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缺乏诚意的“安倍谈话”

发稿时间:2015-08-24 00:00:00

  2015年8月14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首相官邸发表战后70周年谈话,这次谈话内容颇受国际社会关注。安倍政府成立以来,日本的外交政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后日本的安保政策,如修订了武器出口三原则、解禁了集体自卫权、强行推动了新安保法案,等等。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对于二战侵略历史的反省仍是半推半就,并试图通过修订历史教科书等方式来淡化与扭曲日本年青一代的历史记忆。日本国内部分右翼势力甚至公开否认侵略历史,就连安倍本人也曾抛出“侵略未定论”,并不断挑战亚洲国家的心理底线,多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一切都表明,日本国内存在着一股强大的历史修正主义逆流,从而引起了中韩等国的高度警惕。在此背景下,“安倍谈话”的内容牵动着多方神经。
 
  “安倍谈话”的主要内容
 
  根据日本驻华大使馆发布的中文译文,“安倍谈话”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一是回顾历史。安倍表示,由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其他西方大国借助于殖民地来稀释经济大萧条所带来的冲击,并积极推动区域经济集团化,这使得日本经济遭受重创,“此间,日本的孤立感加深,试图依靠实力解决外交和经济上的困境”。在此背景下,“日本迷失了世界大局”,逐渐变成新国际秩序的挑战者,“该走的方向有错误,而走上了战争的道路”。
 
  二是呼吁和解。安倍在谈话中表示,日本在战后得到了亚洲太平洋国家的宽容与帮助,这使得日本能够重新发展起来,“超过六百万人的战后回国者从亚洲太平洋的各地总算平安回国,成为重建日本的原动力。在中国被残留的接近三千人的日本儿童得以成长,再次踏上祖国土地”。接着,安倍以间接方式向周边国家表达了希望在历史问题上寻求和解的意愿,“战后,如此宽容的胸怀使得日本重返国际社会。值此战后七十年之际,我国向致力于和解的所有国家、所有人士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他又表示,“我们不能让与战争毫无关系的子孙后代担负起继续道歉的宿命”。
 
  三是展望未来。安倍强调,日本“带着对那场战争的深刻悔悟”,在战后一直坚持不战誓言,走和平发展道路。他表示,日本将奉行“任何争端都应该尊重法治,不是行使实力而是以和平与外交方式加以解决的原则”,日本将不再成为国际秩序的挑战者,而是“坚定不移地坚持自由、民主主义、人权这些基本价值,与共享该价值的国家携手并进,高举‘积极和平主义’的旗帜,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较之以前更大的贡献”。
 
  “安倍谈话”为什么难以令人满意
 
  就“安倍谈话”的内容来看,他基本回应了周边国家的主要关切,似可缓和因为历史问题而造成的紧张东亚局势。但是,“安倍谈话”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东亚国家因为历史问题而产生的认知困境与关系僵局,因为“安倍谈话”不仅没有从实质上对历史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承诺,而且在很多问题上采取了似是而非的表述方式。
 
  例如,安倍在谈及日本发动战争的背景与原因时主要从外部环境因素来分析,却没有从日本国内因素进行分析。与“村山谈话”相比,这是一次明显的倒退。“村山谈话”中明确记载因为“国策错误”而发动了侵略战争,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安倍的这一避重就轻之举有为日本发动战争脱罪之嫌。
 
  再如,他在谈话中提到了“侵略”“殖民统治”“反省”“悔悟”“歉意”等用语,但却是以回顾历届内阁历史认识的方式间接提及“反省”与“道歉”,称“我国对在那场战争中的行为多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而对于“侵略”“殖民统治”的主体与对象则语焉不详,仅表示“事变、侵略、战争……应该永远跟殖民统治告别,要实现尊重所有民族自决权利的世界”。因此,这次讲话虽然包含了“村山谈话”的要点,但是却阉割了“村山谈话”的精髓。20年前的“村山谈话”明确表达了日本在战前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因此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而“安倍谈话”中,道歉的对象是谁?又是为何而道歉?“此前大战中的所为”指什么?很多关键内容都不清楚。此外,日本对于慰安妇问题仍然含糊其辞,只是提到,“我们也不能忘记,在战场背后被严重伤害名誉与尊严的女性们的存在”。正因此,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批评“安倍谈话”华而不实,“他用了很多美丽的词句侃侃而谈,但是我不是很清楚他在为什么道歉”。对于道歉,安倍还表示,日本人不能永远为他们祖辈的过错而承担道歉之责,足见其在寻求历史和解问题上的紧迫感,乃至于厌倦感。
 
  又如,在论及战争灾难时,安倍首先谈到日本在战争中的巨大损失,“由于那场战争失去了三百多万同胞的生命。有不少人在挂念祖国的未来、祈愿家人的幸福之中捐躯”。他还特别谈到,日本是唯一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国家。言下之意即是,日本已为这次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接下来,安倍才将视线转向国外,指出“在与日本兵戎相见的国家中,不计其数的年轻人失去了原本有着未来的生命”。这显然是将因果逻辑关系颠倒了。事实上,正是日本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安倍把侵略者描绘成了受害者,而对于真正的受害者却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很显然,他对于“道歉”缺乏诚意。
 
  安倍所谓的“反省”“道歉”是迫于国内外压力之下的无奈之举,其虚伪性跃然纸上。美国《华盛顿邮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也注意到“安倍谈话”的模棱两可性,指出这是安倍尽力在稳住国内民族主义支持者与尽力避免激怒中韩等受害国之间寻求平衡。正因如此,这次谈话势必无法得到亚洲多数国家的认可。当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便表示,“在国际社会共同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的今天,日本理应对那场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性质和战争责任作出清晰明确的交代,向受害国人民作出诚挚道歉,干净彻底地与军国主义侵略历史切割,而不应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作任何遮掩”。韩联社评论指出,“安倍谈话”虽包含“歉意”的措辞,但表述采用过去式,缺乏诚意。总统朴槿惠发表讲话称,“安倍谈话”未能达到韩国的预期。新加坡外交部也发表声明称,“新加坡未遗忘二战的残酷以及它带来的痛苦。新加坡的立场是,日本应该明确地对战争负责”。
 
  必须看到,“安倍谈话”尽管没有抛弃原先日本政府的基本立场,但在某些重点议题上有所保留。特别是,安倍内阁的具体行为与其所宣称的内容是相互矛盾的。例如,安倍在发表讲话后的第二天即以自民党总裁身份向靖国神社供奉“玉串料”(祭祀费),其夫人于18日公然参拜靖国神社。因而,对于日本政府的历史认知问题,不仅要看它说什么,更要看它做什么。实际上,历史认知问题已经成为推进东亚国家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在战后70周年之时,日本政府如仍不能对历史问题做出真诚反思,这不仅是对侵略受害国的再次伤害,对于日本也将是一种沉重负累。与此对比,战后德国对二战侵略行为的深切悔悟以及根除纳粹影响之坚决彻底使得德国能够在欧洲赢得广泛尊重,成为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领头羊。日本尽管在战后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给予了大量援助,但是由于它没有在历史观上与二战期间的军国主义日本做彻底切割,甚至还出现了淡化与美化侵略历史的修正主义逆流,这使得日本直至今天仍无法获得东亚国家的充分谅解与完全接纳,因而安倍所期望的历史和解也只能是一厢情愿而已。对此,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社论称,日本“若没有彻底反省二战中的行为,并解决历史遗留下的问题……日本的下一代恐将背负继续谢罪的宿命”,“要终结‘继续谢罪’的魔咒,钥匙还在日本政府手里”。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