买来面子和实惠,但买不来听话。朝鲜听中国的话到何种程度,取决于中国想把老大哥的角色当到哪一层。老大哥把自己的事做好了,小兄弟的行为自然不敢出格。所以中国始终还是中朝关系的主导力量,朝鲜对华政策偶尔表现出的“傲慢”并不能影响中朝关系大局。

  朝鲜以“主体思想”人视角看待中朝关系,并指导对华政策。它所表现出的一些“无礼”与“傲慢”是一种正常的状态,不能证明朝鲜要背离中国。只有正确对待朝鲜人这种“主体思想视野下的中朝关系”,我们才不会对局势发生误判。也才能在中朝互动中,真正的抓住先机。中朝关系的大局,掌握在中国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