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体制

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苏州探索

发稿时间:2021-04-06 15:56:0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金武刚

    苏州是江南吴文化发源地与承载地,历史厚重、人杰地灵,藏书文化源远流长、书香耕读世代相传。诞生于1914年的苏州图书馆,虽几经变迁,却始终秉承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理念,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打造书香社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21世纪初开始探索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政府主导、专业运行,分馆和服务点建设遍布城乡,面向全社会推行普遍均等服务,让每一个人都能方便快捷地利用,效能显著、群众满意,在全国图书馆界产生了深远影响。2013年,苏州市在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中荣获全国第一的成绩,公共图书馆领域的创新发展功不可没。

党的十九大以来,特别是伴随着极具第三代图书馆特质的苏州第二图书馆这一文化地标建成开放,人本服务叠加智慧发展,苏州图书馆高品质打造未来图书馆”“幸福图书馆”“理想图书馆等,践行图书馆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建设理念,再一次走在全国图书馆创新发展前列。

今天,我们全面审视苏州图书馆新做法,深入挖掘从总分馆制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苏州探索新内涵,旨在进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昂扬人本价值、弘扬优秀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全域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公共图书馆是一所人民的大学、社会的大学,是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苏州图书馆按照平等、开放、共享原则向社会公众提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服务,在全社会营造了学习氛围,使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特别是坚持了几十年的我是你的眼视障读者主题活动、小候鸟服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特色项目,将普遍均等理念落实到所有人群,覆盖城乡,不断提高公众综合素养,增强社会道德力量。

传承文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传播。公共图书馆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它以文献信息的形式,将人类社会实践所取得的经验、文化、知识系统保存并流传下来,成为今天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苏州图书馆作为首批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在做好古籍保护工作的同时,深入挖掘古籍深厚的文化内涵,组织开展各类特色文献主题展览,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起来,为文创研发奠定了扎实基础,有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特别是构建苏州古籍地方文献数据库,包括1066种古籍地方文献,约1.25多亿字,实现线上远程查看、全文检索、简繁转换、导出打印等功能,为社会公众阅览古籍提供便利,促进文脉传承,留住历史文化记忆。

持续创新,推动公共图书馆优质均衡发展。今天的图书馆,不再仅仅是传统图书借借还还集散中心,更要主动融合科技发展潮流,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模式,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平台,实现供需对接,提升服务效能。苏州图书馆在国内率先建成首家大型智慧书库,通过机电一体化作业,在5-10分钟内可完成从发出借阅需求到库内图书输送到服务台,每天可以达到2万册图书出入库的效率。特别是采用O2O模式的网借系统,通过线上下单、线下社区投递,在指定时间内免费派送到指定取书点,真正解决了大量上班族无暇到馆借书的问题,有效扩大了社会主流群体的服务覆盖面。除此之外,苏州图书馆还在城市生活服务总入口App“苏周到上,开通书香借阅功能,实现一网通办;还准备对接上海图书馆平台,促进沪苏同城资源共建共享,提升服务能力。

图书馆事业发展,关乎民生、连接民心。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既能保障和改善民生,又有助于扩大服务供给、培育发展国内市场,对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苏州探索,已经在全域服务、传承文明、持续创新等方面,给我们作出了引领示范,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抓手。

十四五新阶段,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依然是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重要内容。中央提出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重要指示,是公共图书馆服务拓展的重要方针。苏州的文化产业在全国名列前茅,苏州的旅游产业更是世界闻名。我们也期待苏州图书馆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方面再有创新举措,为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拓展提供新的经验和示范。

(作者:金武刚,系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