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学前教育教什么

发稿时间:2013-06-27 00:00:00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李艳肖

  许多到国外幼儿园参观的中国教师看到外国孩子拿着锯子或斧头等锋利的工具正在认真地敲着钉子时,都会瞠目结舌、惊叹不已:因为这在中国几乎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就是我们与国外在“什么样的教育对孩子是有益的”这一问题上存在的观念差异。

  安全教育

  国外幼儿园非常重视幼儿的安全教育,因为真实的生活是充满了各种危险因素的,让孩子学会在生活中保护自我不受伤害在他们看来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自我保护教育被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部分。

  国外幼儿园中的安全教育是与孩子们的游戏融合在一起的,并更多地与生活相结合,让儿童在玩中自己去体会什么是安全的,逐渐形成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等。以消防安全教育这一主题为例,首先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关于消防安全的孩子们感兴趣的任何内容,如消防演习有哪些步骤,怎样逃离火灾现场,有哪些消防用品等;接下来在各种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就可以去亲身体验刚才所讨论过的内容。角色游戏中一些孩子表演救火队员,练习怎样使用一些灭火器材,而另一些孩子则表演逃离火灾现场的人,练习一些逃生的动作或自救技能,如假装滚灭身上的火苗,趴在地上匍匐前进等。

  在户外活动时,为了培养孩子预测、判断、回避危险的能力以及探索、创新、自主的精神,国外的教师允许孩子尝试各种他们自创的具有“冒险性”的活动及自己发明的一些游戏设施的“非常规”玩法,不会轻易制止或强制幼儿完成某一项动作或活动,相反,他们还会参与到孩子们新奇刺激的活动中去,成为孩子们活动的“同伴”。德国Schweinfurt幼儿园曾调查过鼓励幼儿运动与事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实施时间共持续8周,实验组幼儿在运动方面受到鼓励,结果发现这些孩子不仅运动能力较强,而且事故发生率也下降了,而对照组的幼儿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据联合国相关数据显示,每年受灾害影响的儿童有6650万。由于受年龄、生活阅历等因素影响,当灾难来临时,他们的生活往往比成年人更易受影响。学校是灾害知识教育的主课堂。由于幼年、青少年时期是接受防灾知识教育的最佳时期,所以国外很多国家都把灾害知识作为一种系统的教育形式对待,使防灾教育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著名的例子就是在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来临之前,英国小女孩蒂莉苠史密斯根据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推测出海啸即将来临。蒂莉运用学校教授的防灾知识,在海啸将至的关键时刻,使百余人化险为夷,可见对儿童进行防灾教育不仅仅使其自身受益,同时也使儿童在防灾避灾过程中的身份由接受救助者变成参与救助者。

  美国幼儿园每月会进行一次火灾、暴风雨等灾难的逃生演习,让孩子们掌握逃避自然危险的能力。在日本,一般学龄前儿童就已接受过3小时的地震安全逃生教育。孩子们刚上幼儿园,就会被带到地震模拟车上体会大自然“狰狞”的一面。识别交通灯、懂得必须走人行道、知道在火灾或地震等来临时怎么保护自己等等,都是幼儿园课上必不可少的内容。

  近期,新闻里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引发了社会关注。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教师郑荣琴希望孩子们牢记十条“儿童自我保护宣言”:“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允许别人碰”;“怪怪的小秘密要告诉妈妈”;“感觉有不安全因素,善意的谎言可以有”;“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上海理工附小校长丁利民告诉记者,该校是上海最早开展性别教育的小学之一,针对三个不同的年龄段,学校经过10多年的积累,两年前编辑出版了《男孩女孩》性别教育课程教材。

  生存技能教育

  在日本幼儿园,每个孩子都自己穿衣服、整理衣橱、收拾餐具、摆放桌椅。而且有大量的室外体育运动、远足是幼儿园的重要科目。可以培养宝宝灵巧的技能、健壮的体魄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在澳大利亚,教师针对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模仿性强的特点,时刻注意为幼儿树立安全行为的榜样,注意通过身教与言教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例如,当教师使用工具、餐具、电器时总是小心翼翼;烹调活动时,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当我炒东西的时候,我非常小心地不去碰摸沙锅的边缘,这样就不会被烫伤。现在你们也学我的样子,炒炒看”。教师给幼儿提供大量的练习机会,让幼儿进行操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迅速掌握安全技能。

  在德国,孩子一般3岁上幼儿园,为期3年。3年中他们会参观警察局,学习如何报警;参观消防警察局,学习灭火和躲避火灾;参观市政府,认识市长,看他如何为市民服务;去坐有轨电车,学会记住回家的路线;跟老师去超市买东西,学习选货和付钱。3年后,他们初步具备生存能力。生存技能是波兰幼儿园的特色课程之一,这项课程不定期,幼儿园请警察、消防员、医生等来上课,讲解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以及如何正确应对和处理。

  孩子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教导他们有效地保护自己和全面健康发展是教育的重要主题。反思我们的幼儿园安全教育和生存技能教育的实践现状,有很多令人无奈的漏洞和不足;但并不是照搬国外的模式就能解决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结合自己的现实,力所能及地克服一些局限,让我们的教育工作能真正地使孩子获益,让他们将来在独立生活和面对危险时能从容不迫。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